APP下载

人应为自己而活

2019-06-19韩美玲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格调文艺作品论据

韩美玲

为自己而活,意味着尝试学会欣赏自己、接纳自己,而并非狭义上的自私。能够在他人试图左右你的行为以获取利益时回上一句:“人应为自己而活。”这便是生命的意义。

为自己而活是一种格调。瓦西里耶夫笔下的冉卡,在那个战争的年代里,即使面对残忍凶悍的德国兵,在那孤注一掷 的黎明前,仍认真地梳理好那一头令她骄傲的金色松软的卷发。当女兵们的《喀秋莎》响彻沃比湖畔的丛林,没有任何痛苦和绝望可以践踏那种美,这就是生命的格调。我们为何不能在浩荡的时代潮流中找到自我,寻找生命的价值呢?

为自己而活是一种自信。陶渊明自称是逃脱樊笼的倦鸟,他在官场摸爬滚打30年,步步惊心,处处替他人着想,最终决定来到南山,来到田园,真正为自己而活,领悟世间的美好。一句“归去来兮”,让他重拾自我,使他享受到“采菊东篱下”的悠然、“带月荷锄归”的自得、“飞鸟相与还”的安宁。是他的自信,使他能在时代的压力下不扭曲自己,能遵循自己内心的声音、找到自我。我们又何尝不可?

为自己而活是一种智慧。岁月流逝,人生无常,可有些人却无法在急速流逝的时光面前展现自我的生命,最终落得个“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的愁苦结局。因为他们并未寻找、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和自身能对社会做出的贡献。时间的帷幕布下了弥天的网,让其无所遁逃。而人相对于其他生物来说,最大的智慧就在于能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利用优势,避其所短,成就自己的理想抱负。

为自己而活是对生命的思考。“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这是苏轼早年对生命的思考。正是由于他善于接纳自己,为自己而活,才使他得以随性洒脱地面对每一次升、贬、迁,成为豪放派词宗。其词风豪迈雄奇,不是一般未经历世事的人所能参悟的。

17岁的我们撩拨着生活天鹅绒般的面纱,眼角眉梢都留下了岁月眷顾的光影,在挫折中奋争,却依然抑制不住自己萌动的梦想。让我们在浩荡的时代潮流中,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不被他人左右,以梦为马,努力为自己而活吧!

最高級的作文,无疑是在考场中展露自己学识和才情的作文,这位同学就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自我。文章结构严整,抓住“为自己而活是什么”把文章写得充实圆融——是格调,是自信,是智慧,是思考。一读本文,即知这位同学对文艺作品有天然的亲近感,《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的人和事,陶渊明、李商隐、苏轼的诗……都成了文章的论据。诚然,我们倡导引用贴近现实生活的事例,但把文艺作品中的形象直接用作论据,也未尝不可。而且,文章在最后一段的结论中融入了对自身的关照,这一点值得肯定。

文章第1段中“为自己而活,意味着尝试学会欣赏自己、接纳自己,而并非狭义上的自私”,轻轻一点,闪现了辩证思考的光芒,如能在结尾之前有进一步的阐释,兼及对社会价值的肯定,或能更见智慧之光。

猜你喜欢

格调文艺作品论据
大地情深
——河北省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巡演活动
文艺作品
丽江市弘扬张桂梅精神文艺作品评论会
恰当使用论据
论近代中西方文艺作品互译发展现状及趋势
法式新格调
运动,是一种格调
论据选择“四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