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仔猪副伤寒病的诊疗报告
2019-06-19蒋冬福秦毅斌周英宁梁家幸卢敬专段群棚
蒋冬福,秦毅斌,周英宁,何 颖,李 斌,梁家幸,卢敬专,段群棚,赵 武
(广西兽医研究所/广西兽医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 南宁 530001)
猪副伤寒即猪沙门氏菌病,其病原沙门氏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目前发现其血清型有千余种,对猪危害较大的是猪霍乱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猪副伤寒是一种引起断奶仔猪顽固性下痢、伴有卡他性或干酪性肺炎及慢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等为特征的传染病[1-2]。该病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混合感染其他疾病,死亡率较高,给养猪户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2018年9月初,广西南宁某猪场部分30多日龄保育猪发生水样腹泻和咳嗽并致死亡,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初步诊断为猪副伤寒,进一步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经过形态观察、生化试验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诊为猪沙门氏菌病。
1 发病经过和病变
该猪场总存栏量3 000多头,存栏母猪350头,自繁自养。2018年9月初断奶10多天的保育猪开始陆续出现发病,体温升高至41.5℃,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眼结膜潮红或有脓性分泌物。初期便秘,后下痢,粪便黄色或灰绿色带恶臭,伴有血液和坏死的组织。之后仔猪呈顽固性腹泻,脱水消瘦伴有咳嗽,腹式呼吸。有些仔猪腹部出现暗红色斑点,皮肤发绀或出血,有的见湿疹。且病猪发病数逐渐增加,死亡数也不断增加。采用黄芪多糖和氟苯尼考对患猪进行治疗,疫情反复未得到好转。剖检濒死病猪5头,4头见胸腹腔内充满黄绿色豆腐花样纤维渗出物(图1)。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切面呈大理石样。肝脏、肾脏有不同程度的肿大、充血,肺脏肿大瘀血有肉变。脾脏肿大,呈紫红色,并且在边缘处出现梗死。盲肠、结肠肠壁增厚,黏膜上覆盖一层弥漫性坏死性糠麸样假膜(图2),剥开坏死组织可见底部为红色,边缘为不规则的溃疡面。有的坏死性痂块脱落形成圆形或者椭圆形溃疡疤痕,此病变与慢性猪瘟盲肠的纽扣状溃疡极为相似。
图1 病猪胸腹腔充满纤维素性渗出物
图2 病猪大肠黏膜上覆盖弥漫性坏死性糠麸样假膜
2 实验室检测
2.1 细菌分离和生化鉴定
采集发病仔猪的肝、脾、肾和肠系膜淋巴结接种TSA琼脂培养基,取病猪粪便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培养基,37℃培养24 h,均可见中等大小边缘整齐的半透明光滑菌落。挑取单个菌落经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的短杆菌(图3)。用1%蛋白胨水将细菌分离培养物洗下,接种糖发酵管,37℃培养7~10 d,每天记录生化反应结果。检测结果表明,分离菌可发酵葡萄糖、山梨醇和木糖;硫化氢试验、动力学试验、枸橼酸盐、赖氨酸脱氢酶、MR反应均为阳性(+);硝酸盐还原、靛基质和棉子糖为阴性(-)。生化鉴定结果符合沙门氏菌的生化特性。
图3 病猪分离沙门氏菌镜检结果
2.2 病毒性病原PCR检测
分别采集5头病猪的脾脏、肾脏、肺脏和淋巴结进行常规研磨处理后加入PBS液转移到2 mL离心管,12 000 r/min离心5 min,取上清液200 μL进行核酸提取;粪便样品用PBS液制成10%的悬液,12 000 r/min离心5 min,取上清液200 μL进行核酸提取。对提取的核酸采用PCR及RT-PCR方法进行病毒性病原检测,操作步骤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检测项目有:猪瘟病毒、猪蓝耳病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伪狂犬病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轮状病毒。RT-PCR检测结果:5头保育猪中有2头病料的猪蓝耳病病毒为阳性,阳性率为40%。其余检测的病毒如猪瘟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伪狂犬病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轮状病毒均为阴性。
2.3 分离沙门氏菌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
参照文献方法[3],应用细菌16S rRNA通用扩增引物对分离的沙门氏菌16S rRNA进行扩增测序及序列分析。PCR引物序列如下,上游引物P1:5'-AG AGTTTGATCCTGGCTCAG-3'; 下 游 引 物 P2:5'-AAGGAGGTGATCCAGCCGCA-3',引物由上海英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成。PCR扩增目的片段长度约为1 500 bp。PCR反应体系为50 μL。PCR反应条件:95 ℃ 4 min;94 ℃ 30 s、55 ℃ 30 s、72 ℃ 90 s,35个循环;72℃10 min。将分离的沙门氏菌16S rRNA的PCR经胶回收后插入到pMD18-T载体进行克隆,筛选阳性重组质粒进行测序,PCR扩增条带及重组质粒酶切鉴定见图4。
图4 16S rRNA基因重组质粒的PCR、酶切鉴定结果
测序结果显示,分离的沙门氏菌16S rRNA基因为1 424 bp。经BLAST比对分析显示,该菌株与肠内沙门氏菌亚门菌种的同源性为100%。
2.4 猪沙门氏菌病的药敏分析
药敏纸片购自杭州滨河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取分离纯化的细菌培养液200 μL与1 mL灭菌盐水混匀后涂布于TSA琼脂平皿,等间距放入药敏纸片,37℃培养24 h后记录抑菌圈直径,结果见表1。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推荐发病猪场采用高敏药物治疗,分别为:恩诺沙星、头孢噻呋钠、头孢曲松钠、氧氟沙星、乙酰甲喹。
表1 猪沙门氏菌纸片药敏试验结果
3 防治措施和体会
3.1 加强饲养管理
发病猪场按本实验室建议,立即将病猪隔离治疗,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彻底清扫发病圈舍内的排泄物并对其进行发酵处理,用聚维酮碘、戊二醛溶液、月苄三甲氯铵轮换消毒全部猪舍,保持猪舍通风透气和地面干燥卫生,做好饮水的卫生消毒。
沙门氏菌广泛存在于人类和动物群体且会传染人,属于条件性致病菌,多发于管理不到位、饲养环境卫生条件差的猪场。做好饲养管理中的每个细节,包括合理的饲养密度、温度适宜、卫生舒适的猪舍、适当通风透气等,以及实施批次全进全出程序,可有效防控此病。此外,水质及水源的卫生状况也要引起足够重视。例如有些猪场因为深井打不出水,只能从附近水塘取水。经取样检测发现部分发病猪场的饮用水中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严重超标,在其病死猪中也分离到沙门氏菌。这些发病猪场按本实验室建议将饮水经过消毒净化处理后病死猪大幅减少,收效显著。
3.2 合理药物治疗及疫苗预防
发病猪场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高敏药物,在保育猪的饲料中加入100~200 g黄芪多糖原粉和恩诺沙星原粉,连用5 d。病猪用头孢噻呋钠肌肉注射,注射量为仔猪每头5 mL,每日1次,连续3 d;出现发热症状的猪加注氨基比林。个别脱水严重的猪,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和安钠咖补充体液和强心。经过上述持续疗程用药治疗,1周后无新发病死亡猪,疫情得以有效控制。病情稳定后对未发病猪全群免疫猪副伤寒弱毒冻干苗。
由于猪沙门氏菌病对各种药物的敏感程度不同,抗生素可治疗细菌性疫病但不能预防疾病,且药物使用不合理往往会形成抗药性,一旦停药多会出现病情反复,单靠抗生素难以长期有效控制,因此合理用药,结合做好疫苗免疫、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等措施使该场取得了长期的防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