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研究

2019-06-19张正军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4期
关键词:危机个体机制

张正军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学院,四川成都 611130)

心理健康作为高效、满意而持续的心理状态,是主体认识、情感、意志、行为和人格的完整与协调,能够有效促进与实现个体的自身发展。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因学业、就业、情感、经济等所产生的心理问题,愈渐成为现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障碍。其不仅直接作用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而且对大学生生活、学习、生理等多方面具有重大影响,严重制约当代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据相关资料显示,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遍令人担忧,有相当比例的大学生存在严重的负面心理情绪;其中,大学生因心理疾病退学的,就达到退学总人数的50%以上。可见,心理危机在影响当代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同时,也成为学校稳定的重要因素; 而大学生也就成了现代心理危机的高发群体。如何预防与干预大学生心理危机则成为现代高等教育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以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

1 当代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认识

所谓心理危机,是“个体运用寻常方式不能处理目前所遇到的内外部应激而陷于极度的焦虑、抑郁、甚至失去控制、不能自拔的状态”,具有静态和动态两种表现形式。静态心理危机强调一种心理状态,是个体运用惯常应对方式无法处理的一种不平衡心理状态,持续时间因人而异; 动态心理危机则更为强调一种心理过程,是个体原有的心理平衡状态被打破,而新的平衡状态尚未建立,可与静态心理危机相互转化。可见,大学生心理危机则是具有特定角色、身份、身心特点的大学生,在求学、念爱、人格成长、人际交往及其他社会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超出个体惯常处理方式、处理能力的心理境遇。实践中,根据心理危机发生的性质不同,可将其分为发展性危机、 境遇性危机和存在性危机三种。一方面,作为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大学生,具有对社会较高的认识预期;另一方面,处于“心理断奶期”的大学生,在心理发展不成熟,社会经验不丰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尚未完全成型的情况下,具有较低的心理适应能力。

2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的框架构建

危机预防与干预作为大学生心理危机治理的重要手段,不仅可增强危机干预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学校的危机预警与危机干预能力,而且能提高大学生应对危机的能力与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然就如何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呢? 如图1所示,根据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的过程,心理危机发生之前,我们应该建立相应的事前危机预防与教育机制,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同时,及早预警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并采取相应的事前干预机制,主要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和心理危机事前干预机制等。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之际,我们应该建立相应的事中危机干预与治疗机制,有效防止大学生心理危机效应的扩大,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主要包括快速联动的危机应急机制、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和心理危机治疗机制等。个体心理危机结束之后,我们应该建立相应的事后保障机制,亦是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事后干预机制,通过持续了解心理危机个体事后的心理状况,防止心理危机的再次复发,实践中主要包括危机后干预机制、 社会支持系统和危机个体心理自助机制等。

图1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的框架构建

3 建立以大学生心理危机排查制度为重点的事前危机预防与教育机制

事前预防与教育机制作为大学生心理危机作为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之前的干预机制,是通过外在教育进行健康心理的引导或塑造,防止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产生;或者说通过心理危机预测体系、事前干预机制来降低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从而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针对时下大学生心理危机事前干预所遇到的困境,我们应该在加强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建立以院级为中心的大学生心理危机排查制度,及早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对存在心理危机可能性的大学生进行事前危机干预,防止其心理危机效应的扩大。具体而言,我们应该从如下几方面进行构建。

首先,以课程建设为重点,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网络体系的构建,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同时,提高大学生应对心理危机的自主能力。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我们在开设《心理健康》等必修课的同时,可根据各年级大学生特点开设“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素质拓展训练”“价值观引导”等课程,建立完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爱情观等,塑造当代大学生人格。同时,建立全方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网络,主动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的自主性与内在性决定了其外在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性,我们并不能以单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来满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登门求助”,而应该建立“校—院—班—寝室”的四级工作网络,主动出击,充分发挥学校、教师、辅导员、班干部等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从而建立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网络。

其次,以科学的院级心理危机排查制度和筛选制度为重点,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事前预警机制。针对我校时下大学生心理危机“校—院—班(辅导员)”的三级管理制度,我们在加强“校级心理危机事前预防机制”建设的同时,更应该从心理危机事前预防机制建设的可行性与科学性出发,注重院级心理危机事前预防机制的构建,从而更为有效地防止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其一,依托“学院领导——辅导员——班委(主要为心理委员)——室长”的一般管理模式,建立院级心理危机排查制度,以定期检测(针对不特定多数群体)、不定期观察(针对不特定多数群体)、定期观察(针对特定群体,主要为存在心理危机的学生或发生过心理危机的学生)等方式进行排查,锁定院级心理帮助的重要对象。其二,建立学习、生活、家庭等多维度的大学生心理危机筛选制度,有效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产生。其中,“学习”维度主要是通过大学生成绩、休学、挂科、逃课等进行筛选,即如果大学生出现学习成绩下降、休学、“挂科”等行为,则应该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特定观察;“生活” 维度主要是通过个体人际关系、 在外租房、独来独行、评优评奖、就业、寝室生活、社团参加等进行筛选,透过大学生生活中的种种行为与际遇来对其进行心理危机的预防;“家庭” 维度则主要是通过大学生个体的家庭经济状况(是否贫困)、家庭结构状况(是否为单亲或其他)、家庭环境状况(是否位于偏远地区)等来进行筛选,分析大学生个体是否具有发生心理危机的必然性与可能性,及早有效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其三,建立以学生干部、心理委员、党员、辅导员、“党员挂牌联系寝室” 等为主的心理危机筛选主体与制度,及时、有效预测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最后,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事前干预机制,对事先筛选出的、 具有心理危机发生可能性的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帮扶与干预,防止其不良心理状态的恶化。其一,建立朋辈的心理危机帮扶机制,对可能发生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特定心理辅导与帮助。其二,组织可能具有心理危机的学生个体与非具有心理危机的学生个体进行特定的素质拓展训练或团体活动,防止其心理状况的进一步恶化。其三,建立院级心理危机教育服务机制,对心理危机的特定个体进行心理教育与帮扶。其四,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建立“家长——学校”的二元帮扶机制。

4 建立以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为中心的事中危机干预与治疗机制

事中预防与治疗机制作为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之时的干预机制,是通过外在心理干预与治疗防止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心理危机死亡事件除外)的进一步恶化,促使其恢复到心理健康的状态,从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较之于事前预防与教育机制来说,事中危机干预与治疗机制更加注重干预与治疗方式的及时性、科学性和手段的多维性,从而及时、有效防止大学生走向心理危机的极端。

首先,建立快速联动的危机应急机制,防止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扩大。危机就近,时间就是生命。一旦大学生发生心理危机,学校、学院、老师及相关部门应该迅速做出反应,以最快、 最有效的方式果断采取干预,以在第一时间帮助大学生个体脱离危机困境。快速联动应急机制包括决策指挥层、 落实操作层和信息反馈层等方面。决策指挥层主要是由校领导、校心理健康中心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应急干预方案的制定和协调; 落实操作层主要是由学生所在的院系负责人、班主任、辅导员、学生干部、心理中心工作人员及心理医生等构成,负责具体应急干预方案的制度与实施;信息反馈层则主要对整个危机应急干预过程所出现的各种装款进行反应或反馈,及时调整应急干预方案,保证应急干预机制的有效性。

其次,确立危机干预模式与计划,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快速联动应急干预机制之后,针对大学生个体心理危机特点,确定具体的危机干预模式与计划,有效地针对危机个体进行治疗,以帮助其尽早摆脱危机困境。实践操作中,具体计划与模式的制定可从如下几方面出发:其一,通过“校—院—班—寝室”的四级工作网络,建立相应的危机帮扶机制。其二,通过朋辈干预、师生干预、家长干预等建立多维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帮助危机个体走出危机困境。其三,通过素质拓展、心理辅导、团体活动等进行外在的行为引导,改变危机个体的心理状况。当然,上述干预方式、方法并非统一适应,应该针对危机个体的特点而定,以保障干预机制的有效性。

最后,探索“校医合作”的新模式,建立科学的心理危机治疗机制。危机治疗作为大学生心理危机治理的有效方式,是通过医生诊断、药物控制的方法来治疗大学生的心理疾病,以帮助其健康成长。针对时下大学生心理危机治疗机制的现状,我们在既有校医心理辅导与药物控制的基础上,应该探索“校医合作”的新模式,充分发挥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工作。实践中,可通过制度化合作、专家会诊合作、信息交流合作、科学研究合作等方式进行,从而促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5 建立以大学生心理危机后干预机制为主的事后危机保障机制

事后危机保障机制作为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之后的干预机制,是针对曾经发生心理危机的大学生,进行相应的跟踪观察,以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系统修复等方式,巩固前期危机干预成果,保障大学生危机之后具有持续、稳定、健康的心理状态。实践中,除必要的团体心理辅导之外,还应该建立相应的个体社会支持系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首先,加强对危机个体的后续跟踪观察,以团体心理干预模式建立相应的危机后干预机制。针对曾经发生过心理危机的同学,在其重新回到社会生活之后,我们应该对其心理健康状况继续跟踪,以朋辈辅导、团体心理干预等方式进行干预,使其彻底摆脱心理危机的困境。

其次,针对大学生个体的社会生活状况,建立相应的社会支持系统,让其尽快融入社会生活中,实现心理的常态化。实践中,我们可通过修复之前的社会支持系统,或者建立新的社会支持系统的方式,帮助危机个体重新树立健康心理。

最后,加强对危机个体之后的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心理自助支持,防止心理危机的再次复发。

猜你喜欢

危机个体机制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危机”中的自信
皮革机制
How Cats See the World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