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不足和改进措施
2019-06-18孙雁彬
孙雁彬
摘 要:随着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预算绩效管理已成为事业单位管理体系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此,本文通过介绍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内容及其工作流程,对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审视分析,并以此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措施以及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措施
预算绩效管理是财政工作逐步迈向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我国财政部在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方面投入了越来越多的精力,各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亦不断深入,积极予以实践探索,并初步扩大了预算绩效管理的应用范围。可以预见的是,预算绩效管理将是目前乃至于以后财政工作的一大重点。
一、目前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1)预算绩效管理的观念尚未深入人心
传统预算管理模式乃是建立在以投入为主要导向的模式,这是长期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所形成的固有模式,使得事业单位仍倾向于将预算的编制以及分配情况作为重点,对于支出结果缺乏关注。且有为数不少的领导认为只要财政资金使用合乎法规,能够根据计划完成额定任务即可,对于资金使用效果以及相关责任,却缺乏关注,这也是当下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不受重视的主要原因之一。
(2)过于看重形式
首先,为数不少的单位均认为预算绩效往往只是部门预算系统中编制一张申报表,完成绩效报告以及评分即可。而且在财务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对于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亦缺乏足够的理解,对管理工作之中所呈现出来的问题未加以重视以及反思,导致预算绩效评价逐渐沦为一个项目的总结验收,导致其意义与作用并不明显;除此之外,评价结果应用较差亦是问题之一。当前,事业单位绩效评价结果多是停留在情况反映、问题探究的层面之上,甚至有不少单位绩效评价的结果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对于存在的问题都视而不见。评价结果多是封档保存用于借鉴参考,然而因为缺乏约束性,这也导致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实质上考核不考核并无区别。
(3)未形成全过程的绩效管理。
目前,许多事业单位编制部门预算时,往往并未设立绩效目标,或是绩效目标的设立不够明确,资金分配以责任落实并不到位;预算执行之中也缺乏相应的管控措施,而日常的监控措施力度又有所欠缺;事后绩效评价的内容也多以财政支出为主,并未涉及项目本身的合理性分析。
(4)评价指标单一
就实际工作而言,大多数事业单位预算在指标设置之上过于粗放,缺乏科学性、规范性、合理性,且定量指标较少,缺乏足够数据来源的支撑,故而难以反映真实的绩效情况,这就导致所设定的指标缺乏有效性。此外,由于指标设计的不科学,且评价方法极为单一,这就导致很多单位在评分表中打分很是随意,甚至不乏有凭感觉打分的存在,并没有一个科学的积分标准,自评90分以上乃至于100分,均是十分常见的事情,这就导致绩效评分毫无实际意义。
二、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改进措施
预算绩效管理是建设高效、廉洁政府的关键性工作,同时也是对中央号召的积极响应。针对于上文所提到的几点问题,我们应当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提高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质量。
(1)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新闻媒体的手段,加强对于预算绩效管理的宣传力度,深化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以谋求各方的理解与支持,对于任何资金的支出均应追求其效果、责任,树立良好的预算绩效管理理念,以此提高公共产品以及公共服务的质量。
(2)加强绩效管理队伍建设
首先,需要加强对于相关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开拓多渠道、多方式的培训手段,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并谋求更多的机会,促进其专业能力的提高,除此之外,尚需鼓励相关工作人员主动学习,提高其自身水平,同时逐步建立起一支具有高素质的预算绩效管理队伍。再者,加强与现有专家以及社會中介机构的合作,提供预算绩效管理的各项资料,促使其能够在短时间内尽快了解预算绩效的内容及其实施规程,以此促进绩效预算管理理论以及业务水平的提升。
(3)树立绩效管理理念
首先,在预算编制阶段,应当明确绩效目标之后予以提交,并实施绩效论证。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之中,要求相关部门协同参与,以工作计划为基础,并依据计划目标,明确绩效目标,从而使预算申请趋于规范化,而不能漫无目的的所要经费,随意变更计划;其次,在预算执行阶段,需要创设科学有效的绩效监督管理机制,实施动态监控,做到防微杜渐。再者,定期收集绩效运行信息数据予以归纳、整理、分析,并对其目标的达成状况进行动态管理以及督促,以确保绩效目标得以落实;最后在预算评价及其结果应用方面,首先可将绩效与部门预算予以挂钩,同时将绩效评价结果视作日后预算安排的一大依据。对于绩效优良的单位予以实质性奖励,加大扶持力度。而对于那些绩效相对较差的单位来说,就有必要对其申报的预算予以严格的控制,对于效率较低以及资金花费超标的预算项目予以调整,同时将资金转移到效果更为突出的项目之上,从而使绩效评价结果在预算分配之中得到充分的应用。此外,预算绩效的通报必须及时,将结果内容在第一时间反馈给执行单位,并要求其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实施改进措施,完善各项制度,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
(4)改善绩效评价体系及方法
首先,需将指标体系予以完善,建立一个统一、规范的绩效评价标准,对于不同的行业项目可分类建立标准指标库,在明确共性指标的同时,也要突出不同行业项目的个性指标,形成一个多层面、多角度的立体指标体系;其次,需改进指标评价方法,在实施多样化评价方法的同时,可妥善利用专家以及社会中介机构的优势,建立绩效评价数据库。最后,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搭建绩效评价信息交流平台,以此促进绩效预算管理工作的良性发展。
(5)完善追责制度
秉承“谁用款,谁负责”的基本理念,对于在预算编制以及执行过程之中,未能完成目标的预算单位或个人进行追责,并将此与责任单位、责任人的阶段性工作目标考核予以挂钩,提高预算绩效管理的有效性。
三、结语
综上,本文对目前事业单位绩效预算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其中尚存在的几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加强对于事业单位的绩效预算管理,在提高其财政资金使用率的同时,亦可促进其工作效率的提升。虽然具体到实施过程之中尚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以及困难,但只要审视实际情况,采取积极的手段予以应对,必将推动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王素敏,孙海臣,侯彩霞,蒋继平,周颖,董文琦.农业科研单位预算项目绩效管理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29):57-58+65.
[2]刘君力,姜文利,王楠.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相关问题探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8(13):66-67.
[3]陈苏.内部控制视角下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分析[J].时代金融,2018(06):258-259.
[4]夏敏.基于内部控制视角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J].中国市场,2018(05):228-229+235.
[5]苏振济,潘素凤.谈新预算法下科研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绩效问题[J].中国农业会计,2017(10):6-7.
[6]钟友鹏.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分析——基于内部控制视角[J].中外企业家,2017(26):19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