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税改革对再分配的影响

2019-06-18李志雪

财讯 2019年13期
关键词:公平

摘 要:目前,中国的个人所得税是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后的第三大税。个人所得税是一种典型的直接稅,它是与普通人利益关系最密切的税收。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从最初的简单粗暴形式变得更加完善、合理以及质量上的提升。税收是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一种手段,本文通过分析2018年个税改革,探讨其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并对未来提出展望。

关键词:个税改革;再分配;公平

一、个税改革的内容分析

2018年6月19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草案)改进》已经国务院批准,提交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本次个税改革由于其较大的改革力度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本文从四个角度对改革内容进行分析。

(1)由分类征税到综合征税

在对中国不同来源征税之前,是采用不同的费用扣除标准和不同的税率,将其划分为11个主题并实施不同的税率。在这次改革中,我们第一次采取了将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步骤。在“草案”中,劳动收入的一部分需要征收综合征税,其中包括四项工资和薪金收入,劳动报酬收入,报酬收入和特许权使用费。实施综合征征收,统一超额累进税率的实施,实行年度征收方法。

(2)优化调节税率结构

综合所得税率以现行工资和工资所得税率为基础,将月度应纳税所得额调整为年度计算,优化部分税率调整水平。具体是:扩大3%,10%和20%的三级低税率等级,并将3%的税率提高一倍。现行税率为10%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3%;大幅扩大10%税率的级距;现行税率为25%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20%。

(3)起征点及专项扣除

我们的税收门槛从3500元提高到5000元,每个纳税年度个人收入减少了6万元。特别扣除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特别额外扣除,包括儿童教育,继续教育,重大疾病护理,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以及对老年人的支持。

二、基于再分配角度思考个税改革后的影响

(1)个税改革促进社会更加公平

我国物价上涨,已经使得收入较低的群体,明显感到生活开支的压力,因而有很多人呼吁涨工资,但过多的工资容易导致通货膨胀,在这种形势下,通过提高个人税收的门槛使得工资发挥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向高收入者多征税,向低收入者少征税,从而减轻低收入者的压力。在物价上涨的同时能够降低中低等收入纳税群体的税负,也可以维持他们原有的消费水平,保障他们的生活。2011年,我国对“个人所得税法”进行了修订,将工资和工资免税额从2000元提高到3500元。国家税务总局透露,改革前纳税人有8400万,改革后锐减为2400万,仅仅是提高1500元,就减少了6000万纳税人。这意味着当时全国人民每月工资在减除各项费用后,超过3500元的只有2400万人,在2018年《草案》中,以综合所得代替工资薪金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可能会对纳税人基数进行重整,使得税收对于每位纳税人来说更加公平。减轻中等低等收入纳税群体的负担。

周信义,龚峰等(2018)用微观模拟方法来衡量中国以前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收入效应和再分配效应。结果显示在抚养、赡养、住房贷款等家庭因素上进行税前减免也能更好地促进收入公平,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草案》中新增了专项扣除项目,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讨论与好评。这项改革使得税法更具“人情味”,举例来说,如果一个人的收入在1万元,但有两个孩子需要抚养,有父母需要赡养以及每月还要还房贷;另一个人的收入也是1万元,但没有子女,没有房贷。那么在之前的税法中这两个人交同样的税,显然不能发挥税法的调节作用,而改革后的税法在考虑到纳税人的实际情况后进行差别征税,有利于更好地发挥税收的再分配作用,为生活压力更大的人提供更多空间,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2)个税的调节作用存在的局限性

1.基于综合所得的局限性

虽然中国已经从分类税收到综合征税的第一步,但劳动报酬,稿费报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的收入被纳入综合收益。适用于超额累进税率使得累进税率过高。我们的最高税率可达45%,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育,科研和文化人员的税负。它不利于支持和鼓励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发展。

2.基于资本所得的局限性

从现有文献来看,长期趋势表明资本回报率高于经济增长率,资本要素收益率与国民收入率之比将呈上升趋势。收入可分为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一般来说,高收入者的主要收入来源是资本收益,低收入者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劳动收入。因此,高薪并不意味着高收入,低工资不等于低收入。个人所得税只能调节劳动者的收入差距,比如有些高管为了企业内部稳定发展只是象征性的领取工资。从社会整体来看,调节收入分配的效果仍然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中国目前的税收制度是对资本收益进行分类和征收,税率基本上是统一的20%比例税率。

但是资本有其特有的特征:首先,有多种资本配置方式和丰富的避税方法;二是资本流动性强。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如果强行进行高税收政策,它将把资金推向低税区甚至是外国。这将减少国内的投资、减少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进而降低一个国家的经济竞争力。这个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之前的税法和2018年草案均适用于20%的利率,股息和股息。因此,由于税收群体小,无法全面计算资本收益,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调整的影响肯定是有限的。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近来影视圈“阴阳合同”问题爆出,引起社会广泛讨论,人们更期望个人所得税可以实现对高收入群体的有效税收调整,如资本收益和其他负收入以及高收入者。而此次改革对资本所得改革力度不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等仍实行分类征收。

3.基于纳税人的局限性

我们现在的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主体主要是以个人作为主体,将税收细分到人并在2018《草案》中依据每个纳税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专项费用扣除,实行差别化的税收促进了社会的公平。但家庭是社会最小的细胞,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家庭组织中,在税收中如果能够考虑家庭的因素,将有助于进一步发挥税收再分配的作用。举例来说:在不考虑成本扣除和特殊附加费的情况下,按照5000元的新工资,这两个家庭,如果夫妻双方都有工作,工资是4500元,没有足够的税收标准,那么这个家庭的实际月收入是9000元。如果妻子不工作,丈夫工作,而月薪收入是6000元,就要纳税。这样,家庭的每月收入6000元就要纳税了,家庭的月收入是9000元反而不用纳税。中国的所有社会活动都以家庭为基本活动单位。在考虑纳税人个人情况的同时考虑其家庭差异,才能更加发挥其再分配的作用,促进社会公平。

三、对个税改革后的展望

(1)培养纳税意识

由于中国有长期的个人所得税分类和征收,可以使用大量的预扣税,纳税人不需要直接面对税务部门。税收征管机制的建设不需要加强对自然人的税收征管。因此税收机关的稽查重点在企业等经营场所。税制改革将有助于纳税人的意识觉醒,包括纳税义务,以及纳税人的权利意识。中国目前的税收制度主要针对企业,纳税人的意识很难激起。这种税制改革直接关系到居民的个人钱包,因此有助于唤起人们的税收意识。在这项个人所得税改革中,《草案》增加了几项特殊扣除额。需要对全社会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例如:从教育部门获得教育信息,从医疗部门获得居民的医疗信息,从房地产管理部门获得关于购买房屋或租房子的信息等等。如果纳税人有强烈的税收意识并积极参与,将减轻税务机关的工作量。同时当纳税人进行申报时,主动参与国家的税收环节,有利于纳税人以主人公的心态对税法进行理解、以主人公的心态对税法,进行监督,使得税收的使用更有效,这可以培养一批新时期主动参政的公民。

(2)建立健全全国信息系统

个税改革后,专项附加扣除的具体实施仍是大家主要关注的问题。专项扣除根据纳税人不同实际情况或社会发展变化,设计的特殊扣除,如住房支出、教育支出、赡养支出、医疗保健支出等费用的专项扣除。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实行个人所得税制度,将分类和整合相结合,其中大部分都有特殊扣除。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增加特别税收减免后,税法修正案草案正式澄清。在划定综合收入的基础上,将增加特殊的额外扣除,如儿童教育费用,继续教育支出,重大疾病医療费用,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如果能够很好地实施特殊扣除,将有效减轻纳税人的税负,并根据个体差异考虑不同的负担和公平的税负。它还反映了人们在教育,医疗,住房和养老等方面的需求,这些需求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但是,该修正案未提出特殊额外扣减的具体实施计划。在扣除范围,扣除标准,扣除方法,扣除环节,收购操作等因素中,特殊税收扣除的实施无疑需要详细周到的安排和设计。而提供特殊扣除项目则要求纳税人承担举证责任,以及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住房等许多部门的协调。运营管理困难,实施成本高。纳税人需要掌握大量信息,这导致了税收征管机制的巨大改革,从而促进了税收征管现代化。一是建立个人所得税信息系统,税务部门与银行,公安,工商,海关等部门实时联网,系统中所有税务相关信息均可作为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效率;它还可以实现对纳税人的实时监控。二是建立健全个人信用制度。也就是说,需要识别和识别每个纳税人。可以考虑将每个纳税人的身份证号码与其个人税号结合起来,成为其唯一的终身代码。它也成为一个税号,它所赚取的每一笔收入都可以记入这个数字,而信用评级可以根据纳税人的税收表现来计算。评级结果将对纳税人的工作,贷款和其他社会行为产生重大影响,从而鼓励纳税人自愿履行纳税义务。

(3)建立税收预缴体系

目前的纳税方式更多是在月工资支付时支付来源,更适合过去的扣除和减免,综合征税的范围相对较窄。例如,在美国,美国预付系统要求纳税人在第二年的4月15日,6月15日,9月15日和1月15日进行预付款。一旦源扣缴的相关收入不超过1,000美元,将被处以严重罚款。根据西方国家的经验,未来税制改革的方向必须基于不同个人收入负担的差别征税,减税和扣税的增加,以及综合税收范围。因此,建立全面的税收预付制度是未来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四、结语

遵从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进行的个税改革有利于发挥税收的作用,2018年税法草案使我们的个税改革迈出了跨越性的一步,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网络的建设,专项费用扣除回越来越贴近生活,税法制度也会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1]贾康.个税改革面面观.[J].中国经济报告,2018(08):17-23

[2]陈工,陈伟明.当前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若干问题探讨[J].税务与经济,2011(6).

[3]周心怡,龚锋.开放视角下中国个人所得税收入再分配效应研究[J].亚太经济,2018(02):114-123

作者简介:李志雪(1994—),女,汉族,河南濮阳人,学历:在读研究生,单位:郑州大学,研究方向:会计,财务管理。

猜你喜欢

公平
这,公平吗
Jokes笑话
愿你金榜题名,更愿你被公平对待
笨柴兄弟
我认为,这就是公平
必须公平
不公平的篮球赛
大公无私
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
公平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