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
2019-06-18周均兰
周均兰
【摘 要】当前,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小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小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育不仅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发展,同时还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故又把它称作当前素质教育的核心。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及时转变数学教育理念,提高数学教学技能,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加强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就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这一问题展开具体阐述,并提出几点培育的有效措施,希望给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10-0194-02
众所周知,数学是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小学生学好数学不仅可以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还可以不断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因此,数学教育一直是小学教育所关注的重点。近年来,“数学核心素养”这一词汇被广泛提起,这表明小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教师在讲解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一定的核心素养理念。因此,作为教师,应当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加以重视,学会借鉴有经验教师的教学方式来辅助我们完成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这一任务。
1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简单地说,数学核心素养即是人们采用数学方式探究、分析以及解答问题的能力,如数学言行、数学兴趣和品德、数学思考习惯等。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不是符号概念、统计概念等数学意识的简单相加,它是这些意识的有效结合,此外它还包括数学的思维方式、沟通交流、理解能力、结合实际解答问题四种能力和理念[1]。因此,可以说数学核心素养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概念,这一理念也不是朝夕之间就可以形成的,它需要长期不断的学习、积累、分析、运用才能完成。因此作为教师,应当耐心地去指导学生,学会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渗透这一理念,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分析、反复实践下,不断形成自己的数学核心素养,从而为今后的学习打下更加牢固的
基础。
2 当前培育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意义
2.1 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
首先教师要明白数学核心素养的含义,数学核心素养即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通过长期的学习而形成的一种数学思想或思维,它可以指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解决问题[2]。由此教师可以得知核心素养是数学的本质所在,因为数学的学习永无止境的,只有掌握解题的思维与技巧,才能在遇到数学问题时从容不迫的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答案。教师对小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育就可以在他们的脑中不断的形成一种解题思维,用这一思维指导学生做题,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为他们的数学学习增添兴趣。
2.2 有利于突出“学”“用”的结合
在数学核心素养的理念指导下,教学模式不再是传统死板枯燥的教学,而是在引导学生学习的同时,也不断培养他们的知识运用能力,即将“学”与“用”有效地结合了起来。
如在讲解四则运算时,可以巧妙地将生活中的例子结合进来,因为数学来源生活,也运用于生活,只有将应用层面上的东西结合进来,才能真正起到教学效果。如买文具的例子,小红到超市买文具,铅笔1元/支,练习本2元/本,文具盒7元/个,橡皮檫1元/块,小红一共买了3支铅笔,4个练习本,1个文具盒,2块橡皮檫,那么,小红需要给收银员多少钱?如果小红给了收银员50元,则收银员需要找给小红多少钱?第一问:1×3+2×4+7×1+1×2=20元,第二问50-20=30元。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题,每个学生在生活中也确实可以应用到这方面的知识,通过这种方法,就将“学”与“用”充分的结合起来了,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对于他们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
3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措施
3.1 巧妙创设情境,便于学生理解新知识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的学科,有时仅靠教师的文字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即小学生有时在课程结束之后,仍然对教师所讲解的课程充满疑惑,那么这时教师就可以针对此题目创设出一个情景,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题意,加深印象。
如当教授“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事先创设出一个情景,之后再引导学生从中自主进行思考,以此得到相应的算式。如班级图书角有30本书,从借阅册上看,本周只有小红借书,某天借走了5本,第二天还了3本,请问图书角现在还有多少本书?这时我们就让学生拿出草稿纸笔算,比比谁算地快,这时学生就会算出30-5+3=28本。这时,教师就会发现学生对我们所讲解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通过创设情景,一来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二来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从而更好地运用知识。
3.2 开展数学活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发现,在课堂上适当地开展一些小活动,之后让学生动脑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以及动手实践等,都是有利于加强小学生的理解和记忆的。有效地数学活动往往能吸引学生的眼球,从而将学生带入到课程学习中来,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活动经验的积累,从而不断促进小学生核心素养的
养成。
如在教授到较为抽象的课程时,可以创设出有效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从而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如在教授正方形周长的测量时,教师可以先拿出一个正方形的模型,提问学生如何知道正方形的周长,在经过一番提问之后,教师再拿出几根绳子和几把直尺,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绳子和直尺对正方形模型的周长进行测量,在任务分配下去之后,教师走下讲台,可以发现学生正在进行热烈的讨论,并纷纷摆动手中的绳子和直尺,都希望能够运用到自己以往學到的知识来尝试动手解决这个问题。在10分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主动起来说出自己的测量方案,以及发现的规律,这时聪明的学生就会知道可以用绳子绕正方形模型一圈,并在重合点做好标记,之后,将绳子展开,用直尺测量重合点之间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正方形模型的周长。这时再让学生分别测量出正方形的四个边长,聪明的同学就会发现正方形模型的周长就是四个边长的相加,且正方形的四个边长都是一样的,所以就会得出正方的周长就是边长的四倍,最后,教师就对学生的结论进行肯定,这时学生就会恍然大悟,原来数学简单有趣,经过长期的活动教学之后,学生就会越来越喜欢数学,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学习效率。
3.3 加强数学能力的训练,培育核心素养
就小学的数学教育而言,主要可以概括为基础概念的讲解与基本能力的训练这两个方面,因此教师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也主要是从这两个方面出发进行教学规划。对小学生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不仅可以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还可以不断提高他们知识运用的能力,从而不断有效地培育他们的核心素养。
如加减乘除是小学阶段比如掌握的技能之一。那么当教师教授“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课程时,有这样的一道题目:小明家茶几上摆放了3个竹篮,每个篮子里放了3个苹果,请问小明家茶几上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这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算一算,之后再让学生起来回答答案,并说出是如何算出的,这时小学生们就会绞尽脑汁地去思考问题,这时无形之中就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最后,教师再统一作出讲解,在黑板上画图辅助分析,这时学生就会恍然大悟,发现结果是3个数字3的简单相加,教师再进入乘法的讲解,学生就会体会到乘法的意义。
总之,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肩负起自身的责任,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做到与时俱进,同时也应该积极借鉴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方式,并不断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世芳.让数学思想成为学生的核心数学素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思想渗透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6(18).
[2]蓝艺明.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究[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