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探究
2019-06-18岳晓君
岳晓君
【摘 要】小学数学是小学基础学习时期最主要的科目之一,因此,需要教师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注重在数学知识的教授过程中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加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充分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及数学能力的提升。本文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问题意识;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16-0204-01
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意识都较为缺乏,由此导致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偏差现象严重,一般都是靠教师单纯的讲解引导下按部就班的学习,没有主动思考,教学效果不理想,久而久之会成为一种恶性循环的现象。
1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
产生疑问才会产生思考,这是学习知识的基础,也是引发学生主动思考、思维发展的原动力。问题意识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为基础,所以,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意义重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对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可以对学生的思维起到启发作用,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分析与探索,让他们通过查阅各种资料或请教他人等多种方式去拓展知识,巩固旧的知识接受新的知识;其次,学生有了问题意识也会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积极创新精神,从而更新对知识的认识;再次,在问题意识下也会有效培养学生“读书而不尽信书”的意识,使学生不再盲目的相信书本及教师,逐渐养成主动追求知识真相的合理态度,形成具有科学性的思维习惯,由此促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最后,问题意识会令学生保持着一种疑问的态度,会促使他们积极思考怎样去解决疑问,真正掌握知识,做学习的主人,并科学的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及方法,大力提高思维
能力。
2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2.1 创设问题情景
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有利于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以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兴趣出发创设出更适合学生的问题情景,这样更利于激发小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望,使他们喜欢上数学知识,产生兴趣。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出能够引发学生关注的问题情景,由此启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主动去参与知识的探索与思考,并提出与之有关的看法及問题。
2.2 强化自主探究,巩固问题意识
小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较强,但相较于成人而言其定向思维较弱,所以其创造潜能有很大的开发价值。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特定的方式方法来深度挖掘小学生的内在潜力,加强他们的可塑性,这样更利于小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探究式学习是教师培养小学生主动性、创造性最好途径之一。学生在教师生动的引导下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就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令其产生疑问,并在知识探究的过程中创设出一系列的相关问题,锻炼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敏感度。通过探究过程中对一系列问题的分析及解决可以更好的达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利于学生未来的良好发展。
2.3 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自主学习是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过程中主要的方式之一。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来源有多个方面,可能来自数学教材本身,也可能来自学生在生活中的观察。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从而更好的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如在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相关的数学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很多学生都很难充分掌握平行四边形及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由此就产生了问题意识,那么就会主动向教师提出问题:“怎样才能计算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呢?”而教师在此时就需要发挥自身的引导性作用,可先让学生对图形进行拆分、组合,从而拼成了学生认识的图形,这样就可以将其面积计算出来了。通过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帮助他们掌握知识的重点,加深对知识的记忆,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效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对学生思维发展、数学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促进作用,是体现素质教育良好发展的有力途径,所以还需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进行有效地引导,增强问题意识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