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混合居住区发展策略研究

2019-06-18郝丹斌

中国住宅设施 2019年2期
关键词:城市发展策略

郝丹斌

摘要:城市混合居住区的发展源泉来自《雅典宪章》,其中将城市划分为四大块,分别是居住、工作、休闲娱乐以及行动交通。经过几十年

的发展,从而形成了现代主义形式的“功能分区”的规划思想,以及“邻里单位理论”的居住区规划思想,当前现代住宅规划理念在社会建设

中的位置越发重要。本文才以混合居住区为中心,分析在当前社会发展情境下,城市混合居住区发展策略。

关键词:城市;混合居住;发展策略

引言

建国初期我国沿用西方现代主义规划思想,在之后的发展中其单一的规划方式,逐渐暴露出其中的缺陷,进而进行一系列城市住宅区改革。当前应用中的现代主义功能分区理论以及邻里单位最为城市居住空间规划的原型,从以前的“工人新村”到“单位大院”再到“住宅小区”,其中的空间组织方式问题一览无余。但在当前,居住区规划任然采用这种形式,并逐渐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重中之重。

1 我国现存居住区的规划

我国城市混合居住区的建设依靠于国外的理论,在发展中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计划经济时代(1949-1977);第二,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0);第三,市场经济时代(1991-至今)。与西方国家的发展相比,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理论的发展相对落后,并且对居住区规划的公共活动还停留在功能主义阶段。居住区规划对公共活动的关注主要的范畴是物质生活,以及社区归属感、居住区交往空间以及场所创造等等。但是在我国的居住区发展之中,能广泛的吸收西方国家的经验以及教训,从而将有效方式以及策划方式运用在其中。

分析可以明确的感知到城市住房制度在不断的转变,并且城市居住社区空间结构也在不断往好的方向改变。进而传统形式的划分方式(地理位置、建筑层数、社会容纳度、密度等)已经不能完全概括居住区的类别。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看,社会将居住区类型变的更加多元化:第一,城中心的住房逐渐高层化,进而形成一个高层混合居住住宅区。第二,城市边缘居住社区的成片建设,同时安居工程与城市边缘高收入别墅的出现,将地理位置与价格规律打乱。第三,近郊工业区周围中低收入居住区,城郊结合部的外来流动人口居住区的出现,将城市人口分布向外分解,从而居住人群的混合程度降低了收入与阶层的可行性[1]。

2 城市混合居住区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2.1 功能结构单一

中国城市混合居住区的发展中,受到“功能主义”思想的影响,当今我国新建的住房类型存在功能单一的缺陷,以郊区大型居住区为例。其特征是位于郊区、规模庞大,最大的可能会容纳几十万人,郊区大型居住区在居住功能上占据数量上和强度上的优势。但是在郊区大型居住区中极少有提供工作的岗位,居民大多数都在城区工作,生产生活相对而言不便利。除此之外,在功能单一性的影响下,通勤交通的数量逐渐递增,促使人们在上下班上就要花费2-3 个小时,进而为人们带去极大的运用成本以及时间浪费。郊区大型居住区作为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产物,当前郊区大型居住区的建设速度都远远超过其他国家,但是这种仓促、缺乏先例以及调研的规划建设带来接大量的城市问题。

2.2 居住区尺度不当

在“功能主要”思想的影响下,我国混合居住区出现规模过大的状况,同时在我国当前实行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规定居住小区的人口数量要控制在10000-15000人,如若小区的容积率数值为1.5,那么人均居住面积则为30平方米,按照此数据推算小区的用地个规模应该为20-30公顷,这将形成一个独一无二的用地模式。这样的模式下存在下述问题:交通规模逐渐扩大,居住区规模扩大,并且进行封闭性管理。当前城市混合居住区为追求安静与安全,从而将城市交通“驱赶”至小区之外,逐渐形成过大的街区,就这一因素导致我国城市道路网的密度降低,并且城市道路网密度严重不足。同时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系统的分离,促使城市交通量主要由城市主干道与城市次干道承担。此外城市新区在建设的过程中,道路上的拓宽试图环境道路上的压力,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也造成了交通堵塞,这种现象在我国一线城市尤其突出[2]。

2.3 封闭小区

我国城市混合居住区的封闭性近几年来一直被专业人士批评,这是由于城市内混合居住区规模不同,其作为城市结构的组成部分之一,应该与城市生活进行有机的统一,进而实现功能上的互补。但是在新建混合居住去大部分以封闭式小区为主,而规划以前的小区,在近段时间以来也逐渐改造为封闭式小区。封闭式小区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保证小区内部环境的优越,但是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封闭式小区就是城市生活的阻碍,并且随社会的发展封闭式小区这道墙还会变成社会阶层、种族之间的阻碍。我国新建混合居住区以封闭式小区为主,在影响交通的基础上,还会影响城区内居民日常生活。

3 城市混合居住区发展的策略

3.1 建筑功能混合策略

在居住区中的公共设施主要是指,满足居民居住以外的生活相关需求的设施,在居住区内的公共设施涵盖有:日常生活、教育、文化娱乐、社交活动等等。这些公共服务设施都是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其始终与居住区整体规划、功能布局相结合,并且在建设中与住宅、道路、绿化等同等建设,以满足居民的物质需求为目标。

如若说地块的功能混合会最大程度的改變居住区与城市之间的关系,那么建筑内部的功能实现混合则会改变人与建筑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早在上个世纪人们就对家住功能混合进行应用,最为突出的应该是马赛公寓,马赛公寓是集所有公共设施以及居住为一体的公寓,进而创造出舒适且经济的生活空间。但伴随人们思想的改变,现代意义上的混合未必是拥有广泛功能的建筑,虽然如此的混合是典型的设计,但是建筑之中的环境与外部环境形成一道隔阂,自成一体,其中就缺少了社区与城市之间的联系。现代化的建筑功能的混合最好与街区以及城市相连接,最好是可以根据区域功能的混合来调节区域内容以及程度。

3.2 不同阶层人群混合策略

同性质与异性质的居住空间是城市社会的基本空间类型,当中所涉及的居住空间的质化是指在不同的职业文化背景之中居民对住房的选择有聚集性,居住空间的分布相对集中、相对独立、相对分化的现象。在市场经济为主导的欧美国家,这一现象伴随经济的发展而出现,并且在当前学者的研究中,认定其属于城市地理以城市社会学的研究范畴。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住房分配制度以及住宅产业化的改变与发展,推动城市住宅开发趋势的创新,从而各种新型的住宅区不断涌现,城市的住宅逐渐呈现多样化发展的趋势,进而城市居住空间同质化的现象日渐显著。此外城市居住空间同质化的过程是社会经济关系化推动作用以及同居住物质环境对社会经济分化所反映的空间上的整合[3]。进而在同质化的影响下可以在城市混合居住区中根据不同的阶层的人,划分出居住空间,从而实现不同阶层人混合策略。

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混合居住区发展之中,需要格局不同类型的居住区提出不同的混合模式,同时在当前的发展之中还要利用对人们生活的观察,来了解居住区规划建设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并且不断总结社会经验,经过研究进一步得出城市混合居住区发展的策略。

参考文献

[1]刘旸.城市混合居住区发展策略研究[D].同济大学,2008.

[2]郭宏定,姚润月,胡俊成.城市居住区分化及混合生态居住模式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7,22(2):78-82.

[3]张卓.城市混合居住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猜你喜欢

城市发展策略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城市绿化面积规划管理
生态城市规划管理与建设技术研究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徐州广播电视台:讲好特色故事雕刻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