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魂给带路
2019-06-18口哥
口哥
奇怪的“SOS”
每年的七八月份,日本北海道上川郡大雪山国立公园都会吸引无数登山者前来游玩。两名在东京大塚制药公司工作的年轻人,来到这里登山。在山脚下旭岳温泉的旅馆里休息一晚后,第二天上午,两人踏上征途。
由于火山地热影响,大雪山尽管没有积雪覆盖,但对登山者来说仍非常危险:说变就变的天气会在山间形成短时降雨,形成小型山洪;降雨后山区温度会迅速下降。几天来,大雪山旭岳地区连续降雨,登山者纷纷从山道撤了下来。然而,在撤下来的人群中,旅馆老板却没有发现东京的那两名年轻人。在等到傍晚6点还没有那两人的消息之后,他向当地警方报了案。警方很快做出回应,但由于雨后水汽浓重,警方决定等天亮后再派直升机前往救援。
第二天一早,一架救助专用直升机飞往旭岳山区。同时出动的,还有北海道警察署的登山救助队。直升机沿登山线路进行搜索,一无所获。在咨询当地老警察后,搜救队了解到一个重要情况。原来,旭岳的登山线路上,有一处重要地标,被称为“保险柜石”──这块石头方方正正,远看像保险柜。按导游手册所写,登山者在见到“保险柜石”后,需向右转才能找到登顶路线。然而,在几年前的一次山洪中,另一块与“保险柜石”长得几乎一模一样的方形巨石,被冲到了登山线路附近。登山者们按照登山手册的指示前进的话,会首先遇到这块“假保险柜石”。此时他们如果右拐,会走到荒山中去。
得知情况后,直升机沿登山者可能走错的路线进行搜索。下午1点20分,从对讲机中传来了直升机驾驶员兴奋的声音:“发现了!我们在地面上发现了‘SOS的标志,失踪者应该就在附近。”救助队迅速赶往该地区进行搜救,下午3点40分,救助队从距SOS图案两公里的一处崖洞中,找到了那两名失踪的年轻人。
果然,他们两人在“假保险柜石”处走上了错误的登山線路,之后因为遭遇山洪,装备不幸被冲走,迷失了方向,只好在崖洞中躲避风雨。万幸的是,两人没有受伤,只是体力不支。
在直升机上,两名被救助的年轻人逐渐恢复了精神。与他们一起同乘直升机的,还有北海道警察署的一名警官。警官高兴地对他俩说:“没出什么不幸,真是太好了!”两名青年频频道谢,说他们自己也没想到会这么快获救。那名警官回过头,笑着对两个年轻人说:“能这么快获救,首先你们该感谢温泉旅馆的老板。其次,你们还要谢谢你们自己。”
“谢我们自己什么?”两人反问。
“谢谢你们自己,有这么强的自救意识,在地面摆下了那么大的SOS啊!”
“SOS?什么SOS?”年轻人追问道。
“你们自己做的SOS记号,难道忘了吗?”警官觉得很蹊跷,于是让驾驶员绕飞一下,回到救助现场。飞回救助现场后,警官透过舷窗,将地面上那硕大的SOS指给两名年轻人看。未曾想到的是,两名年轻人都对这个记号表示一无所知。警官觉得两人此时的思维还没稳定下来,于是指示驾驶员先返回北海道札幌市。
可怕的录音
当晚,在札幌警察署,4名警官与两名年轻人见了面,并详细询问了他们遭遇险情的全过程,以及地面上的SOS符号与他们的关系。在分析了全过程之后,警方也认为这两名年轻人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在两公里外摆放起巨大的求救符号。于是警方得出结论:“现场还有其他的遇险者!”
翌日,救助直升机和地面救助队再次出动,来到现场附近进行调查。根据警方测量,SOS标志长18米,宽5米,由19根树干组成。树干直径为10—15厘米,为当地生长5年左右的白桦树。树干折断处有刀斧砍伐痕迹,同时所有枝杈和树叶都被砍去,显示出符号的制作者具有遇险求救经验。
警方在符号附近进行搜寻,时至傍晚,终于在附近的蒿草丛中发现了一块骨盆和一截上臂骨,继续搜索后又相继在附近区域发现了遗骸的其余部分,以及一个背包。
遗体当晚被送往旭川医科大学进行鉴定,之后发现,遗体上遍布野生动物啃咬的痕迹。遇难者血液为O型,身高160cm,女性。但在两天后的进一步分析中,他们推翻了最初的结论,将鉴定结果改为A型血的男性。
经过3天比对,警方初步认定这名遇难者的身份,是于五年前的7月中旬在旭岳失踪的年轻男性森田胜彦。他遇难时25岁,身高160cm,体态瘦弱,兴趣爱好是漫画。
森田的背包中有他本人的驾照、洗漱用品、一台便携录音机、几盘磁带,以及一本手冢治虫的漫画。警方对录音机中的磁带进行了播放。磁带中是森田翻录的各种动画的主题曲,但是当磁带播放到最后,在场的人都惊呆了。磁带内容是:“被困山崖上无法活动──SOS请救救我——被困山崖上无法活动──SOS请救救我。”
每一字都断开,像是在拼命呼喊。中断了2秒后,录音继续:“草丛太深无法继续前行,请从这里起吊救我。”整个呼救录音包括中间的两次中断在内共持续2分17秒,森田全程在声嘶力竭地呼喊。
用便携式录音机录音只要离麦克风近一些就可以录得很清晰,森田如此嘶喊究竟是在对谁讲话呢?根据五年前的记录,当时救援队确实曾派出直升机参与搜救,但航拍记录并没有SOS字样的存在,直到这次救助,直升机驾驶员才成功看到了求救信号……
选自《良友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