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子的谢师宴(原创)

2019-06-18王乃飞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杯酒小林经理

王乃飞

儿子要摆谢师宴

曾林原先是教师,退休后过着平淡的生活。

这天,儿子曾小林突然回来了。他前几年外出去打工,混得并不好,这次回来,却是满面风光,还带回了漂亮女友。

曾林有些意外,难道儿子说发财就发财了?

说实话,曾林对儿子有些愧疚。他常年在外地教学,一教就是几十年,很少回家,更少关心这个儿子。儿子从小学习就不好,没考上高中,在技校读了几年,结业后就跑到南方打工去了。他教过的学生很多都考上了大学,儿子却没学好,所以他一直都觉得对不起儿子。

回来没几天,曾小林突然对曾林说:“爸爸,我要办个谢师宴,宴请我的老师。你一定得作陪呀。”

曾林心里纳闷,儿子的学习成绩没好过,怎么想起来要搞谢师宴了?曾林答应了,他还不认识教过儿子的老师,也想借这个机会感谢感谢人家。

晚上,曾林一家人来到酒店里,落座后曾林才觉出那张桌子太大了,那是一张能坐十几个人的大桌子,可除了他们几个其他人都没到。

曾林就想,看来儿子要请的老师还不少呢,就坐下来等着。

可等了半天,菜都上齐了,还没见一个老师来。曾林沉不住气了,问儿子:“你的老师怎么还没来呀?”

儿子笑着说:“或许他们都忙吧,我跟他们说好了的。既然菜都上齐了,那咱们就先吃着吧。”

曾林一家人只好先吃开了,曾林平时酒量不行,这次他为了等儿子的老师,也没敢多喝。

等喝过几口酒后,曾小林却突然站起来,说:“爸爸,我要敬你一杯酒。”

摆下大宴无老师

曾林有些意外,就说:“还是等你的老师来了再喝吧。”

曾小林却笑着说:“这杯酒就是敬老师的。”

曾林更迷糊了。

曾小林又说:“爸爸,这不是我敬你的,是你的一个学生敬你的。”

曾小林对父亲说,他刚去南方那几年,干什么都不顺利,一是因为没有学历,另外虽然他在技校里学了一点技能,可根本就用不上。

最困难的时候,他身无分文,饥肠辘辘,实在没了办法,就到一家旅馆,跟里面的人说他现在没钱,能不能先让他住几天,等他挣了钱再还给他们。

可去了十几家旅馆,没有哪家能接受他这个条件。

最后,曾小林到一家旅馆,又提出了同样的条件,前台的服务员都笑了,说:“我们这里从没有这样的先例,我看你还是去收容所吧!”

曾小林却不想走:“我已经饿得走不动了。”

这时候,有个人走过来,看了他一眼,说:“给他找个房间住下吧,管三顿饭吃,直到他退房。”

曾小林感到很意外,刚想说几句感激的话,对方却对他笑了笑,就走了。

曾小林向服务员一打听,才知道那个人是这里的刘经理。

曾小林在旅馆里住了几天,没人催他,更没人撵他,最后他住着都有些心慌了。

这天,刘经理见到他,问他有什么特长。

曾小林想了想说,他在技校学了几年车床加工,还在比赛中得过奖,只是在这里找不到活。

刘经理就说:“我给你找个活吧。”

刘经理说话算数,几天后真就给他找了个活,是做车床加工的。

曾小林干了一个月,手里就有钱了。他先还了旅馆的食宿钱,还剩下点钱,他提出请刘经理吃饭,刘经理答应了。

吃饭时,曾小林举起酒杯,向刘经理致谢。

讲到这里,曾小林就又拿起酒杯来,说:“我那天举起酒杯向刘经理致谢时说:‘刘经理,感谢你那些天收留了我,要不我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呢。你猜劉经理说什么了?”

曾林问:“他说什么了?”

曾小林说:“他也举了举酒杯,却没把酒喝掉,说:‘你要想感谢,就回家感谢我的老师吧,别感谢我!”

曾林大感意外,天下还有这样的事?

曾小林说,当时他也感到奇怪,就问刘经理:“你的老师是谁呀?”刘经理说:“我的老师就是你的父亲呀,你长得很像你的父亲,所以我一眼就认出来了。”

接着他就跟曾小林说了一件事:

当年他念书的时候,曾林是他的老师。家里穷,没有那么多干粮,他每次都是吃个半饱。冬天他穿着破棉鞋,脚早早地就长了冻疮,因此他在学校里简直是挨冻受饿。

而曾老师看出了他吃不饱,每天都从自己的干粮里,掰给他一些。到了冬天,曾老师就把一块块的石头烧暖了,让他们踩在脚下。那些年,他们就是在老师的呵护下度过的。

曾林问:“那个刘经理叫什么名字?”

曾小林想了想,说:“这,我还真没问,但有这些事你还想不起来是谁吗?”

曾林却说:“当年的教学条件那么差,很多学生从家里拿的干粮不够,我就从自己的干粮里省下点来给他们。冬天天冷,我经常用那种方法让学生们取暖,我哪里知道是哪个姓刘的学生呀。”可曾林又说:“既然是我的学生给我敬酒,那这杯酒我喝了。”说着,他一仰脖子把那杯酒喝进肚子里。

敬酒就敬我老师

曾林将一杯酒喝下,曾小林又给他满上,再一次敬父亲:“爸爸,我还得再敬你一杯,这杯酒也是你的一个学生叫我敬你的。”

曾林问:“这次又是谁?”

曾小林接着说了下去。

原来,曾小林在那家加工厂里干了一段时间的活后,厂里出事了。那个老板是个外地人,不想在这里干了,要把厂子卖出去。曾小林面临失业,这时候却有个业务员找到他,说他的公司是加工厂里最大的客户,厂里大部分活都是给那家公司加工的。

那个业务员对曾小林说:“你干的活技术过硬,我都看在眼里了,如果你买下这个加工厂,以后我们公司的活都让你干。”

曾小林说:“我手里没这么多钱呀。”

业务员却说:“你放心,我们公司出钱,让你买下这个厂子,这钱在你加工的活里按月扣除就是了。”

天下还有比这更好的事吗?曾小林连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那家公司果真拿出钱来,让曾小林把这个加工厂买下,又买了几台新设备,这样他就成了厂长,领着几个人干了起来。曾小林技术好,干的活公司很满意,几乎所有的加工活都让他来干。曾小林也很讲信用,按时把活干好,交到公司里。

一年后,曾小林还完了公司所有的钱,开始盈利了。他很感谢那个业务员,想对他表示谢意,可业务员却说:“我哪有这么大的能力帮你,其实,这是我们张经理的意思,要感谢你还是感谢张经理吧。”

曾小林不知道张经理是谁,更不知那个经理为什么会帮他,就一直想见见张经理。

春节后,公司开展客户见面会,他才有机会见到张经理。等张经理敬酒敬到曾小林那桌时,曾小林就抓住机会向张经理敬酒:“张经理,我一定要敬你一杯。”

张经理看了曾小林一眼,突然问:“你的父亲可是叫曾林?”

曾小林吃惊地点点头,张经理又说:“你不用敬我,要敬就留着回家敬我的老师。”

说到这里,曾林又皱了下眉头,说:“那个张经理叫什么名字?”

曾小林说:“我也没好意思问呀,可是他跟我說了一件事。”

张经理跟他说,当年他家里穷,有一年实在凑不起学费,眼看就要辍学了,可曾老师却用工资给他交了学费,他才能从那个小山村里走出来……

曾林苦笑了一下,说:“那些年里农村穷,收个学费也得费些劲,为了这个,我的工资搭进去了不少,并且张姓又是一个大姓,你叫我到哪里去想呀?”

曾小林又失望了,曾林却说:“既然这是学生敬我的酒,这个酒我还是得喝。”说着,一饮而尽。

曾林饮了第二杯酒,曾小林又给他满了一杯酒,说:“爸爸,这杯酒,我还是得敬你呀。”

曾林连喝了两杯酒,都有些头晕了,就问:“是不是你又遇到我的学生了?”

曾小林笑了笑,说:“还真是的。”

曾小林又给父亲说了一件事。

为你摆下谢师宴

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曾小林的事业得到了拓展,由一个小加工厂开办成了公司,生产各种炊具。

可他想得太简单了,他的公司运营之初,根本没订单,好不容易才接了几个小订单,收效甚微。

这时候,有一个人出现了,就是与他有过几次业务来往的臧经理。臧经理一来就对他说:“我这里有个单子,你敢接吗?”

那是上万台的机器,绝对是大单。尽管曾小林心里有些忐忑,但那太具诱惑力了,他就接了。

他没日没夜地和员工们一起生产,终于按时交了货。那一笔单子就让他打了个翻身仗,以后他的运气便好起来了,经常接到订单,公司业务越做越大。

一年后,曾小林宴请臧经理,在酒桌上表达了感激之情,等他要敬臧经理一杯酒的时候,臧经理却制止了他。

说到这里,曾林憋不住问:“是不是又叫你回来感谢他的老师呀?”

曾小林笑了,说:“爸爸,你说的太对了,他就是这么说的。”

曾林问:“那他是谁呢?”

曾小林说:“这个我知道,他叫臧孟山。”

曾林皱着眉头想了想,他教的学生真不少,臧姓又是个稀有的姓,他记不起臧孟山这个学生来了。

曾小林又跟他说了一件事。

臧孟山对他说,他上学的时候,要经过一座小桥,那是他们上学的必经之路,可有一天小桥突然塌了,他们上学过不去,曾老师就早早地等在那里,把他们背过去。等到放学再把他们背过来。就这样背了几个月,直到村里把桥修好。

臧孟山说到这里,眼里闪着泪花,说:“曾老师就像是个摆渡人,把我们渡过来又渡过去,没有老师当年背我,哪有我的今天。”

曾林说:“儿子,我想起点来了。”

当年,曾林在一个叫柴家村的小学教书,那里有一条河,桥塌了学生过不去,他就每天把学生们背过来再背过去。可曾林又说:“但臧孟山这个人,我却没什么印象了,你想呀,一天背十几个学生,让我到哪里想去呀?但这杯酒,我还是要干掉的。”说着,又喝了一杯酒。

曾林连喝三杯酒,头更晕了,可儿子还要给他满酒。他却一摆手说:“我实在不能喝了,今天是谢师宴,你的老师还没来,我就喝大了,这不叫人笑话吗?”

曾小林却笑着说:“你那三个学生都敬你了,我也要敬你一杯呀。”

曾林说:“咱爷俩在这里喝个什么劲呀,没事到家里喝去。”

可曾小林非要跟父亲喝,说:“爸爸,其实我也要感谢你,不光是你的那些学生帮了我,同时你也是我的老师。”

曾林拗不过儿子,又干了一杯酒。

等喝过这杯酒,曾林突然想起个事来,对儿子说:“你小子,我上你的当了,闹了半天你摆谢师宴,就是为我摆的呀。”

曾小林笑了,说:“爸爸,你也是我的老师呀,特别是我出去这些年,才感觉到你对我的教导有多重要。”

曾林也感动了,说:“谢谢儿子对我的理解,但我还是要说一句,以后可不要再沾他们的光了,他们干点事也不容易。”

曾小林说:“爸爸,你放心,你常跟我说的一句话是:不要麻烦别人。我都记在心里了。”

话说到这里,曾林站起来说:“好,你是个合格的学生,我现在宣布,谢师宴散席。”

一场谢师宴就这么散席了。

后来,曾林也没打听他这几个学生是谁,他说,只要他教的学生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就够了,他不需要他们的回报。

〔特约编辑 缪丹〕

猜你喜欢

杯酒小林经理
特别怕冷
为梦孤独
黄袍与杯酒
经理的难题
挑剔的经理
五杯酒
五杯酒
高考前与高考后
捎你一程
杯酒见证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