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作家挤火车
2019-06-18许懿
许懿
卞之琳写过一首小诗:
睡车,你载了一百个睡眠;
你同时还载了三十个失眠——
我就是一个,我开着眼睛。
撇下了身体的三个同厢客,
你们飞去了什么地方?
喂,你杭州?你上海?你天津?
我仿佛脱下了旅衣的老江湖
此刻在这里做了店小二。
这是他1937年4月写的,诗人躺在“睡车”上,夜不能寐,思绪万千。
八十多年过去了,我们对诗人所描述的乘车体验却毫不陌生,敢问谁没有在夜行的火车里经历过几次失眠呢?
用生命买票
春运期间购票困难是众所周知的。殊不知,这种困难比之民国时期仅仅是小巫见大巫。
虽然客流量无法与今日相比,但由于国人不排队、售票时间短、售票窗口少等原因,购得一张火车票极为困难,不仅要有财力,恐怕也要有充沛的体力才行。
在民国买火车票的场景一般是这样的:
低矮的售票窗口,售票口外围着一道木栅栏。栅栏外是焦急等待的旅客,一个个伸长着脖子盯着那个小孔。突然,小孔打开了,售票时间到了,大伙一拥而上,你推我挤,争着把钱往孔里塞,乱作一团。
梁实秋便戏称自己是用生命在购票,“买票的时候,气力稍微虚弱一点的人,就许有性命之虞”。
郁达夫则挑选了人少的窗口买票,正自鸣得意,结果发现居然错将三等票买成二等票,报销了旅途中的食宿费用,后悔不迭。
占座为王
叶圣陶在《记佩弦来沪》中记载了一件趣事。
朱自清与众好友在火车站留恋不舍,依依惜别。这时,不知道谁说了一句“早点去占個座位吧”,朱自清听罢,“转身径去,头也不回”。
让儒雅风度的朱自清头也不回的原因便是民国火车不对号入座,火车票票面上只有站点、票价和车厢等级等信息,没有座位号,旅客们只有自己上车找座。
有人描述上车抢座的情形:“当你三次(指买票、检票、上车)从争先恐后的人群中杀出一条血路之后,一面喘着气,一面像老鹰抓小鸡一样目光炯炯地寻找车上的空位;看见那边有空,赶紧一屁股坐下。”
这种先到先得的制度导致乘车秩序极为混乱,为了抢占到座位,旅客们争先恐后,你推我撞,苦不堪言。
想来,像朱自清这样的文人在这种体力比拼中怕是没有半点胜算吧。
挤到爆炸
即使你渡过重重难关抢到座位,也不意味着你能开启一趟舒适的旅程,除非你能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告别三等车。民国时期,不同等级车厢票价差距悬殊,舒适度也是天壤之别。
从票价来说,民国后期主要实行一二三制度为主,即头等车票价是三等车的三倍,二等车是三等车的两倍,头、二等车一般附带卧铺,买卧铺还要另外花钱。
因此,买头、二等车是一种奢侈的享受,大部分知识分子、学生、务工人员只能乘坐三等车。
从舒适度来说,头等车最舒服,设备华丽,座位宽大,还铺有地毯,化妆室、卫生间等一应俱全。二等车装饰设备略逊于头等车,但也是软垫椅,座位较为宽敞。三等车设备最简陋,车座是硬板,而且极为逼仄。到了晚上,灯暗、人多,没法看书报,也没法睡觉。对于民国人来说,晚上坐三等车简直就是旅行地狱。
张恨水的小说《平沪通车》曾经对这三种车的舒适度进行过形象的描写:
深夜的火车里,乘客都被摇晃着进入了梦乡,但是这梦的甜苦也分三等。头等卧车里有的单人睡着,有的成双睡着,热气管升到三十八九度,高过人的体温。睡榻上的弹簧软绵绵的,人躺在上面像驾着云一样。二等卧车里温度和头等一样,只是睡铺要窄小,弹簧也不大软,人只是睡觉,不像驾云。至于三等车里根本无所谓卧室,白天是坐在那椅子上,到晚上依然是坐在椅子上。
对比之下,程瞻庐对三等车厢的描述就显得更加夸张和恐怖了:
拥挤!拥挤!三等车变成五层楼了!最高一层的搭客,兵士居多,踞坐车顶;其次,高卧两旁搁板上,放行李杂物的搁板;其次,坐椅靠上,三等车间之靠背;其次,坐椅上;最下一层,坐地板上。
因为拥挤的缘故,我左脚上的袜带脱了,使一个金鸡独立势,提起左脚,把袜带搭好了,然后踏下,却已失去了原有的立足地;原来我左脚的地盘已被他人占去了。踏在那儿,是人家的脚背;踏在这儿,又是人家的脚背。我懊悔爷娘给我多生了一只脚,以致没有摆处……
脏到极致
民国时期火车上的卫生总体来说并不理想,翻开时人的文章,在这方面吐槽的非常多。有人写过一首打油诗来描述民国三等车的卫生情况:
痰在地上笑,
残烟卷蚂蚱跳,
一阵咳一阵叫。
风伴着煤屑吹来,
闯进鼻似酸醋,
塞闷像在棺材。
民国运行的机车大都是蒸汽机车,烧煤是必不可少的。煤炭为火车提供了动力,也衍生出了恼人的副产品——煤灰。在民国坐趟火车,经常会弄得满身煤灰,口鼻全黑。
巴金的散文《三等车中》写自己坐火车时“对面一位乘客整夜开窗,风就对着我吹,煤灰堆满了我的脸”。
除了煤灰,火车上的臭虫和老鼠也屡见不鲜。1934年,铁路当局对“沪平通车”餐车进行了一次卫生大消毒,在一节餐车里消灭的老鼠竟达25只之多。“沪平通车”已经是民国时期的模范列车,还有如此之多的老鼠,其他列车的卫生情况也就可想而知了。
如果说以上卫生问题都在可以忍受的范围之内,那么厕所一定是最让人崩溃的存在。
民国时期大部分火车都有厕所。头、二等车厢的乘客可以使用抽水马桶,厕所里纸巾、毛巾、肥皂齐备,且有人及时清扫。
在民国,能使用抽水马桶的都是高等人士,社会称他们为“抽水马桶阶级”,车厢也印证了他们的身份。
而便宜的三等车厢厕所则极为简陋,“大都系在板上挖一圆洞,遗粪常沾其边缘,秽气外溢”,更有甚者,则是“便溺满地,殊碍卫生”。
火车便当
民国火车动辄运行几天几夜,因此“火车上吃什么”就显得十分重要。
民国火车也有餐车,食品大都是西餐,如三文鱼、沙丁鱼、牛扒、猪排、咖喱鸡饭、西红柿鸡丝饭等等;酒水也是西式的,如威士忌、白兰地、啤酒、苏打水、柠檬汁等。有的车上,连菜单都是纯英文的。
1933年,铁道部意识到了西餐在中国“水土不服”,进行整改,中餐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民国火车里。
但是,对于三等车乘客来说,餐车里提供西餐或中餐跟他们关系都不大。民国铁路有规定,三等车乘客不能进餐车,而且餐车里的饭价钱昂贵,就算能去他们也大都吃不起。三等车乘客的火车食物大多是自带干粮,或者向沿途各站小贩买。
早期的火车站月台没有栅栏,小贩可以自由进入月台兜售食品。
周作人回忆自己1906年坐火车:
在车窗口买到许多东西乱吃,如一个铜子一只大鸭梨,十五个铜子一只烧鸡之类。后来在什么站买到兔肉,同学有人说这实在是猫,大家便觉得恶心不能再吃,都摔到窗外去了。
与周作人相比,冰心的描述则要温馨一些,她的《平绥铁路行记》记录了一次美食之旅:
十六日午后过宣化,买葡萄一筐,过沙城又买青梅酒一瓶,过南口又买白桃一篓。
回到家后,献酒分果,老少欢腾。看家人捧着塞外名产欢喜传观之状,心中只仿佛的如做了一场好梦!
没有什么能比呼啸的火车,赐予我们一个更为实在的现代。
转眼已经过去近百年,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如今的火车不论是售票方式、车票价格、座位舒适度以及餐饮都比民国时期进步了不少。
但这过年回家不得不挤火车的宿命,似乎还是没多大差别。
(鲁平荐自《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