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环境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设计

2019-06-18黄阳全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9年5期
关键词:工程技术课程体系校企

黄阳全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矿业与环境工程学院, 重庆 402246)

1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特征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的学徒训练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实现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的一种现代职业教育模式[1]。现代学徒制的概念是由英国在1993年提出的。现代学徒制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遂在德国、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发达国家得到快速发展和推广[2-3]。基于德国“双元制”的现代学徒制是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学校与企业双主体、学校学生与企业学徒双身份、专业教师与企业师傅双导师联合培训,强化学生专业实践技能培养,完善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真正实现专业与产业、学习与工作、教学与生产、学业与职业的良好衔接,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文件精神,我国现代学徒制应具有如下内涵和特征:

第一,招生即招工,学生入校即为企业员工(学徒),企业招聘的员工(学徒)即成为学校的学生,实现校企共同招生与联合培养培训的机制[4];

第二,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按照教学方案,学生到企业的工作岗位通过师傅带徒形式进行专业实践技能培训,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真正实现校企双主体、学生双身份的培养模式;

第三,校企合作共建双导师制的师资队伍,学校专业课教师承担专业理论课和课内实训课程的教学任务,聘请的企业兼职教师(师傅)主要承担校外实践技能培训的教学任务,形成教师与师傅双导师培养制度[5];

第四,根据现代学徒制的特点,为保证教学质量,需要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订教学实施计划,共同制订课程教学标准,共同监督管理教学运行质量,加强教学全过程管理。

2015年,我校作为教育部遴选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行业参与单位,在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过程中遇到许多困难,特别是从学校层面招工变招生存在招生制度的障碍,从企业层面入校即入厂存在劳动用工的政策障碍[6-8]。本课题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分析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就业岗位群对能力、知识和素质的要求,重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重订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依托校企合作平台,科学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达到强化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

2 就业岗位群分析

能否较好地胜任就业岗位的工作,是评价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科学、准确地分析毕业生就业岗位群及其典型工作职责[9],是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专业内涵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通过对环保行业企业的深入调研和对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的调查可知,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重点污染企业、环境治理工程公司、环境技术服务机构、环保设备生产与经营企业、环保监管部门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环境监测、环境治理工程设计与施工、污染治理设施运营与维护、环境管理、环境评价与咨询等工作[9]。按照工作任务和内容相近的原则,将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就业岗位群划分为环境监测、环境治理、环境服务3类岗位群(职业领域)。根据就业岗位群的工作过程,分析归纳各岗位群的典型工作职责,梳理支撑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制订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技能标准。

3 基于工作任务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达成的重要载体[10],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遵循高等职业教育成人成才规律和学生职业发展需求,系统设计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体系。专业课程包括实践课程,其设置应满足就业岗位专业技能培养的要求。

通过对环保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的调研,并经过邀请来自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多次研讨,根据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就业岗位群工作职责对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将工作岗位的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系统构建理论与实践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11]。考虑环境工程技术的专业特点,按照“教学做”一体化设计思路,重新制订专业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设计,把知识、技能、素质有机融为一体,并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专业课程体系与岗位职业能力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表1 专业课程体系与专业技能对应关系

表1(续)

4 构建工学交替的实践教学模式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特征是“工”与“学”的交替,教、学、做一体化,改变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模式,使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不分离,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不脱节,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有效对接。根据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理论与实践专业课程设计,在学校完成与职业对应的专业课程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或在企业真实的工作岗位,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完成专业实践技能培养。

第一学年,学生在校内完成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学习,期间有2周时间以参观主要环保岗位的形式进行认岗实习,为专业课程学习奠定认知基础;第二学年第三学期在校内完成环境监测模块的专业课程基础知识学习,然后分批分组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或校企合作企业提供的跟岗实习岗位,完成环境监测模块专业技能培训;第二学年第四学期和第三学年第五学期,依照同样的教学运行模式,完成环境污染治理模块和环境服务模块的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培训;第三学年第六学期根据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签订的三方就业协议,安排到就业单位进行顶岗实习,结合学生就业实习岗位工作任务完成专项实训。通过工学交替的教学运行模式,学生能够较好地把专业知识学习与专业技能培训有机结合,有效地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5 保障实践教学质量的措施

5.1 完善专业技能实训条件

现代学徒制的核心是通过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强化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为满足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需要,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平台)建设是实现工学结合的现代学徒培养的根本保障。

我校利用专项资金先后建成校内化学分析实训室,仪器分析实训室,环境监测实训基地和水、大气污染治理模拟设施实训基地等,满足校内的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基本技能训练。通过校企合作,在校内建成集教学、科研、服务、培训为一体的具有第三方环境监测资质的环境监测中心,可为学生在校内提供一定的跟岗实习岗位。

此外,我校与校外环保工程公司、环境监测服务机构、第三方环保设施运营管理公司和大型环保设备制造企业等10多家单位签订有实习实训协议,开展校企深度合作,构建专业实践技能跟岗实训平台,能够为学生提供合适的跟岗实习实训岗位。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秩序的前提下,学生可分组进行跟岗专项实训,完成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技能培养。

5.2 建立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校企共建师资队伍是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重要任务。现代学徒制的教学任务必须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形成双导师制。”

工学交替的现代学徒制完全改变了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校内专业教师提出更高的职业素质要求。教师不但要有较高的理论教学水平,还要有相应的工程实践和技术应用能力,同时精于专业理论与实践应用之间的联系,并且能在教学活动中将专业知识、能力和态度有机融合。

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是保证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的重要措施。一方面,鼓励校内专业课教师通过到企业兼职、挂职锻炼,或直接参与具体工程实践项目,加强专业教师的“双师”能力培养,;另一方面,依托校企深度合作平台,聘请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精湛技术的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师傅),组建校企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按照现代学徒制的基本要求,学生在学校完成本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再以学徒身份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由教师作为师傅角色指导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或分批分组到校企合作企业跟岗实习,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完成专业实践技能培养。

5.3 建立校企共建共管的运行机制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方针,《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协同育人的机制。”

在政府的引导下,职业院校应积极主动,遵循市场价值规律,寻求学校与企业需求的共赢点,建立校企深度合作关系,吸引企业参与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教学标准,共同实施课程管理、共同制订教学效果评价方式[12]。为保证学生校外跟岗实训过程中的安全和实习成效,学校、企业和学生签订三方实习协议,建立校企共管的运行管理机制,共同制订实践教学计划。学生在校外跟岗实习过程中,由校企双方共同实施监管。学校指派教师跟班协助企业做好学生的日常管理,专项跟岗实习由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共同考核评价。学生完成专项实训任务后,需提交包括实训日志、指导教师评语、跟岗实习企业的鉴定意见等内容的实习实训手册。

猜你喜欢

工程技术课程体系校企
建筑工程渗漏原因及防水防渗工程技术实践
试析机械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工程技术研究院简介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教授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