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趣谈古代交通规则

2019-06-18苟红梅

时代邮刊 2019年17期
关键词:靠右坐骑文士

□苟红梅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如今汽车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在给人们带来出行方便的同时,也给城市和道路交通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于是交通规则应运而生。说到交通规则,其实早在中国古代就已经有了,不过那时的交通规则可谓是五花八门。

1.唐朝违规要“打屁股”

唐朝的国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的第一大城市,城区人口超过百万,因此交通管制是当时朝廷要抓的一项重要事务。《唐律》里面规定,如果在没有任何公私缘故的情况下在街道和巷子里的人群中快速骑马或驾驶马车者,将被处以竹板或荆条打50次脊背的处罚,后来唐太宗听说脊背是人体的经脉聚集之处,于是大发慈悲改为打50次屁股。

2.“坑马”的清朝交规

古代的路况大都比较差,道路大多崎岖不平,下雪时会路滑,雪化后有泥泞,人车出行十分难走。为此清代朝廷专门制定了一些“交通方面的规则”,尽可能减少雪灾期间的交通事故发生。《大清律例》里面这样规定:因为天气关系骑马撞伤人的,除了赔偿医药费外,还要把肇事者的坐骑赔付给伤者;如果把人撞死,首先打100大板屁股,其次须入狱3年,另外还需赔偿死者家属丧葬费、安抚费,肇事者的坐骑还要被官府没收。

如今出现恶劣天气,一些地方就会出现出租车私自涨价的情况,清代亦是如此——嘉庆年间,一文士客居沧州时适逢大雪天,平时本来在沧州城里雇一架驴车一天只需要四百文钱,可是因为下了暴雪,车价也就涨了一倍,文士感叹:“雇驴冲雪非容易,日费青钱八百文。”

3.“左侧通行”由来已久

自春秋战国以来,历朝历代有以右为尊的,也有以左为尊的,但不管以哪个方向为尊,主人在迎接客人时都习惯在路的左边等候,历史上称之为“左迎”。究其原由是因为古人习惯靠左行驶,当被迎接者沿着路的左边缓缓驶来时,从迎接者的角度看过去,对方其实是从路的右边过来的,于是迎接者就会在路的左边等待,这样双方相遇时刚好分别站在路的两边,中间留出的一块地方既方便行礼,又不会妨碍其他行人通过。

清朝末年,北平和上海等大城市都成立了巡警部,雇用洋人做顾问,巡警部颁布的交通规章也几乎完全是欧式的,于是古人的靠左行驶慢慢变成了靠右行驶。之后的国民政府制定了《国道交通规则》,也是要求行人、汽车靠右行驶,如果需要超车则需从左方加速越过,新中国成立以后颁布的交通规则沿袭了这一规则。

猜你喜欢

靠右坐骑文士
“坐骑”伴我成长
金永爵与清代文士的文学交流研究
RIGHTOR LEFT?靠右行驶?靠左行驶?
找只翼龙当坐骑
论玉山雅集与元后期文士群体的追求
通行坐骑
和“坐骑”一起飞
臻于“纯粹”的布衣文士:洛地先生
北朝文士温子升的评价问题
为什么我国的车辆“靠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