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逐梦航天,为太空探索贡献中国力量—2019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在长沙举行

2019-06-18毛凌野

国际太空 2019年5期
关键词:中国航天航天商业

4月24日,2019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在湖南省长沙市隆重开幕。此次航天日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航天局、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湖南大学承办。2019年“中国航天日”的主题是“逐梦航天,合作共赢”,旨在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航天工作者努力奔跑,争做新时代的追梦人和奋斗者,加快推动中国航天发展,并与世界各国一道,为和平利用太空、增进人类福祉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主场活动包含了2019年中国航天大会、联合国/中国航天助力可持续发展大会、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航天成就展等30余场重要活动。来自中央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的专家学者和代表,以及来自多个国际组织和国家航天机构的外宾,共计1600余人前来参加此次盛会。

学术平台:聚焦航天前沿技术创新

2019年中国航天大会主论坛邀请了中外航天界领军人士,全面展示了中国航天重大工程的新成果和新进展,深入研讨全球航天的发展现状。同时,还举办了10场学术分论坛。

月球探测和深空探测成为会议热点。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回顾了中国探月工程的成就,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据其介绍,中国探月实现了五战五捷,目前嫦娥四号对地形地貌的探测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正对空间环境、月表物质成分进行探测。2019年还将发射嫦娥五号、全面实现月面采样与返回。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原副总指挥张育林表示,在近地空间站运营的同时开展载人月球探测,是中国载人航天的重大创新,也是中国载人航天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最有可能的一个方向。要推动载人航天由“地球中心”向地月空间发展,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地月空间经济圈。“长期月面驻留人的生存与工作”国际论坛围绕未来长期月面驻留任务期间所涉及的一系列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如人的生命保障、工作绩效和社会心理,针对月面环境的受控生态生保、环境医学、月面模拟设备,长期驻月的医监医保、食品营养、乘组选拔与训练,以及面向未来建立永久月球基地的生物安全防控、医学救援、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等。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原副总指挥张育林作主旨报告

国内外运载器前沿技术发展也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CNES)研发部主任让-马克·巴胡(Jean-Marc BAHU)以“阿里安”火箭为例,介绍了法国CNES运载火箭型谱发展历程。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王国庆认为,我国重复使用航天运输系统的发展目标是形成能廉价、快速进出空间的运输工具,从而支撑未来大规模空间利用和空间控制,推动空间应用产业快速发展,并提出了从部分重复使用到完全重复使用,从火箭动力到组合动力,从两极入轨到单级入轨的战略发展思路。此外,航天运载器创新发展与技术跨越专业论坛就航天强国先进指标体系、国内外运载器前沿技术、航天运输技术未来发展趋势等方向展开了深入研讨。

外层空间新兴问题国际法治研讨会展示了国际空间法领域的最新成果及进展,吸引了来自中国、德国、美国、意大利、阿联酋等国的100多位代表参会。会议涵盖了空间战略、空间政策及空间外交,国际空间治理规则新近发展,新型商业航天活动法律规制及政策,外空安全及外空军控立法等多个议题。近年来,外空活动相关议题日益多元化,热点不断。该论坛为诸多新的外空法律问题提供了参考,彰显了中国航天事业和空间法学事业的活力。

外层空间新兴问题国际法治研讨会现场

第五届小卫星技术国际交流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小卫星展开学术研讨,分享了“珞珈”科学卫星与天基信息智能服务系统、嫦娥四号中继星在轨运行情况、张衡一号在轨观测情况、智能遥感技术,以及卫星应用和商业推广等方面的前沿思考和深入看法。分论坛论文宣讲环节中,60余位论文作者就先进卫星技术及星座组网、智能遥感技术、卫星应用、卫星商业测控与国际市场推广等主题展开了交流与探讨。

第五届小卫星技术国际交流会现场

航天标准化论坛以“标准促进空间可持续发展”为主题,邀请来自相关领域的专家围绕商业航天、先进航天技术和应用、空间频率协调、空间碎片等主题进行了交流。论坛现场还发布了“航天术语库”产品和宇航团体标准。

合作平台:推动航天产业落地发展

近年来,商业航天活动已成为中国航天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步成为航天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4月23-24日举行的2019商业航天产业国际论坛上,中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透露,国家航天局将于近期发布《关于促进商业运载火箭规范有序发展的通知》,探索建设开放共享的商业航天发射场,推动航天法的编制工作。他表示,“国家队”欢迎商业企业参与民用航天科研项目,将完善政府采购商业航天产品与服务机制,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相关航天活动,为商业航天的产业发展营造开放公平、互利共赢的法制环境,促进商业航天健康发展。

针对商业航天发展现状这一话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副主任孙为钢指出,航天市场不断扩大,已实现从单一的为国防服务转向为国防和社会服务,从面向单一的国家需要转向多元化的用户需求。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空间工程部部长张兆勇认为,当前中国航天产业正在转型升级,商业航天已显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这不仅是加速形成航天产业新格局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育太空经济的重要手段。

2019商业航天产业国际论坛还设置了商业火箭发射分论坛、商业卫星产业分论坛、商业航天投资分论坛和国际商业航天产业论坛。来自国内外多家商业航天企业的代表围绕商业航天的发展方向以及未来产业链的完善机制展开讨论,议题涵盖了火箭研制、卫星运营、遥感影像服务、宏观政策和资本等多个热点领域。论坛期间,多家国内外商业航天企业举行了签约仪式,进一步深化了商业航天国际合作。其中,北京九天微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零重空间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千乘探索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天仪空间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航天东方红海特卫星有限公司共5家企业共同签署了《商业卫星遥感数据互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另一方面,“国家队”也对商业航天的发展给予了切实关注。在2019年中国航天大会主论坛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宇航部部长尚志作了《全球低轨空间互联网系统发展与展望》的报告,提出了对构建我国自主可控的空间互联网系统的思考。他指出,空间互联网是推动我国航天商业化发展的重要机遇,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将充分发挥优势,在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侯秀峰作了《创新航天技术应用,赋能智慧产业发展》的报告并指出,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为显著特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与航天技术交叉融合,催生出包括智慧产业在内的一系列新业态、新机遇。当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聚焦城市、交通、海洋、林业等20个应用领域,形成了360项应用产品。

湖南航天航空产业发展座谈会上,与会院士、专家和企业负责人就航空航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23家单位成功签署了12个项目的合作协议,总投资近200亿元。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在座谈中表示,湖南将航空航天产业纳入制造强省建设重要内容,以航空航天助力创新型省份建设、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产业开放合作。

科普文创平台:传承航天文化精神

2019年“中国航天日”大会还组织了包括第三届航天科技教育校长论坛、国际青少年航天教育论坛、院士专家进校园、“我的太空梦”少儿主题绘画作品征集活动等系列科普活动,进一步弘扬航天精神,普及航天知识。

4月23日,“航天放飞中国梦”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航天成就展开展。本次展览分为“致敬中国航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航天摄影图片展、“航天放飞中国梦”科普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航天成果展和中外商业航天产业企业展4个部分。展区内,神舟十一号返回舱实物、“神舟”降落伞实物、“飞天”舱外航天服实物、嫦娥四号任务1:1着陆器模型等珍贵科普展品亮相,吸引了大量青少年积极参与并近距离感受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

“航天放飞中国梦”展览现场

3位航天公益形象大使亮相大会开幕式

为期3天的国际青少年航天教育论坛上,来自美国航天基金会、英国国家空间学院、中国教育国际交流研修学院的专家以及我国多所学校的老师共聚一堂,分享培养新一代航天人才的经验和观点。源自国外的STEAM教育理念(即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教育)如何与航天主题相结合,成为论坛探讨的重要内容。

除了丰富多彩的航天科普活动之外,2019年“中国航天日”还推出了一系列文创活动,较往年更加凸显了公益化、大众化和网络化特征。大会开幕式上,中国国家航天局首次聘请的3位航天公益形象大使正式亮相,他们分别是中国首飞航天员、航天英雄杨利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总设计师姜杰,湖南广播电视台主持人汪涵。会上还发布了“中国航天日”首个主题曲《追寻梦想》。

此外,同期举办的太空电影主题周活动上,《首星揭秘》《流浪地球》《太空救援》以及《复仇者联盟4》4部太空主题电影亮相,为航天影迷们带来一场太空视觉盛宴。中国航天亮相热播综艺节目,“逐梦航天”大型文艺晚会举行,“璀璨星空”大型焰火晚会华彩绽放等,在为公众带来全新文创体验的同时,也展示了有温度、有情怀的中国航天形象。

猜你喜欢

中国航天航天商业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商业经济》征稿通知
我的航天梦
航天梦,我的梦
Megapark商业综合体
有一种浪漫叫中国航天
逐梦航天日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中国航天日”来了
中国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