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基地建设:让学校核心文化落地生根
2019-06-17孟荣祥
孟荣祥
溧阳市文化小學是溧阳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创建于2000年5月,2002年10月被评为江苏省实验小学。学校坚持“让每一个生命体获得最好的自我发展”的办学目标,坚持“文化教育”的办学方略,通过全体文小人的不懈努力,近几年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如何使“文化教育”真正成为学校发展的思想标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命题。我们深知,课程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核心。我们理性分析学校发展现状和现有核心文化体系,准备以“蚕精灵”课程基地建设为载体,通过环境、管理、制度、课程等内显生根,实现从成型期到扎根期的研究推进。
(一)课程基地建设的基础
据资料记载,1950年至2000年间溧阳共建过四个蚕种催青室,其中平陵催青室就在学校附近,它为无数栽桑养蚕的溧阳人家蕴育着希望。2000年学校创建时,原地是一片农田,其中大部分为桑园。
“蚕精灵”原为溧阳市文化小学的一门生命教育特色课程。自2007年起,每年历时两个月的“文小的蚕精灵”养蚕活动备受瞩目。学校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孩子养,部分幼儿园的孩子养,甚至外校的学生也通过各种途径来我们文化小学寻找蚕宝宝饲养,有不少家长也加入了养蚕的行列。十多年来,一批批的文小学子告别母校,一批批的新生力量融入文小。每当提起蚕宝宝,孩子们眉飞色舞,滔滔不绝,自豪得意。他们不仅观察了昆虫的变化过程、蚕宝宝的生长情况,还增强了责任心、爱心、细心、恒心、耐心。
(二)课程基地建设的价值
文化小学立足现状,珍视传统,扎根本土,展望未来,以“蚕精灵”校本课程为切入口,在做实、做好具有生命教育意义的实践性课程的同时,设想以“蚕精灵”为主要线索,以“全面发展人”为核心,丰富内涵,努力为常规教学提供创新的载体,为学科融合创造新范式,为实践体验搭建新平台。
1.传承传统文化,坚持立德树人。蚕桑文化是中国文明的起点,足以成为“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态”。2009年,“中国蚕桑丝织技艺”正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蚕桑丝织不仅对中国历史做出了重大贡献,并通过“丝绸之路”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世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放眼当今世界,我国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赋予古老的丝绸之路全新的活力。
时下“浮躁”与“功利”等不利因素对人的成长影响巨大。开展“蚕精灵”课程基地的建设,蒙学养正,增强正能量,确立“静心蕴育”“勤劳而获”的观念,引导师生以端正的处世态度与和融的处世方式应对现实,处世立身。
2.改善教学环境,实现环境育人。在课程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围绕着“物”与“人”的关系,“以物育人、以物化人”,“物”,有传承的经典,有未来的创想,有孩子们作品的精彩……紧扣“物”的特性,让馆、廊、厅等的建设既注重教育意义,又体现文化情趣。育人环境的建设,突出实践性、互动性、体验性,让它们更多地成为具体的教学实施场所,更好地为儿童的体验、互动、探究,提供有效支撑。
3.改变育人模式,实现课程育人。蚕桑文化提出源于科学课程,正是由于学生对蚕的喜爱,我们在其他课程中渗透蚕桑文化,整合融通,使单一学科向其他学科辐射,并逐步实现全学科覆盖。这学期主要在以下学科体现明显。
语文学科。学生学习《蚕姑娘》一课时,自发从网上买来各种颜色的蚕进行饲养、观察,把课文中的蚕姑娘搬到现实生活中,真正用身心去体悟。其他年级结合养蚕活动写观察日记、创作童话、阅读积累、诗词积累、看图说话、开展课本剧表演等。四年级12班“蚕宝宝观察日记”已经汇集成册,由家长主动到印刷厂装订成一本书。
“蚕精灵”课程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与学校实际,力争做到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相补充,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相平衡,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相渗透,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依托的丰富、完善的课程体系。
横向形成丰富的课程内容群,纵向分年段逐步深入。相关课程排入课表,优选师资规范实施,努力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努力形成学校办学理念统领下的高品质课程项目。
4.坚持内生发展,丰蕴文化建设。“蕴育锦绣”是学校的核心诉求,是蚕桑文化的生动体现,语意双关,形神皆备。人的成长如蚕的生长,勤勉吸纳,不断充实,丰盈今天,成就锦绣明天。“用心蕴育,成就锦绣人生”,雅俗共赏,入目入心,具有鲜明的导向性。
“蚕精灵”这一实践性课程在实践的过程中也不断丰富着其内涵,注重实践与创新,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也催生着学校对教育本质全面的追求和探索。通过实践,逐步丰富学校的物化系统,更新学校的办学理念,追求校本的育人目标,彰显学校特色文化。
作者简介:江苏省溧阳市文化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