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燃煤发电集团环保设施达标排放预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019-06-17孙瑞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年19期
关键词:信息系统

孙瑞

摘 要: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管控的力度不断加大,燃煤发电企业环保设施能否实现长周期达标排放,成了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文章通过某燃煤发电集团,如何采用互联网+的信息化手段,通过大数据采集、挖掘与建模,构建环保设施达标排放预控系统,实现对各项环保指标的监督、分析及预控,及时、主动地调整环保设备运行,杜绝超标排放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环保设施;达标排放;超标预控;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TM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9)19-0102-02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control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whether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acilities of coal-fired power generation enterprises can meet the emission standards for a long period has become the key to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coal-fired power generation enterprises. Through a coal-fired power generation group,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use information meanssuch as "Internet Plus", and through big data collection, mining and modeling, it intends to build a pre-control system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acilities and meet the standards, so as to realize the supervision, analysis and pre-control of vario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icators. We should timely and actively adjust the opera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to eliminate cases of excessive emissions.

Keyword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acilities; up-to-standard discharge; over-standard pre-control; information system

1 概述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管控的力度不断加大,环保设施(主要是脱硫、脱硝系统)能否实现长周期达标排放,成了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如何避免环保设施超标排放的发生,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和环保压力,杜绝超标排放事件发生,提升核心竞争力,成了各大燃煤发电集团都在思考的共性问题。

本文介绍了某燃煤发电集团,采用互联网+的信息化手段,基于.net平台,通过大数据采集、挖掘与建模,构建环保设施达标排放预控系统,实现对各项环保指标的监督、分析及预控,及时、主动地调整环保设备运行,保证不碰红线运行,杜绝超标排放事件的发生。

2 系统设计与实现

2.1 设计思路

环保设施在尽可能提高煤种适应性的前提下,综合考虑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及运行能耗等因素,既要经济运行,又要不碰红线。本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将燃煤发电集团所辖各分公司、机组的相关数据采集、存储、计算和预警,集团生产部门可以及时采取应急预案,提高对排放超标的应变能力,从而避免超标排放事件发生。

2.2 数据架构

本系统构建了一个庞大的数据仓库,通过专线将集团所辖的各分公司的90余台环保设施生产数据、巡检信息和缺陷信息进行采集、清洗、分类和存储,这些多元信息为实现环保设施统一管理提供了数据基础,应用服务器通过大数据采集、挖掘与建模,对数据仓库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及预测,实现各系统模块的应用功能。

2.3 系统功能设计

本系统设计有环保设施的实时监控、环保指标统计分析、运行管理、环保指标排放监督等四大功能模块。

(1)环保设施的实时监控。提供对各分公司环保设施的生产工艺流程、运行参数及排放指标的监视,并具备实时、历史数据趋势查询、主要参数与实际控制值对比,实现分散信息的集中管理和信息融合,让各级生产管理人员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站在集团的高度实时掌控全集团所辖环保设施的运营状况,如图1所示。

(2)环保指标统计分析。将实时采集的过程数据存入历史数据库,结合集团的生产管理要求,完成对关键指标的统计和分析,系统可自动生成实时生产数据报表,并结合环保设施的基本特性和各分公司间的差异性特点,制定科学有效的对标管理体系,实现双向对标,一方面通过不同时间段的自身对标,使脱硫、脱硝系统在各工况下都能安全、高效、经济运行,另一方面通过和同类型机组的对比,提高运行水平、改善性能、改进管理,使更多指标跻身行业先进。

(3)運行管理模块。开发了各机组的脱硫、脱硝同比环比分析模块和分公司间的对标考核模块;提供生产周报、月度运行分析及异常缺陷分析等功能。

(4)环保指标排放监督。系统根据污染物实时排放浓度控制预估值、参数和指标偏离控制范围报警,实现污染物小时浓度在控制范围内经济、达标排放;通过系统后台程序实时运算,可将某一环保设施报警情况在集团地图上闪烁声光提示,并通过超标曲线、报表调阅小时超限和瞬时超限、持续时间等详细信息及集团整体达标排放率进行实时、直观展示,如图2所示。

系统通过调用电信企信通短信包的技术方式,可在环保指标接近或超过报警值时,及时向各级生产管理人员发送预控报警短信,报警短信分为瞬时和小时均值报警,并与管理人员绑定推送短信提醒,以及时采取应急预案,提高对排放超标的应变能力,从而避免超标排放事件发生。

2.4 系统特色及创新点

本系统创新之处在于:第一,运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充分挖掘环保设施物料平衡分析结果、现场运行数据和试验数据,建立环保设施污染物排放变化量的预测模型;第二,采用SO2排放浓度的变化量来代替SO2排放浓度的实测值作为模型的输出参量,以多模型协作的方式来建立关键参数与SO2排放浓度变化量之间的关系性模型;第三,充分考虑到系统特性随时间的变化,在模型中不断引入新的、能反映当前系统特性的信息,让模型具有良好的自适应能力,提高了模型的可信度和长期可靠性。

3 结束语

本系统的建设,建立了“互联网+”环保设施集中管控新模式,通过采集各分公司环保设施生产过程的运行数据、设备信息、现场检修信息和组织结构信息等多方面信息,对分散信息系统进行了有效整合和集中管理,并开发相应的应用模块,实现了燃煤发电集团环保专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在技术层面实现了对环保设施的精细化管理,系统运行3年多来,集团的脱硫系统投运率100%、达标排放率100%;脱硝系统投运率99.90%、达标排放率99.87%,并全部符合国家环保排放要求,主要环保指标,均达到同行业领先水平,直接经济效益和节能减排等社会效益显著。

参考文献:

[1]2011G B.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S].2011.

[2]朱丽.大数据技术在环保数据共享平台建设中的应用[J].信息系统工程,2015(5):95-96.

[3]张宇,胡秀丽,等.大型燃煤电站环保监督网络平台建设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6,18(4).

[4]冯伊平,荆岫岩,李海,等.集团级一体化、大集中水电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思考与实践[J].水电与抽水蓄能,2013,37(6).

猜你喜欢

信息系统
基于信息系统的计量标准管理
基于项目化+翻转的物流信息系统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
试论信息系统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研究
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研究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研究
信息系统管理在社会中的应用
结合型政府信息系统审计“3W1H”模型探讨
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教育行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指南(试行)》的通知
信息系统运行质量评估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