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的新题材与新征程
2019-06-17关心
关心
首演至今,上海沪剧院的原创沪剧《敦煌女儿》得到了业内外的一致肯定。2月,《敦煌女儿》入选“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工程”,4月,上海沪剧院还被中国戏曲学会授予“中国戏曲学会推荐优秀院团”称号,表彰其在剧团建设、剧目创造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上海沪剧院也成为全国首家获此殊荣的文艺院团。5月,《敦煌女儿》又成为上海戏剧的代表,和上海其他两台入选剧目一起参评文华大奖。面对《敦煌女儿》所取得的成绩,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说:“唯有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行,与城市同步,沪剧才能拥抱更美好的未来。”
新题材打开新视野
近些年上海沪剧院就一直在尝试新的题材和故事,从展现甲午海战“男人戏”的《邓世昌》,到此后为青年团演员打造展现红军英烈的《回望》,再到如今的《敦煌女儿》,都在最重要的选题关上打破固有的“标签印象”,使得上海沪剧院的整体新创剧目呈现出更为开阔的视野、更为丰富的面貌。茅善玉说:“如果没有艺术创新,就没有沪剧今天的成就。这次《敦煌女儿》从创作起,我们就将它视为是沪剧又一次艺术尝试和创新实践。”
去年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文物有效保护的探索者”樊锦诗入选成为百名改革先锋之一。许多人都赞叹茅善玉和上海沪剧院眼光好,抓了一个好题材。但是甘苦自知,茅善玉感慨道:“其实八年里我听了很多劝我放弃的声音。有的人是觉得茅善玉和樊锦诗联想不到一起,更多的是觉得沪剧和敦煌联系不到一起,说你要怎么演这样一个朴实无华的研究者呢?沪剧为什么要去挑战这样一个好像‘不属于它的题材呢?”
但是茅善玉认为,《敦煌女儿》不只是好运,对《敦煌女儿》的坚持亦是对沪剧演剧精神的坚持。“沪剧题材很广阔,譬如《红灯记》《芦荡火种》都是革命戏,《红灯记》说的还是发生在东北的事,(20世纪)60年代,上海沪剧院也演过《甲午海战》。”茅善玉认为,沪剧不像其他传统戏曲积累太多的家底,沪剧是年轻的,它跟上海这座城市一样,一直在以一种包容的心态来不断学习、进取,可以不断把一些新的元素融入沪剧创作,求新求变。
新形式带来新突破
《敦煌女儿》的创作首先要攻克的就是观众的心理关,深扎《敦煌女儿》这样的题材,上海沪剧院首先看中的正是樊锦诗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对文化的坚守、几代敦煌人的奉献精神。茅善玉说:“要提升沪剧的高度和层次,就不能只演家长里短的作品,还需要像《敦煌女儿》这样可以体现思想内涵和文化素养的剧目。现在年轻人的审美已经处在比较高的水平,尝试突破就是要让年轻人意识到,传统戏曲可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对沪剧来说,《敦煌女儿》还带来了对中国灿烂历史文化的回望与致敬,这是一个具有文化性、人类性、国际性的大题材。”
经过多次的论证、实践、修改,《敦煌女儿》最终确定了诗化的风格和面貌。导演张曼君认为,《敦煌女儿》是对敦煌人的礼赞,“诗剧”的呈现方式不仅符合这个戏的气质,也是当代沪剧需要的气质。张曼君说:“我想沪剧应该拥有这样的一种气魄、挑战和创造。”
《敦煌女儿》建构了多重空间去完成叙事,把樊锦诗生活中一些重要而又真实的场景和情境截取出来进行了戏剧化的处理,以并行或串联的方式展现在舞台上。樊锦诗对《敦煌女儿》提出的要求“敦煌不是某一人的努力,而是凝结了几代人的奋斗和奉献”,主创也谨记在心,剧中,除了樊锦诗和她的丈夫彭金章,还有敦煌的第一、第二任院长常书鸿和段文杰,歌队的群众场面里也有敦煌工作者们,他们和樊锦诗一起,构建了几代敦煌知识分子的群像,代表了敦煌人的精神。这样的知识分子群像和多时空非线性的叙事在戏曲舞台上都是非常少见的。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韩生说:“《敦煌女儿》让我们看到了沪剧新的表达力度,除了小儿女、小情调,也有家国情怀、宏大的历史题材,这对上海这个城市来说非常重要。选择樊锦诗这个生于北京、长于上海的文化学者,非常具有象征性。我觉得这个题材的选择非常巧妙,也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也让我们看到沪剧这样一个从田头乡间的剧种到城市的剧种,再到现代的剧种的担当和责任。”
新足迹培养新观众
对于戏曲来说,争取年轻观众是当下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上海沪剧院就深扎进校园演出,在茅善玉眼里进校园绝不能“因陋就简”,因为她深知“第一印象”的重要性。“这像谈恋爱,第一印象很重要,各方面都必须精良,不能穿着睡衣就去了。学生们第一次看,留下美好记忆,下次还会买票看。”
在备战“十二艺节”的时间里,《敦煌女儿》剧组也没有停止密集的高校演出计划,有些学校的剧院或者礼堂因为实际条件无法使用多媒体,甚至演员走位都很难,但每一次剧组都始终如一全力以赴,绝不降低演出标准,“剧场怎么演,学校怎么演”。这几年上海沪剧院到北京跑得最多的是北京大学,带去的第一部作品就是上海沪剧院经典之作《雷雨》,获得了学子们的热烈反响,为沪剧发展打开了新局面。北大是樊锦诗的母校,《敦煌女儿》在创演时就早早规划好了在北大的演出,作为“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特邀演出”于2018年11月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上演。北大校园的“沪剧热”不仅是因为樊锦诗这位北大校友在师生心目中有很大的影响力,更因为两年来上海沪剧院为师生们带去的高品质戏曲作品在校内创下了极好的口碑。很多年轻的新观众因被沪剧作品吸引,转而关注上海沪剧院,关注沪剧,乃至关注戏曲的发展。
从动心起念到在舞台上一次次唱响这一曲敦煌儿女的赞歌,荣誉和肯定的背后是茅善玉和上海沪剧院对《敦煌女儿》八年的坚持。茅善玉认为,这种坚持与剧中主人公樊锦诗的选择与坚持是一致的。“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必须要有擔当,要带着使命感、责任感执着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