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发光的人
2019-06-17安平
安平
3个月前,在一个短视频上看到了久违的张天爱女士。很多年前,她对美与自由的追求,在艺术上展现的才华以及率性飞扬的性格,给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在那个短视频里,她与北京太阳村的孩子们在一起,仍然是美的,优雅的,神情却庄重,在讲述那些孩子的故事时,她流下了眼泪,几度哽咽。那一刻,忽然感受到一种动人的东西,同时也很意外,她自身的经历与她现在为之落泪的现实之间实在是一种巨大的反差。
张天爱自小家境优渥,9岁即成为英国皇家芭蕾舞学院首个华人女孩,回港后在演艺界、时装界做得风生水起,但最后選择回归舞蹈,并在20年前成立天爱基金,以推动艺术及社会公益事务为使命。
我们的记者采访了她,关于她的过往,关于天爱基金所做的事,以及她和太阳村孩子们的故事。记者后来告诉我,张天爱最令其深有感触的,不是她帮助了多少个孩子,而是她的理念。良好的家教以及多年习舞的历练,塑造了她对美及有尊严有节制生活的追求。天爱基金帮助的那些孩子,很多没有父母,她教他们跳芭蕾,除了想要培养他们学习艺术和欣赏艺术之美,更意在给他们带来不一样的空间,让他们懂得做人该有的体面和尊严,从骨子里站立起来。所以她对他们要求严格,会检查舞鞋是否洁净,背包是否打理得井然有序,站坐之姿以及与人交流之态是否持重得体……
她曾经是最耀眼的明星,她对于明星这个身份有自己的理解。“明星是一定要发光的,但不是有钱了就发光,而一定是对每个人都很善良,那才是真正的明星。”她说。
这一表述让我想起几年前一个企业家,学者对于贵族的理解。冬季过后,每个周末,这个企业家都会组织志愿者赴内蒙古和张北种树。大巴路过居庸关时,他问了同行者一个问题,“庸是什么意思?”之后他一路阐释—德从低到高包括三个境界,德、庸、和。懂得和的人是贵族,而贵族不是指地位高的人,或者有钱人,“用欧洲的话讲,贵族是用宝剑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人”。
贵族一词在当下中国已极少使用,但其寓意的精神气质却是不曾真正消散的吧。当居上者离土地更近,离大道更近,会自觉为他者不忍甚至掬泪,服务社会和公众成为一种本能,一个正义、平等、人人皆有尊严的和的社会,将令所有人受益。
这段时间在看一本名为《斯蒂芬·哈珀在读什么》的书,作者是因《少年PI的奇幻漂流》而声名大噪的加拿大作家扬·马特尔。从2007年4月16日至2011年2月18日,他每隔一周向时任加拿大总理斯蒂芬·哈珀寄出一封信,每封信大多谈一部文学作品,最终寄出101封信,并汇成此书。
有人质疑他,斯蒂芬·哈珀正在读什么、读过什么或者是否读书与我们有关吗?读书不就是像集邮或者看曲棍球一样,只是个人爱好吗?“如果一个人无权凌驾于我,我才不管他读什么书或是否读书。”扬·马特尔回答,“但是如果某人有权凌驾于我,他读不读书或读什么书对我就太重要了,因为从他所读的书中即可看出他的思想和可能的行为,他的梦想有可能成为我的噩梦。”他说,“小说、戏剧、诗歌,这些都是用来探索人类、世界、生命的强大工具,而领袖人物必须对人类、世界和生命有所了解。”
真的是很辛辣痛快的回答,这才是一个公共人物该有的姿态和温度吧。剥开所有技术层面的东西,他们的情感,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才是真正令他们发光,最终使时代充满光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