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实施劳动教育贵在得法
2019-06-17罗江泉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新时代基础教育进一步指明了育人方向。教育部发布的《2019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大力加强劳动教育”。各学校需要把劳动教育提到重要日程上来。
作为学校最基本的教育教学单位,班级是落实育人目标、实现全面育人的“末梢神经”。班主任以班级为阵地,实施劳动教育,大有可为。
班主任实施劳动教育要讲究方法。
一、正面强调劳动光荣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解决认识问题离不开正面强调。目前,学校对学生劳动观念的培养和劳动机会的创设,学生对劳动价值的理解和劳动技能的习得,都非常薄弱,概括起来,大致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学生有鄙视劳动的心理倾向;第二是学生知识学习任务繁重,脑力劳动直接或间接地剥夺了体力劳动;第三是缺乏相应的评价机制,使得学校过分重视智育,劳动教育长期缺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班主任要反复正面强调“幸福是奋斗来的”“劳动是财富的源泉”等观念,让学生明白农民耕田、工人建造、军人卫国都是劳动,虽然分工不同,但只要尽职尽责便是光荣的。具体来说,首先,班主任要利用好班会这一阵地。班会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形式,班主任可以通过召开劳模故事分享、劳动标兵演讲、劳动价值辩论、劳动精神励志等主题班会,增强学生对劳动价值的认同,促进学生劳动自觉。其次,班主任要利用好家长会、家校联谊互访等方式。班主任可以通过与家长互动,不断扩大家校共识,解决劳动教育在家校之间此消彼长或者此强彼弱的问题,从而增进理念趋同,形成育人合力。最后,班主任还要利用好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言传身教,循序渐进地加强劳动教育渗透,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观念。
二、系统规划劳动课程
班级实施劳动教育,比较常见的问题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或者是“想起一出是一出”。要克服这一问题,就要全面系统进行劳动教育规划。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写道:“劳动在智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劳动教育体系化、课程化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班主任可根据不同学段的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确立学生全年内每月劳动实践的单元主题,形成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以七年级为例,班主任可以这样设计:一月习得班级大扫除技能,二月在家学做一道拿手菜,三月学习植树和花草养护技能,四月学习动手做风筝或简单编织,五月开展“向劳动者致敬”实践活动,六月参与夏收农忙,七月开展个性化职业体验,八月争当校园净化使者,九月做新生入学导引员,十月开展重阳节“敬老孝亲”志愿者服务活动,十一月开展生存生活安全技能展示,十二月开展“发现身边劳动美”征文活动。系统规划劳动课程要把握好如下原则:一是突出实践性,鼓励学生实践参与、动手操作,避免纸上谈兵;二是体现实用性,要贴近生活,让学生学以致用;三是强调激励性,要降低难度,很多技能的掌握不可急于求成,要允许反复或者反弹,重要的是让学生保持对劳动的兴趣和认同,不断激励学生在“做中学”和“学中做”,逐步达到熟练水平。
三、全面开展劳动实践
在考试指挥棒下,学生体力劳动机会大大缩水,这是不争的事实。解决这一问题,班主任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本着量力而行和贵在参与的原则,全面开展劳动实践,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学会劳动。
具体而言,班主任可以开展哪些劳动实践呢?一是班级劳动。班主任要坚持指定与自觉认领相结合原则,设置并细化班级劳动岗位,制定岗位职责,明确劳动标准,督促学生参与劳动,鼓励学生自觉劳动。二是校园劳动。班主任除了引导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班级劳动外,还可以创造性地提供校内公益岗位,比如食堂帮厨工作、校园绿化活动等,拓展劳动途径,充实劳动内涵。三是家务劳动。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和习惯,家长也有责任。班主任要协同家长开展班级主导、家庭参与、父母监督指导的家务劳动项目,如学生每月可动手制作一次亲情餐,每周清洗自己的大件衣物,每日叠被子、洗袜子、洗餐具、打扫卧室卫生等,让家庭劳动日常化。四是节假日组织校外劳动。比如植树、护林、清扫街道、为孤寡老人和军属做好事等义务劳动,参加饲养、编织、修理、采集、制作等简单的生产劳动。有条件的还可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训学习。
四、科学教授劳动技能
独生子女在目前中小学中占据多数,特别是城市中小学中更是如此。独生子女劳动技能严重缺乏。独生子女更多的不是本身抗拒劳动,而是由于家长越俎代庖,他们劳动机会严重不足,导致劳动技能无从谈起。在班级生活中,甚至有初中生不会扫地、拖地板,拿着湿淋淋的拖把直接向前推进,结果是前面和了泥,身后一地脚印,费时费力没效果,左顾右盼慌了神。这很能说明问题。
对此,班主任要结合实际,手把手地对学生开展接地气的劳动教育实践培训。具体而言,依托班级平台,班主任要尽快让学生学会班级生活必备的基本劳动技能,比如扫地、拖地板、抹桌子、系红领巾、削铅笔、擦黑板,着重突出劳动程序和动作协调;装订书报、包装新书封面、整理学习用品,着重提升劳动筹划意识;开/锁门、办黑板报、办手抄报、使用教室簡单电器等,着重培养劳动价值观念和劳动安全意识。班主任还可以借助校内组织的公益劳动,比如植树、绿化等活动,顺势教授学生学会植树、浇花以及松土、施肥等劳动技能,让学生在实践中习得这些劳动技能。班主任教授劳动技能,一要做到语言传授和动作示范相结合,二要做到引导学生感受和学生自我探究相结合,三要做到教师操作和学生练习相结合。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要充分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学生刚一开始就收获“我在成长”的成功愉悦,坚决避免“首战失利”可能对学生造成的心理阴影。
五、及时进行劳动评价
班级开展劳动教育,大多缺乏评价机制。及时、客观的劳动评价具有导向、诊断和鉴别等重要作用。班主任每次安排劳动实践,务必做到“三个到位”:计划部署到位,监管指导到位,总结评价到位。班主任要利用好班级管理评价这一有效抓手,定期对学生劳动实践参与和劳动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评价,以营造劳动竞赛氛围,形成劳动竞争机制,为学生立好劳动的信念、涂好劳动的底色、养好劳动的习惯提供条件。
班级开展劳动评价,第一,班主任可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切入点,全面考虑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日常行为细节,做好班级学生量化纪实登记,结合班级每月劳动序列化课程内容,参考每日家务劳动情况,实施劳动每日写实登记、每周量化评比、每月通报表彰,及时诊断劳动过程,分析劳动效果,肯定劳动价值。第二,班主任可以开展班级“劳动之星”“劳动榜样”“劳动标兵”“劳动模范”的定期评定,一方面发挥榜样作用,进行考核激励;另一方面发挥“兵带兵”平行教育的优势,引导同学之间手把手教授劳动技能,提高劳动本领。第三,班主任利用班级小报和班级橱窗,设置劳动专栏,推介劳动先进事迹,讲述劳动故事,分享劳动心得和体会,让孩子收获劳动带来的荣誉,也体验懒惰带来的尴尬,鼓励学生见贤思齐,激发学生劳动兴趣,培养学生劳动习惯。第四,依托全国志愿服务平台,提倡成立班级志愿服务小组,将学生信息纳入系统,定期参加相关活动,培养学生志愿服务和社会参与意识。劳动评价也可邀请学生家长和科任老师参与,通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家长评价、老师评价及班主任评价,全面了解和掌握情况,形成立体化、多维度、广视角的评价监管体系。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新时代对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发展和丰富。作为学生在校期间最亲敬的人,班主任要站在培养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高度,深刻理解劳动的重要意义,探索劳动教育方法,不负使命,创新工作,精诚育人,为国育才。
【罗江泉,陕西省宝鸡市第一中学,一级教师】
责任编辑︱刘 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