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标准化病人在急诊心肺复苏教学中的应用

2019-06-17黄开亮彭正良谭位华黄亮维卿国忠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心肺标准化医学

尹 剑,黄开亮,彭正良,谭位华,黄亮维,肖 康,卿国忠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湖南 衡阳 421001)

急诊医学是医疗学中一门新兴的学科,涵盖各个临床专业,与临床医学息息相关。而急诊医学所面对的病人复杂,流动性大,缺乏预见性,不可重复性等特点,使急诊临床教学陷入异常尴尬境地[1],所以急诊医学又与临床医学教学明显不同。若照搬传统的临床医学教学模式,学生面对的急诊病人轻重不一、病种不全,导致急诊医学的临床学习效果不佳。其中心肺复苏术的教学尤为突出,也是急诊医学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临床技能之一。

学生标准化病人(Students Standardized Patient,SSP)是一种以高年级医学生为标准化病人[2],应用于临床的教学与考核的教学模式。然而SSP在急诊医学心肺复苏教学中是否有其优势,还没有相关研究。现我校急诊教研室将SSP应用于急诊心肺复苏术见习教学中,目的在于探讨SSP在急诊心肺复苏术教学中的意义。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SSP筛选。从我校急诊医学专业研究生中招募SSP志愿者。招募标准: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后,现于我院急诊科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热心于医学教育事业,工作认真负责,有一定奉献精神,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经过筛选,符合条件者共5人,均被培训为SSP。

2.SSP培训。由我院急诊教研室高年资医师撰写剧本,包括急性冠脉综合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失血性休克、中毒、电解质紊乱等常见疾病的导致心跳呼吸骤停的病历,并对SSP进行培训。SSP培训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理论学习。基于筛选出来的学生已完成全部医学本科课程,并有一定的临床经验,教师根据急诊教材,再次详细讲解急诊常见导致心跳呼吸骤停的疾病,以及其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抢救重点等;第二阶段:熟悉剧本。结合所撰写的剧本,结合理论知识,使SSP深刻领会剧本涉及疾病的完整病史。所描述的病史为临床最常见、最典型的临床表现。第三阶段:模拟演练。将标准化的症状、体征与常见病人的表述方式,结合“心肺复苏急救模拟人系统”反复模拟逼真的心跳呼吸骤停现场。

3.研究对象。将我校2014级五年制全科医学专业临床见习学生,按学号随机分为两组,学生标准化病人教学的实验组(n=24)与传统教学的对照组(n=24)。实验组:男生15人,女生9人,共24人。对照组:男生13人,女生11人,共24人。两组学生心肺复苏术教学均为4学时。实验组的具体方法为:先以1学时讲授心肺复苏术的基础知识,3个学时的SSP教学。由SSP描述症状及体征,并模拟急诊科心跳呼吸骤停的情境,结合“心肺复苏急救模拟人系统”进行徒手心肺复苏训练,由SSP与带教老师点评示教并带领学生分析病例。对照组的具体方法为:采用传统的1学时讲授心肺复苏术的基础知识,3个学时在教师指导下利用“心肺复苏急救模拟人系统”进行心肺复苏训练。

4.测试项目及标准。(1)实践操作考核。在心肺复苏急救模拟人系统上进行评估,根据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深度与位置是否正确,气道开放手法是否正确,口对口人工呼吸是否正确,心肺复苏术后评估是否完整及整套动作是否流畅记分,成绩以百分制计算;(2)案例分析考核。以一个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患者,突然发生心跳呼吸骤停的临床实际病例为题目,学生十五分钟内写出诊断及鉴别诊断,以及相应的检查及急诊处理,按标准答案及给分点计分,成绩以百分制计算;(3)问卷调查。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均进行心肺复苏术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分别涉及了学生对心肺复苏术的学习兴趣、教师满意度、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心肺复苏术应用的自信心等方面,每个项目10道题目,分数以十分制计算。

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配对样本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与分析

实验组心肺复苏实践操作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4),实际案例分析的成绩,实验组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结果说明SSP教学模式下,能更好的掌握心肺复苏术这项急救技术,而且学生的临床实际问题的分析处理能力也显著提高。调查问卷结果,实验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教师的满意度、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自信心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2),这些结果说明学生对SSP教学模式的认可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成绩比较分)

表2 两组学生问卷调查

三、讨 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医疗环境也不断在变化,现代医学院校培养出来的医学生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独立分析病情、果断给予适当抢救的能力,才能适应当今医疗环境[3]。而传统的医学见习模式下,医学生面对的典型病历有限,患者不配合,疾病的症状不可重复等问题。然而传统的心肺复苏见习带教中更是如此,只能由带教老师指导下在心肺复苏模型上开展导致学生掌握的医学理论知识很难和临床实践相结合运用。近年来,SSP教学模式开始应用于内、外科临床教学中[4-5],发现应用SSP有助于克服传统的临床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可以根据需要使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结果显示,SSP教学组的实践操作和临床病例分析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在学生标准化病人教学过程中,SSP现场模拟不同病种导致的心跳呼吸骤停场景。学生在SSP教学过程中,会联系以往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联想“患者为什么会出现心跳呼吸骤停?”“下一步该如何处理?”,而不是机械性的学习心肺复苏术的动作要领,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起来学习。所以SSP教学不仅能提高心肺复苏实践操作水平,还能提高学生对临床病例的分析及处理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3],临床心肺复苏见习的教学方法单一、枯燥,不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多数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低,这也会导致在进入临床工作后,没有自信,掌握的临床知识也无法灵活运用。因此,对刚接触临床的见习生来说就会感到非常困惑,觉得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有很大的距离。调查问卷结果显示,SSP教学的模式通过更多的师生互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增强了学生接触病人时的自信心,对老师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对于学生标准化病人的教学模式,学生的认可度明显增高,结果与刘洋的研究结果相同[6]。该教学模式在以后教学中,一定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及好评。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应用学生标准化病人的教学模式不但能使学生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术的流程及动作要领,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对临床病例的分析及处理能力,对抢救的自信心也有积极作用。同时学生标准化病人的教学模式还得到学生的认可及好评,其教学效果优于面对传统的心肺复苏术教学方式,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教学中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心肺标准化医学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标准化简述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心肺血管病杂志》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