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生态环保产业“湘军”:3~5年内环保产业规模争超5000亿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 潘碧灵
2019-06-17潘碧灵
(2019年4月29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省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决策部署,顺应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新期盼,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力推进生态强省建设,湖南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与此同时,随着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市场的不断扩大,湖南省生态环保产业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力量和有力支撑,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生态环保产业发展迅速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创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2018年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我们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理论和行动指南。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近年来,湖南省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高度重视生态环保产业发展,坚持把生态环保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要经济增长点扶持培育,先后出台了环境保护产业发展规划、加快环保产业发展意见等文件,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比如每年拿出200万元鼓励环保企业“走出去”,拿出40万元支持参加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环保展等,促进湖南省环保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中低端向高端不断发展。2013年,湖南省环保产业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2017年又突破了2000亿元大关,实现产值2283.7亿元,2018年,预计实现产值超过2600亿元,环保产业已由单纯的工业污染物治理扩展到生活污染治理、农村环境保护、生态保护与修复、环保装备和监测仪器设备制造等领域,初步形成了跨领域、跨区域、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环保产业体系,既为湖南省生态环保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和技术保障,也为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生态环保产业需要高质量发展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对外开放的深入推进。一方面,湖南省生态环保产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广阔的市场和巨大的潜力;另一方面,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一定程度的解决,导致省内外、国内外生态环保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而我们自身精准治理的技术水平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尚显不足,还未完全走出“野蛮生长”的阶段,总量不大,“散小弱差”特征突出,目前,还未有一家年产值过百亿的企业,对政策依赖性较高,市场不够成熟,缺乏原创技术、缺乏创新能力、缺乏核心竞争力,与资本市场的结合不够,只有一家A股上市公司,发展壮大任重道远。因此,我们要居安思危,迎接挑战,创新图强,勇于竞争,推动湖南省生态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生态环保产业“湘军”,不断增强产业实力、行业影响力、市场竞争力和国内外知名度。
我就生态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谈几点看法:
要做大做强,有为才有位。首先,要做大生态环保产业,力争用3至5年的时间,实现湖南省生态环保产业产值翻一番,总值超过5000亿元,这样可以对内提升行业省内地位,增强行业影响力,对外树立生态环保产业“湘军”的整体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其次,要做强生态环保企业。市场经济,优胜劣汰,初级的生态环境治理技术准入门槛并不高,正因如此,生态环保领域企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需要大家精耕细作,把每一个项目都做成示范工程,做成管理样板。只有企业各方面能力强,才能生存和发展壮大,如果没有强有力的金融资本作依托,大部分生态环保企业只能走先强后大的道路。
要崇尚创新。生态环保企业如果老是局限于传统的技术和战法,那就很难摆脱在“红海”里激烈的竞争,唯有创新,实施差异化战略,拥有核心竞争力,才有可能寻得一片“蓝海”,才能领先和具有竞争优势。首先是技术创新。随着生态环境领域治理的不断深入,对技术的依赖程度将不断提高。比如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就需要既先进又实用的技术。再比如,大气污染防治治理,挥发性有机物的治理就比脱硫脱硝治理的难度要大,较大面积的土壤修复与治理在全球都是一个难题,先进又实用的技术更为重要。企业要着力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其次是商业模式创新。现在不少企业针对乡镇和农户生活污水处理都在开发一体化的污水处理设施,低成本的竞争战略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县域污水、垃圾处理、工业园区综合治理,采用第三方环境管家服务就是一种新模式。企业要积极探索新模式、新思路,才会具有领先优势。第三是管理的创新。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现在不少生态环保企业的专业领域不断拓展,业务覆盖地域不断扩大,有些甚至拓展到了海外,集团化、国际化企业的管理难度和复杂程度不言而喻,这就需要企业管理与时俱进。
要杠杆适度。金融是经济的血脉,离开了金融,生态环保产业和企业要做大做强几乎是不可能的,尤其是一些BOT、PPP、环保管家等项目。生态环保企业一定要研究金融、熟悉金融、利用金融,加快发展,尤其是要多采用直接融资,推动更多企业上市,这是我们目前的短板。企业上市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而且还可带来管理的提升,市场的拓展等,一举多得。与此同时,也要注意金融风险,尤其是间接融资的负债率、杠杆率不宜太高,否则,资金链一旦断裂,就有可能前功尽弃,甚至倾家荡产。在这个方面,无论是生态环保企业,还是其他企业,国内有不少失败案例,大家要引以为戒。
要健康发展。首先要听党话、跟党走。不论生态环保产业,还是生态环保企业,要在“取势、明道、优术”上下功夫,才能发展好,其中“取势”最为关键。这些年大家之所以在企业管理水平不是很高的情况下仍能以较快速度发展,很重要的一条是赶上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列车,赶上了习近平总书记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时期,而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努力,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因此,我们一定要坚持党的领导,坚定“四个自信”,听党话、跟党走。其次要加强行业自律。诚信守法、公平竞争是企业永续发展、基业长青的不二法宝。投机取巧,不正当竞争,拉关系、走后门,甚至商业贿赂有可能获得一时之利,但绝不可能长久。大家尤其要清醒地认识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和铁的手腕,反腐败“零容忍,无禁区”“受贿行贿一起查”。我们一定要加强行业自律,规范企业经营管理,构筑亲清的政商关系。
为大力推进生态环保产业发展和生态环保企业壮大,今年,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将加大工作力度,组织多项活动,增强服务意识,营造良好环境;拟请省政府召开一次促进生态环保产业发展座谈会,着力解决影响生态环保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利用各地环保展机会组织专场推介会,推介湖南省重点生态环保企业和优势技术;组织省内骨干生态环保企业赴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加强业务和技术交流;组织环境监测企业参加全国、全省监测技术比武;组织湖南生态环保展;组织重点环保企业赴越南、柬埔寨、印度等国开展商务考察和企业推广,推动生态环保企业“走出去”。
环保产业协会大有可为
近几年来,湖南省环保产业协会发展较好,会员从2013年的不到100家增加到现在的300多家,为推动湖南省环保产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也应该看到,湖南省环保产业协会无论是服务政府、服务行业,还是会员企业的广度、深度、高度、力度与新时代生态环保事业发展的形势与要求,与广大会员企业的期盼和需求仍有不小差距,需要继续努力。
年初,我到湖南省环保产业协会秘书处调研时对协会工作提出了六个“更”的建议:一是更高的认识。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和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生态文明建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湖南省高质量发展多做贡献。二是更广的领域。要以大生态环境的理念完善环保产业协会格局,全方位、宽领域服务于湖南省生态环境产业和企业发展。三是更宽的视野。要放眼全国乃至全球市场,致力打造湖南省生态环境“湘军”的整体形象,推动湖南省生态环境企业“走出去”。四是更大的力度。要从信息、平台、技术、金融、法律等多领域加大对生态环境企业服务的力度,不断壮大企业规模。五是更高的标准。湖南省生态环境产业的规模要力争进入全国的前列,生态环境企业的发展必须彻底从初期“野蛮”生长中走过来,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规范发展和管理。六是更严的要求。要强化党的领导,修订、完善生态环境企业行业自律行为规范,加强日常监督和对违规问题惩戒,推进企业自律,确保湖南省生态环境企业“行稳致远”,可持续发展。湖南省环保产业协会自身的管理也要规范和加强,当好表率,对会员企业负责。
总之,我希望湖南省环保产业协会的服务意识要更强,能力水平要更高,活力、凝聚力和影响力要更大,真正成为“政府的好帮手、行业的好帮手、企业的好娘家”。同时,也要积极推进重点市州成立生态环保产业协会。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将加强服务、联系、监督,让协会真正走到前台。湖南省各市州生态环境局也将全力支持协会的各项工作,共同为湖南省生态环保产业发展和生态环保企业壮大发挥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