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内销双增长,行业呈现新亮点
2019-06-16常梦佳黄潇瑾
常梦佳 黄潇瑾
2018年,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国际金融市场震荡,中美经贸摩擦给市场预期带来不利影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尽管如此,2018年全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仍突破90万亿大关,同比增长6.6%,实现了预期的发展目标。纺织行业在充满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和不对称性的大变局之中,加快转入高质量发展轨道,成为了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中坚力量。中国长丝织造产业努力适应变局,在产业转移中变革发展。
生产稳步增长
据中国长丝织造协会统计,截至2018年底,我国长丝织造行业织机规模达到64万台,其中喷水织机58万台,同比增长16%。2018年全年我国化纤长丝织物总产量达到508亿米,同比增长5.39%。产量增速低于产能增速的主要原因是在产业转移过程中,部分新增设备在下半年投入生产,产能没有完全释放。
据各集群地区统计,2018年全年盛泽、长兴、秀洲、龙湖、平望、柯桥六地化纤长丝织物产量累计达到279.68亿米,同比增长2.46%,产业集群生产增速低于全国表明产业转移趋势已初步形成。2018年全年,新兴产业集聚地——泗阳、小海的产量分别达到11.31亿米和4.67亿米,同比分别增长16.97%和18.23%,是成功实现产业承接的典范。新兴产业集聚地的陆续涌现,为全行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内销拉动市场需求
出口复杂多变。2018年频繁的中美贸易摩擦和由此带来的汇率波动,为我国纺织品出口带来一定影响。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8年纺织行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67%,其中长丝织物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6.17%,增速较2017年提高4.65个百分点,在纺织织物出口中表现较好。但据各产业集群收集到的数据来看,2018年我国主要长丝织造产业集群出口交货值较2017年同期减少0.76%,表明出口环境并不友好。
据美国商务部纺织服装办公室数据显示,2018年,美国从全球进口长丝织物总金额同比增长2.71%,其中家用服饰类织物同比增长3.68%;产业用类织物同比增长2.45%。中国产品在美国家用服饰类织物的市场份额从2017年的43.43%下降到42.62%,主要竞争对手韩国的市场份额也有所下降,从2017年的19.66%下降到17.15%,加拿大所占市场份额有较为明显的提升。此外,中国产品在美国产业用类织物的市场份额从2017年的22.94%增长到2018年的27.36%,是美国从全球进口此类产品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
以上分析表明,一方面美国市场对长丝织物的需求仍保持增长;另一方面我国在家用服饰类产品方面也将面临更多的竞争对手。此外,我国长丝织物在产业用领域发展迅猛,科技创新成果显著。
内销提振市场信心。虽然市场景气指数呈下滑态势,但我国化纤长丝面料市场价格并未受到影响,反而缓慢稳步增长,内销环境优于出口。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其中,城镇同比增长8.8%,乡村同比增长10.1%。2018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2.1%,在衣着方面,我国居民衣着消费价格同比增长1.2%,其中城市同比增长1.1%,农村同比增长1.5%,农村居民衣着消费价格指数增长较快。2018年全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70198亿元,同比增长25.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8.4%,比2017年提高3.4个百分点;其中,2018年全国网上穿着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2%,增速高于2017年1.7个百分点,领跑网上消费。综上数据说明,我国纺织品内销市场需求旺盛,居民消费欲望不减,内销拉动明显。
2018年全年羽绒服、商务装等高附加值面料的价格相对稳定。5~9月,原料价格上涨,推动仿真丝面料价格一路飙升。第四季度,原料价格迅速下跌,导致仿真丝面料出现价格大跳水,其他产品价格均受原料价格影响而调整。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8年我国规模以上化纤织造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累计为1103.31亿元,同比增长8.77%,增速较2017年下降0.88个百分点。利润总额累计为44.65亿元,同比增长12.65%,增速较2017年下降10.48个百分点。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规模以上化纤织造加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均有较大增长,原因之一源于企业三费的下降。
数据显示,企业财务费用同比下降10.44%,压力得以缓解;另外,基于旺盛的市场需求,企业订单良好,销售费用增速较2017年下降2.46个百分点;企业在员工培训、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加大投入,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2.7%,重视程度凸显。
2018年,我国化纤织造加工业规上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2.29%,企业负债情况良好,与调研了解到的情况相符,调研走访的大中型企业中绝大多数贷款额极低。利润率为4.05%,企业盈利状况保持在正常区间,调研信息显示,行业中一些优秀企业的实际利润率在10%左右。经过2017年一轮洗牌,一些规模较小、运营能力较差的企业已从竞争行列中消失。
2018年,通过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对全行业转型升级和产业转移的积极推动,新一轮的行业洗牌已初步完成,各地供给侧改革成果显现,我国化纤织造加工业企业进入有序竞争环境,从2018年二季度开始,我国化纤织造加工业各项经济指标呈现平稳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规模以上化纤织物染整加工業主营业务收入250.98亿元,同比增长13.59%;利润总额为14.97亿元,同比增长36.89%。在与日俱增的环保压力下,染整加工企业通过多次整改,除个别不符合环保规定的企业已被关停外,绝大多数的染整企业面对不减的市场需求,经常出现坯布待染排队盛况,染整企业在三费增长12.72%的情况下仍然获取了高额利润。
原料波动上涨。2018年夏天,原油价格从64.75美元/桶增长到82.95美元/桶,伴随着原油、PTA价格的一路飙升,化纤长丝的价格飞速上涨。一方面,让上半年接了长期订单、囤了原料的企业暗自窃喜;另一方面,也让企业不敢再接长期订单。在这一轮原料涨势之下,长丝织造企业的利润空间不断被挤压,不得不开始上调产品价格。进入第四季度,原料价格急转直下,市场受此波动,销量下滑,企业转为观望态度,虽然造成一些库存的积压,但是在2019年初库存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
四大问题值得关注
应高度重视技术装备提升。当前,我国长丝织造产业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十分活跃,使得中西部许多地区对引进和发展长丝织造产业表现出浓厚兴趣,并纷纷做好产业承接准备。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新建项目还是老机改造,都应尽可能采用电子送经、电子卷取、凸轮开口或电子多臂开口装置以及全自动穿经机等运行成本低、加工质量好、品种适应能力强的先进技术。
鼓励长丝织造企业与高校、机械企业等合作,积极推进行业内各项生产环节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加快全行业落后设备的淘汰改造步伐,积极借鉴、引进国内外最新的工艺、技术和装备,全面推进技术改造升级,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应高度重视绿色清洁生产。江苏、浙江等地的化纤长丝织造集群多是随着市场发展而自发产生的,由于起初缺少统一规划,企业分布比较分散,规模大小不一,基础设施不健全,这就造成了废水管控困难、管控不到位的情况。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完善和趋紧,各级政府和部门普遍加大了对环境排污的治理整顿力度,绿色生产已成为各行各业的大势所趋。
近年来我国长丝织造行业绝大多数企业的环保意识普遍得以提高,许多企业在污水处理上积极采取措施,得到了有效解决。总结江、浙等地集群的发展教训,今后化纤长丝织造工业新建项目建设之前,应制定系统的工业园区规划,鼓励企业自建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系统以及落实园区集中污水处理与中水回用设施的建设。
应高度重视园区管理科学化。长丝织造产业是我国的优势产业,其发展潜力大、增长速度快、产品应用广泛、市场需求量大、创新空间广阔。鼓励长丝织造企业转移的同时,新兴产业集聚区应先做好工业园区规划,统筹安排,通过规划要实现化纤长丝织造上下游产业链配套建设、协同发展的目标。应高度重视园区管理科学化、协作化,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果。新建园区应在原有园区管理成果基础上,创造更优质的条件,协助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应高度重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虽然,劳动力成本正在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长,但招工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当前企业用工难的问题已不仅仅局限在操作工人“老龄化”,产品设计师、工程技术人才、专业管理人员等高级技术人才亦出现短缺。众所周知,纺织产业正面临着向智能化升级的关键时期,改革、创新都需要人与机器的充分合作,高级技术人才是推动行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应高度重视高级纺织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为长丝织造产业发展提供真正的智慧源动力。
行业发展呈现新亮点
产业转移成果初现。2017年下半年起,长丝织造企业面对环保的压力,着手考虑产业转移事宜。湖北、安徽、江西等地,以及东南亚,都是企业转移的主要目的地。合理的规划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中之重,科学配套上下游产业链,对中水回用和污水处理等问题做出长远的规划,引领产业可持续发展。如前所述,新兴产业集聚区产量大幅提升,产业转移成果初现。
在《泗阳县纺织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0年)》的指导下,江苏省泗阳县抓住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化纤长丝织造产业,其喷水织机已由2016年的0.7万台,增加到2018年的1.8万台。根据签约情况,到2019年年底,泗阳县的喷水织机将达到3.8万台,集群规模初显。
另外,河南省太康县、江苏省泗阳县八集乡、湖北省黄冈市等地区也都制定了以发展化纤长丝织造为主的纺织产业发展规划,迎合产业发展规律、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充分发挥中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应对区域竞争、优化生产布局、加快工业化进程,提升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面对产业转移的来临,广大的长丝织造企业应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居安思危,善抓机遇。一方面应积极寻找成本洼地,创造更多收益;另一方面可借产业转移之机,提升技术装备、改造工艺流程,实现产品档次的提升和生产成本的降低。产业转移既是发展的机遇,又是严峻的挑战。
智能制造提升。近年来,机器换人的热潮愈演愈烈,提升生产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替代传统人工,降低生产成本。与此同时,行业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数字化、网络化在产业链各环节得到广泛应用。据了解,我国纺织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36.06%,数字化生产设备的联网率达到27.74%,生产管理环节信息化普及率达到50.49%,实现管控集成的企业比例达到19.82%。业内专家预计,这一比例将会快速提升。
跨界融合成趋势。随着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产业边界日益模糊,跨界融合成为新一轮产业升级趋势。长丝织造企业需把握趋势,抓紧机遇,加快产业融合,大力发展跨界产业,赢得先机。党的十九大强調,要坚定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和能力。军民融合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关乎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全局。长丝织造行业产品类别丰富,产品类型符合军用装备的需求,必将在坚持贯彻军民融合国家战略,突破军用纺织品核心技术,加快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等方面做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