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卫市枸杞种植的气象条件分析

2019-06-16党张利王丽婧毛万忠

陕西农业科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海原县兴仁中卫市

党张利,王丽婧,毛万忠

(1.中国气象局 旱区特色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重点实验室,宁夏 银川 750002;2.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宁夏银川 750002;3.宁夏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宁夏银川 750002;4.中卫市气象局,宁夏 中卫 755000)

0 引言

枸杞是茄科属多年生落叶灌木,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1]。《新修本草》对道地药材做了精辟的论述:“窃以动植形生,因方舛性,春秋节变,感气殊功。离其本土,则质同而效异。”其中“本土”直指药材产地的土壤及其气候条件,可见气候条件对枸杞药用价值的重要性至关重要[2]。温度影响药用植物有机物的合成与累积,枸杞在不同生育期对温度的需求不同,其展叶期气温需达到10 ℃以上;气温在12 ℃以上时适宜春梢生长;开花最适宜的温度为17~22 ℃;果实发育最适温度为20~25℃;18~20 ℃有利于果实生长[3]。空气湿度是影响枸杞灰分含量的主要成分[4],光照作为药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气象条件,枸杞全生育期≥10℃积温最优为3 450 ℃[3]。总而言之,枸杞增产增质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

目前,枸杞已成为中卫市重要的经济作物,兴仁镇除大面积种植硒砂瓜,近几年也大力发展枸杞产业,由于沙坡头区兴仁镇属山区,与沙坡头区气象条件存在明显差异,笔者选取四个点进行分析,其中3 个站点资料属于国家基本气象站,兴仁镇属于区域自动站。

笔者对1970-2018 年中卫市一区两县(沙坡头区、中宁县、海原县)一镇(兴仁镇)气象因子进行分析,得到不同气候条件对枸杞生育期的影响,进而分析气候变化对枸杞种植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中卫枸杞品质、产量、药用价值提供理论支撑,指导枸杞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 气温对枸杞生长发育的影响

1.1 枸杞生育期的年变化

在春季,气温稳定通过10 ℃时,老眼枝开始萌芽[5-6],在秋季,气温稳定降至10 ℃以下,果实生长发育缓慢[7],因此定义温度稳定降至10 ℃以下时枸杞夏果采摘完成,开始进入落叶期。对1970~2018 年中卫市四个观测站的气温进行统计,得到灌区(沙坡头区、中宁县)气温稳定通过10 ℃的平均初日为4 月14~15 日,终日为10 月8~10 日;山区(兴仁镇、海原县)气温稳定通过10 ℃的平均初日为5 月1~5 日,终日为9 月27~30 日。其中灌区初日(终日)相对于山区提前(推后)9~22 d,也就是灌区平均枸杞生育期的时间较山区长29 d。通过横向分析,得到平均每10 年萌芽提前2.2 d、落叶期推后1.9 d。其中,2014 年中宁县枸杞萌芽是49 a 来最早,时间为3 月22 日,秋果成熟最晚的也是中宁县,在2001 年10 月29 日;2013 年兴仁镇枸杞萌芽最晚,时间为4 月13 日,落叶最早的是海原县,时间为1972 年9 月1 日(如图1)。

中卫市枸杞生长发育平均天数为163 d,其中灌区在150~207 d 之间,山区在106~185 d 内,生育期日数随年份延长明显,1995~2018 年与1970~1980 年生育期日数比较,沙坡头区、中宁县、海原县分别增加11、12、3 d。特别是2016 年沙坡头区达到207 d,2009 年中宁县达202 d 是近50 年生育期时长最长的年份。时间延长使枸杞萌芽、现蕾、开花和成熟均提早,秋季落叶推迟,可采摘批次增多。不同枸杞产区平均每10 年生长季延长4.0~5.1 d,平均延长4.5 d·10a-1,中宁 县最长,沙坡头区兴仁镇稍短。

图1 中卫市枸杞萌芽期、落叶期的年际变化

1.2 高温对枸杞品质的影响

日最高气温超过30 ℃时开花授粉将受到不利影响,高温逆境环境易造成树体光合作用减弱,新陈代谢异常等情况发生,将导致严重的花果脱落[7~8]。49 a 来,枸杞生长季内最高气温≥30 ℃的日数增加趋势明显,平均每年有7.0~49.3 d高温天数,每10 a 平均增多3.2 d,其中沙坡头区、中宁县增多日数较快在4.4~6.4d·10a-1之间,兴仁镇县次之,在1.3 d·10 a-1内,1997 年以后增加更明显。随着时间推移,枸杞发生高温热害可能性越来越大(如图2)。由于枸杞幼果不耐高温,高温日数增加缩短幼果生长时间,使果实加速成熟,加重枸杞营养供应,从而使枸杞果实变小,降低枸杞外观等级和产量。

图2 中卫市枸杞生育期内≥30 ℃日数变化趋势

图3 中卫市(左上图为沙坡头区、右上图为中宁县、左下图为兴仁镇、右下图为海原县)枸杞生育期内的平均气温、积温变化趋势平均温度和积温

1.3 积温对枸杞品质的影响

宁夏的枸杞气候区划研究表明,枸杞全生育期≥10 ℃积温最优为3 450 ℃;≥10 ℃积温在3 200~3 700 ℃,枸杞一般能获得正常产量,热量不是枸杞限制因子;≥10 ℃积温在3 200 ℃以下时,热量不足引起枸杞减产[3,9~10]。1970-2018 年,全市≥10 ℃平均积温呈增长趋势,平均每10 a 增加100℃·d,其中灌区枸杞生育期内≥10 ℃平均积温为3 226~3 387 ℃·d,可以达到枸杞正常产量的需求,沙坡头区在2005 年后大部分年份积温可以达到3 450 ℃·d,中宁在2000 年后大部分年份积温可达到3 450 ℃·d,说明积温在沙坡头区、中宁县地区既能保证枸杞正常产量需求,今后大部分年份还可以生产出优质枸杞;山区平均积温小于3 200℃·d,不能满足枸杞生长发育的热量需求。全市平均气温也呈增加趋势,日平均气温每10 年增加0.4 ℃,增长趋势较为缓慢(如图3)。

2 降水和相对湿度对枸杞品质的影响

图4 中卫市枸杞生育期内累计降水量、平均相对湿度变化趋势

据研究,李剑萍等[11]2004 年研究表明枸杞百粒重随采摘前35 d 相对湿度增大而减小,当相对湿度增大到80%左右,百粒重基本不再减少;百粒长与枸杞开花到成熟的降水量、湿度呈指数关系,当降水量、相对湿度较小时,随降水量、相对湿度的增加,百粒长减小较慢,当湿度超过50%时,百粒长随湿度的增加减小较快。通过中卫市49 年降水与相对湿度数据分析,中卫市枸杞生长发育期内的年累积降水量为42.5~501.1 mm,年际波动大,整体呈弱增加趋势,平均每10 a 略增加1.5 mm。其中沙坡头区、海原县枸杞发育期内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平均每10 a 分别增加1.7 mm、9.5 mm,中宁县、沙坡头区兴仁镇呈减少趋势,平均每10 a 分别减少3.5 mm、2.0 mm;枸杞生育期内的日平均相对湿度呈微弱下降趋势,平均每10 a 下降1%,日平均相对湿度最大值均出现在1986 年之前,最小值出现在2008 年以后,其中1971 年沙坡头区日平均相对湿度最大为64%,沙坡头区兴仁镇2015 年最小为44%,最大与最小之间相差20%(如图4)。得到:中宁县降水趋于减少,空气相对湿度趋于减小,有利于增加枸杞粒重、百粒长,形成大果。沙坡头区、海原县降水增长率均在10 mm·a-1以下,空气相对湿度趋于减小,对枸杞粒重、百粒长无明显影响。但分析夏果生长期降水日数和秋果生长期降水日数的变化规律,可看出夏果生长期降水日数明显减少,而秋果生长期降水日数呈增加(如图5)。

图5 中卫市枸杞生育期内累计日照时数变化趋势

3 日照时数对枸杞含糖量的影响

枸杞全生育期最适日照时数为1 640 h,在1 500~1 800 h,日照不是限制枸杞产量的因素;低于1 500 h 时,全生育期日数短,积温少,使枸杞减产;高于1 800 h 时,与高温相伴,加速了夏果发育,延长了夏眠期,产量也会有所下降[3,9~10]。1970-2018 年,中卫市枸杞生育期内累计日照时数在792~2 146 h 范围,整体呈增加趋势,平均每10 年增加30.5 h。其中,沙坡头区年平均累计日照时数最高,为1 563 h,海原县最小,值为1 147 h,灌区日照时数不是限制枸杞产量的因素,而山区日照低,积温少,导致枸杞产量下降;1996-2018 年的平均值高于1970-1995 年100.9 h(如图5),未来中卫市的日照条件对枸杞生长越来越有利。

4 结论

(1)中卫市稳定通过10 ℃的初日提前,终日推迟,枸杞生育期的天数呈显著增加趋势,生育期平均延长4.5 d·10a-1;

(2)中宁县、沙坡头区兴仁镇枸杞生育期内累计降水量和相对湿度呈减少趋势,有利于增加枸杞百粒重、百粒长,对枸杞外观品质有利;

(3)枸杞生育期内的平均气温上升,积温、日照增多,降水量弱增加,有利于总糖增加,提升口感,增加枸杞含糖量;

(4)灌区≥10 ℃的积温、日照时数均可够满足枸杞正常发育,且2005 年后大部年份能够产生优质枸杞,山区积温、日照时数不能满足枸杞正常发育,使枸杞减产;

(5)中卫市≥30℃的高温日数增多,高温使枸杞果实变小,外观等级和产量降低,很不利于枸杞品质。

猜你喜欢

海原县兴仁中卫市
兴仁市建好新时代“老干之家”让“余热升温”
贵州省兴仁市大力发展生态渔业养殖
山海携手奔小康
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常乐镇发现西夏窖藏铁器
阴阳指
兴仁“撤县设市”记
海原县2017年草原生物灾害防控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