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北东部黄河沿岸玉米不同密度的试验研究

2019-06-16马朝阳

陕西农业科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性状密度玉米

马朝阳

(延安市农村能源建设办公室,陕西 延安 716000)

陕北东部黄河沿岸区属于自然林区,小气候条件比较好,在当地多年来一直以玉米为主要的农作物,为了更好地撑握东部黄河沿岸玉米不同密度的产量水平,因为从当地的玉米种植习惯来看,许多农民多年来一直沿用的栽培模式是亩密度较小,株行距较大。这在技术人员来看,的确有些密度不够。但大多农民朋友老认为密度太大以后,就容易空杆、不易抱穗、更无较高产量可言。这就给我们专业技术人员提出了挑战和思考,就亩密度这一影响因素究竟什么水平在当地才是更为合适,我们进行了试验研究。现就几个不同的密度的试验研究效果进行总结和讨论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宜川与黄龙的交界塬区,此处交通方便,地形平坦,地块为残塬地带的平整长方形,试验地块肥力中等以上,基础条件较好。试验地常年施肥水平为土杂肥7 500 kg·hm-2、碳铵450 kg·hm-2、过磷酸钙375 kg·hm-2,玉米产量7 500~9 000 kg·667 hm-2。

1.2 试验材料

供试作物:玉米,品种为“榆单9 号”,为当地玉米当家品种,常年大田平均产量为8 700 kg·hm-2。

1.3 试验时间

整个试验研究过程于2017 年4 月-2017 年10 月完成。

1.4 试验设计

1.4.1 处理与对照 试验共设置了8 个密度水平的处理,并以当地农民多年种植的2 600 株·667 m-2的密度为对照(CK)。处理1:2 800 株·667 m-2;处理2:3 000 株·667 m-2;处理3:3 200株·667 m-2;处理4:3 400 株·667 m-2;处理5:3 600 株·667 m-2;处理6:3 800 株·667 m-2;处理7:4 000 株·667 m-2;处理8:4 200 株·667 m-2。

1.4.2 重复与小区 本试验设置3 个重复,每个重复的排列包括对照(CK)在内共9 个小区,每个小区的面积为20 m2。

1.4.3 田间设计 该试验采用了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各处理在试验田排列采取的是随机排列法。(见图1)

图1 “榆单9 号”玉米不同密度试验田间设计的布置图及排列

1.5 试验的实施与管理

1.5.1 试验整地施肥 试验地进行深翻耙磨,结合深施有机肥,配合化肥。试验以当地常规用肥的习惯用肥,主要用农家肥1 000 kg·667 m-2、尿素15 kg·667 m-2、过磷酸钙15 kg·667 m-2、硫酸钾10 kg·667 m-2。试验于4 月26 日播种,采取浸种催芽、精量播种。

1.5.2 试验的管理 在试验实施过程中,保证了3 个重复的所有对照和处理在田间的管理方法完全一致,比如在肥水管理、中耕培土、病虫防治、收获脱粒等环节上完全相同,以保证不同密度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试验过程中,在出苗以后及时进行了查苗补苗,严格实行“三间五定”,保证了试验田的苗“全、齐、匀、壮”。在玉米进入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进行中耕培土,并在大喇叭口期按每667 m20.5 kg用量的呋喃丹参兑细砂10 kg,搅拌均匀后,撒于玉米植株的心叶里,目的是防治玉米螟和粘虫。

同时,在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随时结合出苗期、拔节期、大小喇叭口期、孕穗期、开花期、吐丝期、籽粒成熟期、收获期等等各生育时期进行记载,并结合当地的气象变化、自然灾害等进行了记载。收获后进行了室内考种,小区产量,折合亩产等进行全面的统计和分析。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性状与考种结果

经试验得知,不同密度处理的玉米生育性状、经济性状及考种情况(见表1 和表2)。

表1 “榆单9 号”玉米密度试验的性状记载统计(月·日)

表2 “榆单9 号”玉米密度试验的室内考种结果统计

2.2 生育期长短

整个试验区域为林区气候,小气候较好,在当地无霜期之内,该作物的本品种在试验区域的生育期125~130 d,但试验期间由于后期雨水太多,有徒长稍晚熟现象。

2.3 抗逆性表现

经试验过程中的调查,该作物的本品种抗作倒伏性强,倒伏率仅有1.4%;抗病虫性相当不错,发病率仅为5.7%(玉米黑粉病),虫害率仅有2.1%。特别表现为高抗丝黑穗病,对玉米的小斑病也有很好的抗性。

2.4 产量与方差分析

(1)各区组试验结果(见表3)

(2)各小区产量结果的方差分析表(见表4)

表3 试验小区产量统计 (kg)

表4 试验小区产量结果的方差分析

对区组间MS 作F 测验,因F=0.55 <3.63,故3 个区组间无显著差异.

对于处理间MS 作F 测验,因F=357.62 >2.59,处理间有显著差异。

(3)处理间比较(LSR 法)。对各处理间的产量结果进行LSR 法比较,其LSR0.05 和0.01 的标准(见表5)

处理间多重比较结果(见表6)

表5 LSR0.05 和LSR0.01 标准

表6 各处理间的多重比较结果

3 结论及讨论

(1)不同密度的处理间均达5%和1%的显著水平,其中处理6.7.8 居第一位,以处理8 的产量水平最高。处理6.7.8 之间没有差异,处理9.5.3.4.2.1 之间也没有显著差异,但处理6.7.8和处理9.5.3.4.2.1 之间有显著差异。

(2)从产量情况来看,很明显随着密度的增大而产量是随之提高的,这就给我们提醒要通过增加密度,也就是通过增加亩株数来提高产量切实可行。

猜你喜欢

性状密度玉米
“7532B”母种不同系统性状比较
『密度』知识巩固
密度在身边 应用随处见
权衡“轻”“重” 吃透密度
收玉米啦!
宝铎草的性状及显微鉴定研究
不同保育单位“781”“7532”母种性状比较分析
我的玉米送给你
羽叶三七植物性状及生长动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