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基建投资趋势及银行业务策略思考
2019-06-15杜权杨跃杨妮
杜权 杨跃 杨妮
导读: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释放出基建投资的积极信号,基建补短板或将成为2019年中国投资增长的重要动力。不同省份基建投资重点领域同中有异,长三角一体化等区域协同发展、乡村振兴以及新型基础设施完善将是基础设施建设的主战场,铁路、地铁、高速公路等仍是主要投资领域。这种背景下,基建投资金融需求相对强劲,商业银行应在合规经营前提下进一步优化平台业务结构,根据不同省份基建投资特点灵活运用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分享基建投资红利,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9年基础建设行业透视
基建补短板对冲投资减速冲击
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阶段,经济增长面临着较大压力。投资, 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于稳定经济增长的作用较为明显,一定程度上发挥着逆周期调节的功能。2013~2017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同比增长呈持续减速态势,但依然高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但在2018年,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速出现断崖式下跌,全年同比增速仅为1.79%,明显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图1所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基建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从2013年的21.4%上升到2018年的26.34%,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2018年基建投资增长情况引起中央的高度关注。2018年1~ 9月,我国基建投资增长相对乏力,累计同比增速仅为0.26%, 触及近7年新低。当年7月,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把补短板作为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当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随后3个月内,国家发改委批复了高达1.2万亿元的基建项目,政策导向十分明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释放了2019年基建投资的积极信号,要求“加大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力度”“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际交通、物流、市政基础设施等投资力度”“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我们认为,2019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基建投资对于稳定中国经济增长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是拉动投资的关键力量。
三大基建方向成为资金重点关注领域
一是区域协同发展。包括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以及雄安新区、海南自贸港建设等。区域协同发展需要有完善的内部交通网络以及各类配套基础设施的跟进。2019年初,北京、天津、河北、上海、广东等相关省市都将区域协同战略作为2019年工作开展的重心,纷纷制定包括基础设施、产业联动、人才引进在内的规划落地措施。
二是乡村振兴,特别是中西部地区。2018年9月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要求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资金投入优先保障。乡村振兴是本轮补短板能否成功的关键,能实实在在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农村基础设施的提档升级则是其中非常重要的落地措施。预计道路交通改造、能源供给、信息化基础等领域都有很大的提升投资空间。
三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概念,提出要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相应的,各地两会工作报告中都明确提出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如江苏提出进行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安徽提出推动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计划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对传统基建的扩展,除了稳定经济增长外,更能发挥推动产业转型,推动创新的作用,预计会得到重点扶持。
各省份基建投资分布同中有异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并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5776亿元, 要求加快相关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多数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普遍表示要扩大有效投资,推进补短板重点项目,预计铁公机+地铁依旧是基建投资的重中之重。具体到不同省市区域,通过对19个省市在2019年计划投资的约115个交通运输领域基建项目的梳理,我们发现多数省份在铁路、地铁以及高速公路方面的投资都超过千亿元。其中,中西部省份基建项目多以铁路、高速公路、电力工程等传统基建领域为主,而东部发达省份更聚焦轨道交通、地下管廊等提升城市建设水平的基建项目。
商业银行启示与策略建议
基建投资金融需求相对强劲,业务空间巨大
基建投资资金来源大体可以分为预算内资金和自筹资金两大类。預算内资金主要是由狭义财政支出构成,占比不超过两成。自筹资金需要相关实施主体单位通过发行专项债、依托政府融资平台融资、直接获取银行贷款等多种渠道筹集,往往和银行业务密切相关。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释放出基建项目资本金比例可逐步降低的政策利好,这将为基建领域带来更多的外部增量资金,商业银行可重点关注以下业务领域。
图1 近6年固定资产投资及广义基建投资同比增速
一是PPP项目方面。目前PPP项目清库的基本结束,前几年相对混乱无序的PPP项目市场有望得到规范,以更加市场化的形式满足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要。2017年下半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条例》(征求意见稿)开始在业内广泛征求意见,有望在今年正式出台。预计随着PPP项目最新规范政策框架的明细,PPP项目落地速度将会进一步加快,多家券商预计今年PPP项目整体投资规模将有望接近4万亿元。
二是城投债方面。相比于其他融资工具,城投债在公开市场发行,对发行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和信息披露有更高的要求,商业银行更容易从中挖掘优质客户。《关于支持优质企业直接融资 进一步增强企业债券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通知》提出四类优质企业的财务指标参考标准,其中,以基础建设行业为主的第二类企业营业收入要求低于其他三类,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对基建投资领域发行债券的定向支持。今年1~2月,城投债成交总量超过万亿元,是去年同期规模的两倍,市场呈现供需两旺的局面。商业银行可重点支持各类优质城投类公司发债,如全国各地区省市级交通投资、铁路建设、城市建设等城投类公司,产品类型可涉及定向工具、短期融资融券、中期票据、非公开定向工具(PPN)等多种融资工具。
三是专项债方面。财政部于去年8月发布《关于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1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特别强调“要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进度”。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核定全年专项债规模2.15万亿元,较去年增加8000亿,已连续5年扩大规模。今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工作明显加速,仅1月份就已发行地方债95只。发行金额、产品数量以及投标倍数都较去年同期大幅提高。
四是银行贷款方面。商业银行能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直接投放贷款,信贷资金是基建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在合规前提下,商业银行可以根据所在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有针对性地参与,做到精准收放。其中,参与项目银团贷款模式投入规模较大,收益相对较高,有后续的收入作为保证,可重点关注。
合规先行,针对基建行業形成专业化服务模式
基建行业施工周期长,参与主体多,不同经营管理环节和实施主体的金融需求各不相同。商业银行可以综合运用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形成涵盖信贷、投行、租赁、银团、债券承销、资产证券化等在内的金融服务方案。同时,商业银行还应利用基建投资发力契机,进一步优化平台业务结构。通过与优质的城投平台合作逐步降低低层级融资平台业务比例。要注意的是,近几年中央多次发文规范地方债务问题并取得了较好成效。但部分存量问题的彻底解决仍有待时日,且不排除会继续出现存在合规瑕疵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融资需求。商业银行要依法合规开展业务,彻底打破地方政府对其法定债务外债务信用兜底的幻想,彻底摒弃各类违规授信模式,坚决守住合规经营底线。
精耕区域客户,差异化营销服务
不同省市基建投资的规模、类型、资金来源渠道各不相同, 业务的切入环节、服务模式和潜在风险点也各不相同。商业银行,特别是区域性银行可以在执行授信业务区域管理政策的基础上,聚焦本地客户,做深做透、精耕细作,做熟悉的客户、做身边的客户、做信息对称的客户。应围绕所在区域的建设整体规划,利用发改、交通等平台,加强顶层设计,积极开展银政、银企、银项对接活动,形成针对性的营销服务方案。以浙江为例, 该省近年推进的“四大建设”“富民强省十大行动计划”等重大战略项目都有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今年长三角一体化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预计会进一步激发相关区域的投资热情。商业银行可通过总分行联动等形式积极介入和该行资源禀赋相匹配的项目,持续深耕区域战略性客户。
(本文为作者的学术思考,不代表所在单位观点。)
(作者单位:浙商银行发展规划部,浙商银行发展规划部分析研究中心,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