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成绩单获国际社会点赞

2019-06-15

环球慈善 2019年12期
关键词:一带一带一路经济

百余名来自全球多个国家与地区以及国际组织的代表日前齐聚美国首都华盛顿附近的兰思当社区,就“一带一路”倡议6年来的建设成效和未来前景进行研讨。多国政商学界人士展示了“一带一路”在促进世界联通和推动相关国家经济增长方面的事例,对所谓的“债务陷阱”论调予以驳斥,并认为“一带一路”将为相关国家和地区的进一步发展拓宽道路。

六年“成绩单”获赞赏

在10月22日闭幕的新兴市场论坛2019年度全球会议上,来自全球政商学界的130多位人士重点围绕“一带一路”提出6年来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讨论,论坛主办方还发布以“一带一路”在中亚和南高加索地区的实践为研究样本的新书《中国的“一带一路”——中亚和南高加索潜在转型》。

该书编写者、华盛顿智库百年集团主席哈林德尔·科利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指出,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建造的铁路、在希腊建造的港口、在东欧建造的桥梁和在非洲建造的诸多建筑在全球范围都是高标准。“一带一路”是“完美榜样”,将“唤起全球对新兴市场的关注”。

会议期间,来自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人士介绍了“一带一路”助推本国经济增长的事例。巴基斯坦总理顾问伊什拉特·侯赛因对新华社记者表示,中国在巴基斯坦开展的诸多“一带一路”项目帮助巴解决了电力匮乏等问题。

哈萨克斯坦学者叶尔苏丹·然谢托夫告诉新华社记者,中哈边境上的霍尔果斯口岸和里海边的港口都是“一带一路”促进国际联通的最佳例证,它们如今都已成为当地物流枢纽。对于哈萨克斯坦和许多其他中亚国家来说,“一带一路”成果不仅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还体现在旅游业、制造业等诸多方面。

“债务陷阱论”遭驳斥

近年来,有人不断针对“一带一路”提出“债务陷阱论”,这一论调在本次会议上遭到许多了解或亲身参与“一带一路”人士的有力驳斥。

科利表示,他完全反对“债务陷阱论”“债务外交论”等论调,不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中存在所谓“债务陷阱”。

拉美开发银行前行长兼首席执行官恩里克·加西亚对新华社记者表示,指责“一带一路”存在“债务陷阱”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政治因素影响。

侯赛因说,中国对巴基斯坦的投资大部分是直接投资而非贷款,且巴中两国政府间贷款利率远低于商业贷款,此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认为中国为巴基斯坦提供的贷款不会增加巴债务负担。

然谢托夫指出,当前外界对于“一带一路”项目的疑虑主要源于信息不足,至于“一带一路”项目的财务风险,他认为世上并不存在无风险的项目,只要在项目实施前能够充分测算风险并制定应对措施,未来出现问题的几率会很小。

未来潜力受期待

众多与会人士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6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方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合作,这不仅是对“一带一路”投下的支持和信任票,也意味着“一带一路”未来有巨大发展潜力。

科利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具有“全球重要性”,是一个历史性的倡议,并将在推动新兴市场经济体发展方面发挥“中心作用”,在基础设施、投资、能源等关键领域提供解决方案。

许多来自中亚和南高加索地区的人士在会议期间表达了在“一带一路”框架下进一步加强合作的愿望。格鲁吉亚前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米哈伊尔·贾内利泽说,希望南高加索地区能够更进一步参与到“一带一路”框架中。

然谢托夫说,“一带一路”现已成为哈萨克斯坦国家发展规划的一部分,这一倡议提出6年来,已经给哈当地民众生活带来改善,期待今后有更多“一带一路”项目完成开发。

来自拉美和亚洲等地区的人士也看好“一带一路”潜力。加西亚表示,“一带一路”是中国对世界的一项重要贡献,中国无疑将在新兴市场经济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拉美地区急需投资与基础设施建设,“一带一路”在拉美有巨大潜力,更多拉美国家应参与其中。

日本住友集团国际经济合作部一名高管告诉新华社记者,“一带一路”图景宏大,通过提升联通性,一些地区的经济已经出现很大改善。随着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私营部门也更愿意加入到投资当地的行列。

面对外部不确定性时更具韧性

2019年7月中旬,上半年中国经济数据出炉——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3%,城镇新增就业737万人,日均新设企业1.94万户,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1%,第三产业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3%。从国际比较看,中国经济的年增长量,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发达国家的经济总量。

美国《福布斯》杂志指出,最新季度数据显示,中国国内消费增长,工业生产平稳,家庭收入持续增加,零售业同样较为强劲。中国正借助不断壮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和尖端数字技术,快速实现创新转型。

英国路透社报道称,各项数据释放出中国经济总体运行平稳的信号,随着前期政策逐步落地,中国经济将在下半年进一步企稳。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在报道中说,中国经济形势在上半年总体稳定,符合预期,全年经济增长可能在6.2%—6.3%之间。

德国之声网站日前发表德国中国问题专家弗兰克·泽林的评论文章称,中国经济增速保持在6%至6.5%这一目标区间内。中国有长远规划,中国经济发展已减少对投资、出口的依赖,更注重内需市场,这种转变将使中国经济面对外部不确定性时更具韧性。

西班牙《国家报》发表文章称,中国政府积极推动经济增长,包括推出新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尤其是深入推进旨在加强互联互通的“一带一路”建设,实施减税降费等举措,抵消了不利外部环境所带来的冲击,这些举措的积极效应将在未来进一步显现。

《印度时报》也指出,中国政府今年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更好地为企业和个人减负,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一些新兴行业、消费领域亮点纷呈,都离不开减税降费的积极影响。

中国经济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网刊文称,一些经济数据显示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正在稳步推进。尽管未来仍存在很多挑战,中国经济实现全年增长目标仍有很大潜力。面对严峻的外部环境,中国经济运行在预期区间内,这证明了中国经济具有较强的韧性。

德国之声的文章认为,“在国际对比中可以发现,中国经济影响力正变得越来越大。”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在中国对海外重要销售市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低的同时,世界对中国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例如,2017年中国只有9%的工业品用于出口,而在10年前,这个数字高达17%。中国的出口比重远低于德国的34%、韩国的28%或是日本的14%。鉴于中国有巨大的国内市场,这种状况并不让人感到惊讶,中国经济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西班牙埃菲社在报道中说,发布2019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定《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19年版)》,新设6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明年1月1日实施新的外商投资法律制度……中国开放领域越来越多,中国投资环境不断改善。“中国经济增长企稳,中国开放的步伐越来越大,将给世界其他国家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经济增长不再依赖出口拉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日发布的《对外部门报告》显示,近10年来,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占GDP的比重已大幅下降,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不再依赖出口拉动,而转向内需驱动。报告同时指出,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减少反映了“结构性因素以及扩张性信贷和财政政策的共同作用,以及过去10年中汇率灵活性增强和相关的实际升值”。

英国《金融时报》刊文称,近年来,内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明显。该报引用IMF的报告称,经常账户逆差和债务国头寸主要集中于发行储备货币的发达经济体。

英国《泰晤士报》在报道中说,IMF的报告指出“中国外部头寸与中期基本面和可取政策对应的水平基本相符”,而美国面临的经常账户赤字问题,则是美国国内储蓄投资不平衡的必然结果,是美国自身经济的结构性问题。

法国经济报刊《回声报》发表社论指出,根据IMF的数据,近10年来,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占GDP的比重已从2007年的约10%大幅降至2018年的0.4%,经济再平衡取得显著进展,这对全球贸易增长产生显著影响。社论认为,这种再平衡源自中国经济内部发生的变化:中国制造业技术升级、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等。

《回声报》另一篇题为《中国经济引人注目》的报道同样认为,“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减少促进了全球经济稳定”。报道称,多项数据既反映出中国贸易顺差减少,也反映出中国家庭收入增长带来的服务进口额的强势增长。经常账户收支的演变,反映出中国经济的重心从出口加工业向国内消费和服务业转变,中国经济增长不再依赖出口拉动,而转向内需驱动。

猜你喜欢

一带一带一路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