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玲 :做公益是最好的作品
2019-06-15李锐嘉
文 李锐嘉
林志玲是误打误撞进入娱乐圈的。在那之前,她一直觉得自己是要走学术路线的。
加拿大留学回来,一心想当老师的林志玲发现心仪的学校只招研究生,于是兼职做模特为继续深造攒钱,结果一发不可收拾,席卷T台、电视台和大荧幕。
抛去“娃娃音”、“性感女神”等标签,很少人知道林志玲从2005年开始做公益,至今已捐出超过八位数金额支持公益项目。
出道近20年,关于她声音、身材和恋情的争议此起彼伏,有网友质疑她始终没有作品却曝光不断。即便对待流言总是正面微笑回复,也有人说她“很假”。
她对《中国慈善家》表示,做公益不是自己为公益做了什么,而是公益让她成为了更自如的人,“慈善让我在演艺圈经历浮沉时,能用更宽容态度去看待。我透过慈善接触了许多在困境中非常努力的朋友,这些勇士故事教会我在困难的时候如何淡定,在彷徨的时候如何坚定。”
到桥的另一端去
在加拿大念书的时候,为了给家中省钱,林志玲三年读完艺术史和经济学两个学位。本来想着回家找个教师工作,然后嫁人生娃过上稳定平淡的日子。没想到心仪的学校只收研究生学历,于是她定下目标,兼职做模特攒钱,准备继续深造。
林志玲爆红后,“林志玲现象”一度成为大众热议的社会话题,但她并没有苦尽甘来的狂喜,那段时间和家人一起看电视,结果每个台都在讨论“林志玲现象”,搞得她和家人面面相觑,到底发生了什么?
用她的话说,“我是一个无欲则刚的女孩子”。
左上 林志玲和山区小朋友在一起。右上 林志玲在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某小学建设的爱心宿舍。左下 林志玲在贵州从江县爱心宿舍施工现场。右下 林志玲和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某小学的孩子们上体育课,她在这里建设了一栋爱心宿舍。
林志玲回忆起留学时在校图书馆打工的时光,那时候等到同学们都走了,她把书一本本归位,再踏着月光回家。“觉得好单纯,如果一辈子可以都待在校园多好。”
2005年,处于演艺巅峰的林志玲在拍广告时受伤,和死神擦肩而过。一匹奔跑的马踩在她身上,6块肋骨断裂,伤处离心脏只有一公分。
长时间只能躺在病床上,目光所及只有冰冷的白墙,面对恐惧,林志玲许愿如果老天爷给她重生的机会,一定要做些不一样的事。她想到自己有能力负担最好的救治和康复训练尚且痛苦,那些没有条件的人该多么无助。
她把受伤的经历视作上天给的信号,“我的上半辈子在演艺事业收了这么多爱,必须得传递出去,下半辈子要从这个桥梁走向另外一端。”
康复后,林志玲走上了公益之路。
给一把钥匙
如何做公益,林志玲有一套自己的理念。
她觉得一味的给予会使人不自立,抱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态度,她避免一次性捐赠。
林志玲得知偏远山区有很多小孩需要独自走三、四个小时山路、渡河去上学,艰苦的路途可能令他们放弃学业。她决定通过建宿舍为孩子们延续学习的可能性。
从2013年起,林志玲慈善基金会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合作发起“筑巢行动”,为内蒙古、四川、云南、宁夏等地的偏远校区修建爱心宿舍。
“有时候你救不了贫,救不了困,救不了病,但宿舍架构起来,可以看到这些孩子住到里面吃上一顿好饭,安心地学习,也让父母亲安心在外打工。”从前期挑选受助学校,到宿舍动工阶段到竣工后的探访,林志玲全程把关爱心宿舍的质量。目前,已经有六所爱心宿舍建成并投入使用,另有四所校舍正在建设中。
林志玲生在一个不需要为教育发愁的家庭,但是她的父辈也曾经受失学的痛苦。林志玲父亲林繁男对《中国慈善家》回忆道,“50年前,我们家也有很聪明的小孩,但因为失学一辈子郁郁寡欢。(现在)我们一定想尽办法,如果他是千里马,我们一定要让他接受教育。” 林志玲把公益项目的“永续性”视作第一标准,她希望自己做的事情能影响受助者十年、二十年。在她看来,尽管有些小朋友的起跑点不同,但是教育或者医疗能让他们之间的距离缩短,就像提供了一把钥匙,人生开启了更多的可能性。
为了救助脑性麻痹儿童,林志玲和台湾辅仁大学、桃园大学合作成立儿童早疗机构,为脑性麻痹儿童提供免费半托管服务。
林志玲向《中国慈善家》介绍,6岁前是脑麻痹儿童黄金治疗周期,如果能在这个时期通过音乐、绘图、运动训练来开发他们的运动神经和感知神经,可以让他们具备基本自理能力,甚至照常上学。 “有一个小朋友,他之前完全不敢见我们,后来通过音乐打鼓训练获得了很大的自信,鼓点响起的时候,哇,他脸上的那个快乐笑容是之前没有看到过的。”林志玲想起那个笑容眼睛都亮了。
“不需要认可我”
谈到做公益的初衷,林志玲主动提起了争议,“有的时候人家会说,(我做)慈善事业是不是希望大家认同你的行为,不是,我觉得是自己认同自己。”前阵子,林志玲出席慈善活动时捐出20万人民币,但是写有捐款额的卡片误把“20万人民币”写作“20万台币”。父亲林繁男心里不是滋味,“她说人民币20万当然好,但台币20万也可以盖一间教室。她就这样在鼓励我,不要生气,不要灰心。我一听到她讲完,我心里宽多了。”
2011年,林志玲提出建立自己的基金会,她相信这样能让善款最大限度地使用到最需要的人身上。团队劝她,那样很辛苦,还可能吃力不讨好。
林志玲去探视一位癌症晚期的粉丝时,粉丝鼓励她,“想怎么样被记得,现在就做什么样的事情。她叫我不要等,赶快做基金会,她来当义工。”在那之后她听不到任何其他声音了,而内心的声音越来越强烈,“就是做”。
一周后,这个粉丝去世了。直到现在,林志玲还经常去看望她妈妈,和她妈妈一起过母亲节。
一个非常小的办公室,两位工作人员,几张桌子,林志玲的基金会就这么启动了。基金会联合创始人Ann向《中国慈善家》回忆,“刚成立时有一点无所适从,我们不知道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应该先往哪一个方向着手?”
一开始,他们盯着社会新闻找需要帮助的家庭,后来逐个拜访以往公益活动中认识的医生,请医生如果看到困难家庭,第一时间告诉基金会来负担费用。就这么一点一滴累积线索,截止目前,林志玲慈善基金会已为上千名脑性麻痹儿童、发展迟缓儿童、听力损伤儿童持续负担疗育经费。
做模特、主持综艺节目、挑战大荧幕,林志玲一次次走出舒适圈。如今,在她看来,如果能用自己的影响力让大家关注到不被看见的弱势群体,便是她现阶段作为公众人物的价值。
“我觉得找到了我的志愿,我的方向,我存在的意义。”她坦诚对演艺事业没有太多企图心了,希望全心全意做慈善。 “叫我一声志玲姐姐,我觉得好温暖。我没有想要做一个很有距离的明星,如果是以姐姐的身份存在大家心里的话,是很永久的,那么姐姐应该也有这种照顾大家的义务和使命吧。”
如今,林志玲觉得志玲姐姐就是她最好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