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不合群的人,只有不合适的群
2019-06-14董建华
董建华
有一年,我接手了一个高三毕业班,在查阅学生档案时,发现以前的每位班主任对小王的评语都有这么一句:学习刻苦,性格孤僻,不合群……
一次学校举行篮球赛,我们班的队员每投进一个球,其他同学都疯狂地鼓掌、尖叫,小王却尴尬地站在篮球场边上,动作笨拙地随其他同学鼓掌,但表情麻木、两眼呆滞,样子别扭又难受。
我走到他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他扭过头来,在我面前咧着嘴似笑非笑地笑了一下。我问他:“今天的课堂上,我讲的最后一道导数题,你听懂了没有?”
他突然容光焕发,好像找到了共同语言,在我面前滔滔不绝地说:“老师,这道题您讲得太复杂了,其实还有更简单的解法……”
其实,我过去和他打招呼的目的并不是想和他探讨这道题,只是看到他站在那里过于拘谨,想过去和他说说话,没想到却触动了他解题的灵感。等他讲完,我说:“头一次听说这道题还能这么解,你让我另眼相看!”
他好像意犹未尽,接着对我说:“老师,你讲的第二道例题也有一种更简洁的解法……”听他一一点评,我开始对自己的教学产生怀疑,我就职的学校是一所二类高中,学生大都怕数学,文科生更是对数学充满畏惧之情,学生在课堂上能听懂已经很不错了,敢质疑老师教学的学生我还是头一次遇见!
等他讲完,我说:“你对打篮球也有兴趣?”
他难为情地回答:“看篮球赛对我而言,简直是活受罪,我不知道他们在篮球场上争来争去有何意义。”
“既然没兴趣,那你来干什么?”我惊讶地问。
“家长、老师、同学总说我不合群,不来不会显得不合群吗?”他无可奈何地回答。
“不要为难自己,不喜欢看篮球赛就不要来,多干自己想干的事!”我推了他一下,他如同得到特赦令,飞也似的逃离了操场。
篮球赛结束后,我回到办公室,仔细查看小王的成绩:“数学全年级第一,地理全年级第一,语文全年级第六,英语是班级倒数,总成绩排在班级第二名。”
他的成绩符合我们这所高中优秀学生的共有特征:严重偏科!
我盯着小王的成绩分析时,一位老师从我的办公桌旁路过,扭过头来对我说:“在关心小王呢?这孩子严重偏科,性格怪异,自以为是,不合群,总喜欢独来独往。”
通过对小王的观察和了解,我认为小王并不是那种性格怪异、难以交往的学生。他的不合群,不是因为性格造成的。
一次课间,我走进教室,其他同学都到食堂吃饭去了,教室里显得空荡荡的,唯独小王盯着一本学习资料,嘴里咬着笔,神情专注,自得其乐。
他抬头看到我,嘴角动了动,欲言又止。我笑着问:“怎么不去吃饭?”
“这道题真有趣!”他正在研究一道数列题,以前的旧版教材中,曾将这道题作为一个定理,教材修改后,将它调整成了一道习题,没想到小王将数字换成了字母,竟然找到了解答这类题的一般规律。
我看了看他的解题过程,不由自主地惊叹道:“你有数学的天赋呢!”
他咧着嘴回答:“待在教室里时间长了,同学们嘲笑我是书呆子,老师和家长说我不合群,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我问他:“你最好的朋友是谁?”
“我在学校没有最好的朋友。上初中时我有几个好朋友,但他们都考进一中了!”他满脸困惑、无比遗憾地回答道。
“现阶段,你越想合群,成绩下降得越厉害,不合群才能帮助你提高成绩!”他可能是头一次听到老师说这样的话,面容竟然因为过度惊讶而有些扭曲。
“我们班上的学生大都数学成绩不好,你这样出类拔萃的学生,在班上找不到第二个,没有共同语言,谈何成为朋友?我们不能将同学推向自己的對立面成为敌人,但要做朋友,不能降低要求、刻意迎合、委屈自己,只要不是因为性格扭曲而不合群,正常的不合群,不是什么坏事。很多时候,我们为了让自己显得不那么孤僻,逼自己改变,融入群体中,最终可能会因为刻意合群而失去自我、辜负自己。”
“如果明明是一只雄鹰,却走进了鸡窝,为了和这个群体打成一片,每天和它们一样在一亩三分地里转悠,忘记了当初的梦想是要展翅高飞、在云层里穿梭、到江河湖海遨游、去探索天涯海角的。
有时候,你越想合群,就越容易迷失自己,逼着自己走向平庸。胡适说过,‘狮子和老虎永远是独来独往的,只有狐狸和狗才是成群结队的。 真正优秀的人,大都是不合群的,余生很长,违背自己的天性会很累,别活得那么拧巴!”
我的话让他如梦初醒,他情不自禁地、仿佛自言自语地说:“为了合群,我不知道浪费了多少时间!”
“我相信你的英语一定会赶上来的,因为你是一个特别有毅力的孩子,只是不良的心态,导致你学习起来缩手缩脚,前怕狼后怕虎,为了顾忌他人的眼光,被迫改变了自己!”我语气坚定地鼓励他。
这次谈话之后,小王有了自己的主见,中午其他同学昏昏欲睡,他兴致勃勃地研究数学,探索地理,学习语文;清晨,其他同学还在睡梦中,他已经轻手轻脚地起床了,独自在教室里聚精会神地大声朗读着英语单词。
那一年高考,他是我们班上唯一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他上大三时,给我寄来了一封信,信中说:“老师,我恋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