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抗经济下行的决心
2019-06-14
5月25日,2019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北京召开。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郭树清因陪同国务院领导调研考察,所以本人未能出席论坛。
但值得注意的是,他特意委托了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兼办公厅主任肖远企代为出席论坛,并宣讲了他的演讲稿。在当下的特殊时点,作为中国银行体系的关键管理者,郭树清显然希望借此机会对公众和市场表达他的一些看法。
郭树清的演讲稿,谈的问题很多,从中美贸易战到国内经济社會发展的挑战,各方面都有涉及。不过,观察他的看法还是要从银行入手。一是,他本人作为银行业最高监管长官,说的每句话,对行业都可能有影响,也代表监管的近期取向。二是,银行一直都是中国经济的最主要的融资者,银行体系的信贷是经济增长最核心的推动力。尤其基于A股目前的状态,银行的这种核心地位有增无减。
郭树清透露了金融业的一些关键数据,同时也不忘记强调机构群体的“非国有属性”。据其透露,目前,我国有4588家银行业机构,其中民营机构控股的超过3000家。五大银行,社会股权占比平均达到30%,有的甚至超过40%。他还特别指出,五大银行的市场份额现在只有37%,与英美等国家前五大银行的市场份额的占比很接近。
4588家银行业机构这一数据值得注意,这个数字不算多,也不算少。如果按照机构的数量来计算,那么中国的民营控股银行机构已经是国有控股机构的两倍。当然,如果按照资产规模和存贷款余额来计算,那么民营银行肯定不是国有银行的对手。但是,民营机构的数量的确说明了中国金融体系的进步和发展。
民营银行代表活力,但在经济下行的时候,也可能意味着风险。银行这种金融业态,从一诞生之初,就是一门关于信用的生意,国家信用是最顶级的信用,所以以国有信用为背书的国有或国有控股银行,必然抗风险能力更强。相反,民营银行则较弱,如果叠加公司治理的缺陷和业务所在地区域经济的下行,那么民营银行就更容易成为风险爆发点。
包商银行就是这样一个案例。包商银行的主要股东都是民营资本,近年扩张迅速,曾荣登中国民企500强,这一榜单主要按照规模排名(销售收入)。在经济上行时期,包商银行发展迅速,一度宣称自己是有关监管部门评定的首批“风险最小”的七家城商行之一。但现在,该行遇到了大麻烦,和海发行当年的故事大同小异,也是违规贷款,导致逾期贷款飙升。最后,严重到了危及流动性和影响日常业务的地步。
5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宣布对包商银行实行监管,期限1年。中国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表示,接管之后,包商银行事实上获得了国家信用,储蓄存款本息得到全额保障,企业存款也得到充分保障。
可以看出,国家出手解救中小银行的态度非常坚决。为什么要这样做?实际上,这样做是必须的。信心比黄金还要贵,尤其在当下。而且,对金融体系来说,信心是行业的根基,是信用创造的原动力。因此,国家信用的扩张,帮助民营银行纾困,无疑是一种必要的“技术操作”。
可以翻看美国的历史。始于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是美国和全世界的噩梦。从表面看,股市崩盘导致了经济萧条,其实不然。股市崩盘导致的资产价格重估,进而摧毁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导致银行大面积倒闭和全社会的信用紧缩,才是大萧条的主要原因。换句话说,银行是根本,股市是触发器,这是一个链式反应。
在1929年年底,美国的银行数量大约2.5万家,而在大萧条末端的1933年,这个数字降到了不到1.5万家,即三分之一的美国银行倒闭或被清算。即使幸存的银行,也纷纷收紧对实体经济的融资,导致了全社会的信用紧缩。好企业也贷不到款,经济必然步入泥潭。
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是一位大萧条的研究专家,对这段历史的深入研究,让他坚定了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拯救措施,即必须拯救银行和保险等大型机构。
当下,中国经济尽管增速放缓,调结构正在稳步推进,远谈不上萧条,但局部的风险也客观存在。在包商银行一案中,扩张国家信用,果断处置风险,进而遏制信用紧缩的可能性,这种操作既说明了管理者遏制经济下行的决心,也说明了中国金融体系的日臻成熟。
当然,更说明了中国经济的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