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该不该使用复制品替代文物展出?(上)
2019-06-14
梁江曾任中国美术馆副馆长
董理陕西历史博物馆陈列部主任
对于参观者而言,去博物馆、美术馆参观,自然是怀抱着要“一睹真容”的愿望,但其实看到的却未必全都是真迹。无论是公立博物馆还是地方的小馆,或多或少都会有“复制品”的身影。有时候展览方会在复制品旁边有所注明,而有时也会“瞒天过海”。博物馆展示复制品,其利弊该如何评价、权衡?背后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原因?
博物馆用复制品 权威性丧失殆尽
宋向光(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上世纪80年代乃至之前,国内博物馆的硬件条件普遍比较差,包括温度、湿度、光线的调控,以及安保、监控、展柜的水平都不高。于是出于安全的考虑,展示过程中比较多的地使用了复制品。那时博物馆的基本定位就是保护文物,做的很多事情也都是从这个出发点去考虑。但这么多年过去了,博物馆硬件水平已经普遍提升,公众和学界对博物馆功能的认识也有了转变,认识到博物馆不止是一个保护文物的地方,它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功能——教育功能。
我们经常看到有一些学生在博物馆、美术馆里上历史课、艺术课,对他们而言,展品的真实性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种探究性的学习过程,是从观察物件开始的,参观者所获得的事实性信息,以及以此为基础推演出的知识,特别是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学习能力,都是以真实物件为基础。展品的真实性是基本前提和起点,也是课堂教学与博物馆教学的重大区别。我们很多博物馆使用复制品,甚至使用复制品时不做任何标明,其实是在自毁博物馆教育的基础,自毁博物馆与学习者的信任关系,因为这样操作,博物馆的权威性会丧失殆尽,同时也会打击学习者的积极性,产生一种不良的印象:我在博物馆里看到的都是假的,那我干嘛要对这件事情认真呢?
现在的复制技术日新月异,甚至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但在很多时候,复制品和真品之间仍有天壤之别。比如世界名画《蒙娜丽莎》有很多高仿真的复制品,但无论它们多么“乱真”,面对它,同站在卢浮宫面对真正的《蒙娜丽莎》相比,所产生的情绪、情感以及被触发的灵感都是大不相同的。
我呼吁博物馆应该更多地使用真实的展品——而非复制品进行展示。当然,在博物馆、美术馆的通史性展览中,为了通史体系的完整,制作一些复制品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博物馆、美术馆里有真品存在,我觉得还是应该尽量展示出来给大家看。若确实因为各种原因拿不出来,也不应用复制品进行替代,因为这是违背博物馆伦理的。也许我们可以采取其他的办法——比如出版物、宣传画,或者一些数字技术进行呈现。
善用复制品对普及艺术教育有好处
梁江(曾任中国美术馆副馆长)
一般来说,如果博物馆、美术馆进行专门的艺术展或文物展,是绝不应该拿复制品出来进行展示的;但如果是普及性、通史性的固定陈列,展陈的时间又比较长,那使用复制品来代替则是经常出现的情况。有时是因为真品不在馆中,有时是为了安保或者保存上的方便。
是否可以展陈复制品的界限在于展览的内容究竟是什么:如果这个展览本身是以展品的文物性和艺术性作为重点,那么不可以展陈复制品;如果展览是以普及性的通史内容为主,那么展示复制品是可以的——当然必须要注明。比如说国博和河南博物院的莲鹤方壶,如果是固定性的通史陈列,那可能会做出一个复制品,因为观众来参观这样的展览,关注点是落在对整个历史的陈述上,所以具体一件文物使用复制品是可以被接受和理解的;但如果是一个专门性的文物展——比如中国出土文物几十年展,那绝不能够把复制品拿出来,否则就难逃糊弄观众的嫌疑。
本页唐三彩骆驼载乐俑1959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西郊中堡村唐墓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对页大克鼎西周中期(孝王)清光绪年间出土于陕西扶风县法门寺窖藏 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左上图)
仿青铜莲鹤方壶(右上图)
另外,目前国内博物馆、美术馆处在一个“大干快上”的阶段,许多地方,场馆有了,但是展品很缺。去大馆借展品只是权宜之计,怎么可以长期性地搞出一个像样的陈列来呢?那就只有使用复制品,这个现象目前在地方上也比较普遍。
所以对于观众而言,一方面要搞明白博物馆、美术馆有很多类型,同一个博物馆、美术馆里的展览也有不同功能,而这些界限,决定了展品中是否有复制品,以及复制品的多少。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现在制作复制品的水平也提高得很快,甚至达到了乱真的地步。不过,人们还是普遍具有一定要看原件的心理,就像很多人跑到台北故宫博物院去看翡翠白菜,排很长的队,而且排到了之后也是隔得很远去看。即便如此,这种“我看过了真品”的心理还是给人以满足感。其实,对于大部分人而言,高级别的复制品和真品摆在一起,是看不出什么区别来的,就像一些体育赛事,你在家里看直播其实比在现场看实况要更加清楚,但是现场感依旧无法被替代。
大克鼎(局部)(下图)
但如果复制品用对了地方,对普及艺术教育、提高公众的艺术审美很有用。比如,我们知道很多珍贵的中国古代书画,每年只有秋季“晾画”的时候才能拿出来展览几个月,一些慕名而来的观众如果来得“不是时候”就看不到了。那能不能用复制品作为一种补充性的展示呢?我认为是可以的。当然,展览方一定要注明,这个是复制品,不要让观众产生混淆。我们对复制品一定要善用,不是非得用它来欺骗、牟利,要和这些不良的行为区别开来对待。
本页蓝田猿人头骨模型(左图)
翡翠玉白菜(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右图)
复制品让学习者有更多“上手”的机会
董理(陕西历史博物馆陈列部主任)
博物馆的特性决定了它的展品一定要具有真实性和权威性。一般来说,有真品就不会展示复制品。就我们馆的情况而言,三千多件展品中,大概有几件是复制品,比例很小,而且都有“特殊情况”。比如蓝田猿人的头骨化石,标本被调到中科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去了,而我们馆在展示的过程中又不能回避这段历史,于是研究所就给我们做了一批复制品;在西周青铜器的展区,我们还专门做了一个大鼎的复制品进行裸展,其他青铜器都摆放在展柜里,只有这个复制品可以放在外面让大家上手摸,目的是让前来观看的人们对青铜器有更多的感性认识。
还有一种情况:现在鼓励博物馆进社区,我们组织了很多“流动博物馆”的活动,但是把文物带出博物馆之后,温度、湿度等保护条件就不达标了,这种情况下,也会使用复制品。学生可以上手,近距离观察,等于是起到了教具的作用。
当然,复制品也有高下之分。像我们馆复制品的制作过程、报批流程都很严格,1:1的复制都必须报国家局的批准,并且还有一个部门叫“文化产品开发部”,专门负责复制品设计、制作以及报批的诸多工作。我们对复制品的制作依托于馆存实物,做出来的效果跟原物是很接近的,在宣教的过程中也确实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其他馆的情况我就不清楚了。
有些商家做复制品,因为没有模具,只能根据图录上的照片来做,比例或者各种细节都很有可能做不到位,如果根据这样的“复制品”来了解文物知识,必然会走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