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家窑彩陶画综谈中国画艺术的渊源与发展
2019-06-14撰文王志安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会长
撰文=王志安(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会长)
马家窑文化的发现及其特征
从黄河中游的河南渑池县发现仰韶文化的安特生先生(时任北洋政府地质矿产顾问),为了找到中国更早的古文化,1923年,他从河南出发,沿着黄河逆流上行,来到兰州,经过探索寻找,终于在临洮县城以南十公里的洮河西岸马家窑村发现了中国境内的一种远古时期的新文化。安特生把它定名为仰韶文化的马家窑期。
马家窑类型的陶器的器型优美,线条流畅,花纹精美。其图案画法以流畅而生动的黑色线条为主,花纹多为水波纹。其画法就是中国工笔画形式的源头。
1924年安特生又在甘肃省广河县半山村发现了马家窑文化的半山类型。从绘画特点来看,半山类型由黑红两彩组成,黑彩上都带有明显的锯齿纹,图案绘制绚丽而精美,其花纹继承了马家窑水波纹,进而更加夸张地绘画成大旋涡纹。
同年, 安特生先生又在青海省湟水流域发现并命名了马家窑文化的马厂类型。马厂类型彩陶承袭了半山彩陶的四圈图案,去掉了半山彩陶的锯齿纹。画得比较粗犷,其画法是中国最早的写意画形式的源头。
安特生虽然最早发现了马家窑类型文化,但他把马家窑类型文化归到仰韶文化中,并认为马家窑类型彩陶很精美,所以年代晚,没有给予重视。1945年,夏鼐先生来到甘肃临洮,对寺洼文化遗址进行挖掘之后,他才确定马家窑文化早于马厂、半山和齐家文化,并具有明显的甘肃地方特点,因而他提出把马家窑类型的彩陶,连同半山和马厂类型一起称为马家窑文化,独立于仰韶文化之外。这样,夏鼐先生才正式确定了马家窑文化的名字。
解放后,经我国考古工作者研究整理,将马家窑文化划分为四个类型,从早到晚分别是:石岭下类型、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其年代在距今5800年至4050年之间。
马家窑彩陶画的珍贵价值
马家窑文化以彩陶器为代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马家窑彩陶器上的绘画图案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种远古彩陶画,将彩陶艺术登峰造极地推向了人类远古文化顶峰。马家窑文化具有非凡的文化价值、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尤其是它对于研究中国画基本要素所形成的历史源头和它对中国画发展的影响更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
图1
图2
图3
(一)文化价值:文化是历史的缩影,时代的一面镜子,马家窑文化的高度发展,是新石器时期华夏文明晨曦中最绚丽的霞光,折射着中华先民在远古时代所达到的多项文化成就,特别是马家窑文化所取得的绘画艺术成就,达到了世界远古绘画艺术的顶峰。是远古中国画的一座宝库。马家窑文化承载着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文化的多种珍贵信息,是破译这一段没有任何文字记载时代的神秘天书。
(二)观赏价值:马家窑文化产生在遥远的史前时代。它的图案之多样,题材之丰富,花纹之精美,构思之灵妙,构成了典丽、古朴、大器,浑厚的作风,是同时期的其他文化所不可比拟的。它神奇的动物图纹,生动的歌舞场面,形象的田园风貌,对比的几何形状,强烈的动感姿态,像黄河奔流中的千姿百态,生生不息,永世旋动。它像黄河浪尖上的水珠,引领着浪涛的起伏,臻成彩陶艺术的高峰。它所留下的极其丰富的图案世界,永远是人类取之不尽的艺术宝库。它所给予我们的欣赏价值是任何现代艺术所不能代替的,越是遥远时代的文化,就越能成为现代生活中最珍贵的收藏观赏珍品。马家窑文化彩陶的欣赏价值,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
(三)收藏价值:一种物品的收藏价值,决定于它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观赏价值和增值潜力等。所有的远古陶器都有历史价值,而马家窑文化古彩陶的文化价值和观赏价值,是其他远古陶器无法比拟的,它的巨大增值潜力,在于它发现时间较晚,发现后,中国一直处于比较动荡的年代,人们无缘认识它的价值。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收藏队伍的迅速扩大,它的文化价值、考古价值、观赏价值和增值潜力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马家窑彩陶已成为收藏界十分耀眼的新星。
(四)研究价值:马家窑文化以彩陶为代表,它就是中国画的历史源头,也是一座内容丰富的远古中国画宝库。它对于了解中国画的远古表现形式和研究中国画造型形成以线和笔墨为精髓的历史根源,是绝无仅有的、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
马家窑彩陶画揭谜
图4
图5
图6
图8
图7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这一段历史时期,留下了大量的传说,但没有任何文字记载可以考证。为了弄清楚马家窑彩陶画上所表达的含义和存在的信息,依托研究会彩陶博物馆千件彩陶的资源优势,我对大量的远古彩陶 实物进行整理、分类、排列、研究。我发现,现在可以看到的彩陶,绝大多数都来自远古时代的陪葬品,是虔诚之物,神秘之物,神圣之物。先民们在绘制这些彩陶时,必是怀着极其严肃、神圣和崇拜的心理在进行艺术创作的。他们所画的每一笔线条,都不是随意之作,而是寄托着他们的情思,表达着他们的崇拜,倾诉着他们的理想。他们绘制的图案,反映着当时社会的图腾崇拜、现实状况和基本理念,并有着明显的传承关系。
在远古泛神论思想的支配下,马家窑类型的图案画中大量画着的水纹,就是先民们对水的敬畏、反映出这一时期是水崇拜时期,早期的马家窑类型彩陶画中,先民把水多画成水波纹(图1、2、3)。这是因为先民们居住在近水向阳的台阶地上,以采集果实,渔猎为生,十分艰难地生活着。他们离不开水,又驾驭不了能够吞噬人类的大洪水,认为它威力巨大、神秘莫测,且有灵气,于是就产生了对水的崇拜。
图9
到马家窑后期和半山前期,先民的审美观点和艺术思想有了很大的发展,他们把水的画法进一步图案化,红彩产生后,先民们在彩陶上四面定点,画成了二方连续的黑红两彩大旋涡纹图案(图4、6),这些大旋涡纹图案也正是先民对水的崇拜、歌颂和赞美。
早期的马家窑中的石岭下和马家窑类型的彩陶画上经常可以看到蛙形(图7、8),画得很具象,充分表达了先民们对能驾御水的蛙的敬仰崇拜之情。对青蛙的崇拜是马家窑文化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这与中华民族对人文始祖女娲的崇拜有着密切的关系。并构成了中华龙形成的原始文化基础。
随着农耕文明的产生,田地成为先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和财富(图9)。这件彩陶上,在大螺旋纹四面的空隙中画着四个黑彩人物,黑彩人物迈开大步行走在田野上,甩开两膀,张开五指撒种,撒出的种子漫天飞舞。证明在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时期,农耕文明已经逐步成熟。
半山类型时期,先民们已经有了自己开垦种植的较多的田地,先民们逐步结束了靠采集野果和打猎为生的艰难时日,完成了人类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田地成了先民的第一生活来源和第一财富。此时先民们把对水的歌颂赞美,逐渐的变为对田地的赞美、向往和歌颂。他们把旋涡纹中的小圆圈逐步放大,画成了田地,越到后来圆圈越大,最后画成了布满陶面的四个大圆圈,圆圈中画满了田地(图10、11、12、13)。可以看出,此时的先民已经将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较高的阶段,田地成了他们最神圣的财富,也成了他们最神圣的崇拜物。所以这一时期先民们在彩陶上画着的图案,大量出现了与表达田地有关的内容。
随着农耕文明的发展,先民们逐步走出山洞,走下山坡,靠近水源发展农田。但是,随着靠水地域的农田和家园的增加,先民们遭受水患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其时天气变暖、冰山融化,江河横溢,无穷无尽的水患常常淹没他们的田地、家园。使他们饱受水害之苦。甚至那时曾发生过非常巨大的洪水,西方民间有诺亚方舟从大洪水中救出世人的传说,而我国也流传着大洪水淹没了世界,只留下伏羲、女娲兄妹两人“滚磨盘”而结婚的传说。证实了当时大洪水是真实发生过的。从马厂蛙神纹上也可以得到验证(图14、15、16、)。农耕文明发展之后,面对洪水的危害,在先民们没有能力战胜它的时候,图腾崇拜就成了他们弥补自身能力不足的精神寄托。所以,马厂的彩陶上,就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帮助先民战胜水患的“蛙神”。这些“蛙神”已经不是马家窑类型时期的具象蛙纹,而是抽象化了的“蛙神”,它有类似蛙的巨大的腿部,腿部不仅足尖长着足爪,而且在腿关节处也长着足爪,充分显示了它驾驭水的能力(图17)。
许多马厂类型的彩陶上,对称的两面画着驾水神灵,而另两面画着圆圈形的田园,意在表达田园受到了驾水神的保护(图18、21)。在马厂类型的这一时期,水患是对先民们的最大威协,迫切要求制服水患是当时社会的最高呼声和最大需要。正是这种社会思潮和现状,才孕育和造就了三皇五帝后期用疏导之法治水的英雄大禹。
图10
图12
图11
图13
图14
图16
图17
马厂类型彩陶图案虽然简洁,但表达的思想和社会内容却非常丰富。这一时期的彩陶,一开始就继承了半山时期的四圈图案(图19、20),而且画得更加饱满,占据了画面的全部主要位置。充分表达当时已经初具规模的农业社会基本形态,农耕活动已经成为当时社会的主要生产活动。(图24)这件马厂彩陶,画了蛙纹的变体纹,把蛙的肢体连接起来饶陶一周,肢体上直接画着肢爪。另有两件彩陶,一件是个彩陶盆(图22),内彩,在上半部绕陶一周画着一条长了很多强有力的足爪的动物,这显然是中国龙的雏形。另一件是个彩陶罐(图23),外彩,亦绕陶一周画了一条多足的龙雏形。这使我们看到,中国龙形的产生,是从马家窑类型时期的蛙崇拜开始,首先产生蛙图腾,到马厂时期出现了能够战胜洪水、保护田园的“蛙神”,再到不仅能制驭洪水保护农田,而且能飞上天空、腾云驾雾、呼风唤雨、执掌乾坤的“神龙”。马家窑彩陶画为我们展示出了中华民族龙的原形是从蛙图腾开始不断升华、发展而成的。
破解了马家窑文化彩陶画的一些历史之谜后,让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看马家窑彩陶画的历史性的艺术成就。
马家窑彩陶画是远古的中国画
(图9)这件彩陶上的人物画,用黑色线条作为造型的基本手段,生动地反映了史前农耕文明的开始。同时,这这件彩陶上的人物画使我们看到了中国画产生的悠久历史和最早形式。这件彩陶画的出土面世,使我国人物画产生的时间整整提前了两千多年。说明中国画的人物画在距今四千多年前就已经产生。
(图8)这件马家窑类型的彩陶盆,用流畅生动的黑色线条在盆内画出了四壁的水波纹和中间硕大的蛙。其线条的优美和精到,连现在的人看了也无不为之惊叹,出自距今五千多年前的先民之手。它应该当之无愧的称为史前的中国画神品。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没有被中断发展历史的国家。中国的国画从远古到今天,伴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延续了数千年直到今天,影响着东方乃至世界绘画的发展。
中国画历来讲究笔墨,从工具材料的角度来讲,笔就是毛笔(也包含了线条运用的技法),墨就是指表达黑色的绘画材料;从艺术表现的角度来说,笔墨就是中华民族在悠久的艺术进程中形成的民族画即国画的特有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这种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已和国人的欣赏习惯及艺术美感形成了微妙的默契,架构了心灵相通的桥梁。
中国画不同于其他画种的最鲜明的特征是,以毛笔作为绘画的主要工具,以黑色线条作为绘画的骨架和基础,以线作为绘画的基本造型语言。中国画的这些基本要素,从马家窑彩陶画上都可以看到。所以我们认为:马家窑彩陶画为形成中国画的独特民族风貌奠定了基础;马家窑彩陶画是中国画的根;马家窑彩陶画是远古的中国画。
图19
图20
图21
图22
图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