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物迁台”历史翻弄下的两岸故宫命运

2019-06-14编辑张敏

艺术品鉴 2019年5期
关键词:故宫博物院北平故宫

编辑=张敏

西迁文物重回南京后,下一步应当回归北平故宫博物院。然而内战的爆发,战争的局势让在外漂泊了十多个年头的众多故宫国宝没有北返,而是被运往南方那遥远的海峡对岸……

对页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

杭立武的提议

最早提出把故宫文物运往台湾的是国民党政府教育部政务次长、故宫博物院理事会理事杭立武。

1933年华北局势紧张,日本人的威胁越来越严重,杭立武时任国民党政府教育部政务次长、故宫博物院理事会理事,作为文物战略性大转移的负责人之一,他在抗战期间,组织大批文物转移到西南大后方。抗战胜利后,这些文物集中到南京,原计划运回北京,可随着解放战争爆发,国民党军队一败涂地,蒋介石已开始做撤退台湾的准备。杭立武便提出将国宝转运台湾,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1948年12月初,抢运文物的决定正式做出,杭立武专门申请了运输费金圆券28000元。

要搬家,首先要把文物打包装箱。故宫专家庄严先生,从1933年故宫文物搬出紫禁城始便和他夫人申若侠及四个孩子和这些文物在一起。后来庄老在台湾担任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其撰写的《山堂清话》,详细记述了故宫文物打包装箱过程:

“瓷器,有薄如纸,有大如缸;又如铜器,看其形状似乎坚强,可是一碰就碎;其它脆弱微细之物尚多,装时各有困难;不外下边的四字真言,就是稳、准、隔、紧……”

“使件件相隔离”,然后包扎成为一个“坚实的整体”。也就是由于这种戒慎恐惧的心情和认真实在的工作态度,才能使经历上万里搬迁的数十万件故宫文物,几乎毫发无伤。

三批运台文物

1948年12月21日,国民党海军“中鼎号”运输舰悄然驶进南京下关码头。11年前,为躲避日寇的烧杀抢掠,南迁文物也是从下关码头出发的。同样的码头和时令,甚至连负责人都一样——杭立武。不同的是,当年的目的地是西南大后方,这次的目的地是台湾北部的基隆港码头,一个对很多人来说完全陌生的地方。

本页蒋中正 致杭立武请海军派舰运送文物赴台公函中国嘉德2015春季拍卖会 笔墨文章—近现代名人信札写本专场成交价:40,250 RMB

因战事吃紧,国民党军队全线溃败,海军总司令桂永清实在派不出更多军舰来。唯一的“中鼎号”是由登陆艇改装的平地船,经不起太大的风浪,海上航行有一定风险。虽如此,中鼎轮将去台湾的消息一传到国民党海军总司令部,官兵和家属还是闻讯立即赶往码头,一拥而上,人和行李马上将运输舰占满了。任凭官兵和庄严等人劝阻,都没人愿意下船放弃这难得的逃离机会。

杭立武便打电话给海军总部,当即赶来的桂永清登上军舰劝大家以文物为重,并保证官兵和家属都能安全撤到台湾。海军总司令的劝说起了效果,人们终于下了船,把先走的机会让给了文物。

12月22日清晨,“中鼎号”起航。第一批文物772箱(包括国立故宫博物院文物320箱、中央博物院筹备处212箱、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20箱、中央图书馆60箱、外交部重要档案60箱)由中鼎舰运抵基隆港。

第二批迁台文物3502箱(包括国立故宫博物院1680箱、中央博物院筹备处486箱、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856箱、中央图书馆462箱、北平图书馆明清舆图18箱)也挑选出来了,其中故宫运出的文物尤为重要,不仅有宋元瓷器精品和存在南京的全部青铜器,还包括全套文渊阁《四库全书》和离藻堂《四库全书荟要》。《四库全书》共七部,故宫文渊阁所藏是第一部,也是缮写得最为完整的一部。这批运走的青铜器和瓷器后来成了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

1949年1月28日,农历除夕,南京城细雨连绵。2000箱国宝(包括国立故宫博物院1700箱、中央博物院筹备处150箱、中央图书馆150箱),盖着油布,露天堆放下关码头已多日。此时交通非常紧张,连火车顶上都站满了人。杭立武找遍全城也租不到一艘商船。万般无奈下,再向桂永清求助。

桂永清虽然派出了军舰“昆仑号”,但由于此舰另有任务且不能容纳所有的文物,最终只装上了1244箱(包括国立故宫博物院972箱、中央博物院筹备处150箱、中央图书馆28箱),剩下的国立故宫博物院728箱和中央图书馆28箱被迫留在南京。

本页台北雾峰北沟库房中搬运南迁文物(左图)杭立武 往来信札及台北故宫相关档案 纸本中国嘉德2017春季拍卖会 笔墨文章—信札写本专场成交价:32,200 RMB(右图)

马衡:让文物留在大陆,不去台湾

第三批文物运出后,杭立武准备抢运第四批。但在北平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的周旋下,成功地留在了大陆。

从1948年11月起,东北、华北野战军就已将傅作义军队围困在了北平、天津、新保安和张家口一带。在抢运南京文物的同时,杭立武惦念着还留在北平故宫博物院的精品文物。电报飞向紫禁城,催促遴选并空运南京,再随南京文物一起赴台。而此时北平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已决定:让文物留在大陆,不去台湾。

本页东坡肉形石高5.73cm 宽6.6cm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左图)

言偃、卜商—至圣先贤半身像33.3×24.3cm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全册六十开,图绘起自孔子,终至许衡(1209-1281),自春秋(前770-前476)至元代一百二十位历代名儒,原在清宫安奉历代帝后贤臣图像的「南薰殿」)(右图)

为敷衍南京,马衡召开了似乎很认真的院务会,讨论了文物的选定及装箱问题,并告诫一定要细致谨慎。在马衡提出“安全第一,不要求快”的方针下,大家拖泥带水地磨蹭到1948年的12月14日,北平城彻底陷入了解放军的合围当中,对外陆路交通断绝。在中共地下党的促使下,马衡关闭了午门、神武门和东西华门四门,选装好的精品文物再也无法运出。

在马衡的周旋下,北平的文物没有运出一箱,全部留下了。

至此,总共有2972箱国立故宫博物院文物运台,南京还剩11178箱故宫文物,其中大部分在五十年代运回北京故宫,剩下两千多箱暂存南京至今。

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的成立

从南京运到台湾的2972箱文物中,古物1434箱,图书1334箱,文献204箱,占南京所藏文物的四分之一。

1949年8月23日,文物迁入台中县雾峰乡吉峰村,并成立“国立中央博物图书院馆联合管理处”,隶属于教育部,由杭立武部长兼任主任委员,并于台中县雾峰乡北沟觅地建筑库房(隔年4月落成,文物随即迁入)。11月,战时河南省存放在重庆中央大学柏溪分校的68箱出土文物,也抢运到台湾并存放在台中市糖厂仓库。

1955年,台湾成立“国立故宫、中央文物院联合管理处”。1957年,在亚洲协会的赞助下,在库房之外又建一小型陈列室,公开展览所藏文物。1961年,在现址(台北市士林区外双溪建馆),1965年新馆落成,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的百岁诞辰,命名为中山博物院。同年11月12日,台北故宫博物院正式开放。至此,运台文物得到了一个适当的保存环境。

2009年2月14日,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带团赴中国大陆访问北京故宫博物院,首度开启两岸故宫交流;2009年3月1日,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率团抵达台北,他们此行专程访问台北故宫博物院,这也是对半个月前周功鑫以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身份首访北京故宫的回访。

时至今日,海峡两岸的故宫,依旧是一宫两院。北京的故宫红墙黄瓦,台北的故宫黄墙绿瓦,一个在北京长安街之北,一个在台北至善路之北,一个是古代宫殿,一个更接近于现代博物馆。在日本记者野岛刚《两个故宫的离合》一书里,他说:“两岸的大型博物馆都用同一个名字,这让我感到不可思议。”

猜你喜欢

故宫博物院北平故宫
北平的秋
遥想右北平(散文)
十路大军进北平
十路大军进北平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六站(上)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五站(下)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四站(下)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五站(上)
雪中故宫
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