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饲料产品进出口贸易特征及贸易竞争力的提升对策
2019-06-14张琼
张 琼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 315800)
1 前言
自2010年以来,我国饲料产品在对外贸易中极为活跃,特别是饲料原材料的进口量不断增长。虽然玉米是我国出口中的优势农产品,但近年来进口量急速增长,导致出口总体呈下降趋势。陈恭军(2012)认为,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比重已占整个播种面积和产量的90%以上,因此,未来玉米供给很难有大幅度提高。如大麦、高粱等农产品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国外进口,而进口总量呈扩大趋势,这些农产品都是制作饲料的主要原料,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必要对我国饲料产品的进出口贸易结构及总体市场情况进行分析,这对于把握饲料产品的进出口变化,促使其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国内外专家学者对饲料产品的贸易研究更多是着眼于对饲料原材料的供求关系及市场价格的方向。结果表明,我国对饲料原材料的需求逐年增长,可以说饲料原材料已成为我国粮食需求增长中的主要力量,这一观点已经在学术界中达成共识。
2 我国饲料产品进出口贸易特征分析
2.1 进出口贸易情况
(1)出口增长缓慢
由表1可知,近些年来,我国饲料产品的出口规模相对较小,出口增速相对缓慢。比如2015年,饲料产品的出口贸易量为220万t,总体出口额为26.8亿美元,这一数据仅与前几年持平。但从出口贸易历史来看,我国饲料产品在1996—2003年呈逐年上升态势,在2003—2015年又逐步缩小,然后基本稳定在2.5%左右。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饲料产品的进口占比自2008年起逐步扩大,截止到2017年底增加至16.8%,这个速度明显高于我国饲料产品出口总速度。可以说,我国已经从最初饲料产品出口国彻底转变为饲料产品进口国。
(2)进口增长较快
由表1可知,加入WTO之前我国饲料产品进出口量增长较缓慢。在2010年后,我国饲料产品进口规模明显扩大,如2018年底,我国饲料产品进口贸易量高达4568万t,这一数据约为2010年饲料产品进口贸易量的4.6倍。饲料产品进口增速表明国内市场对饲料产品需求不断增加。主要原因有3方面,其一是国内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其对饲料的需求量逐年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调研的数据,从2000~2015年,国内肉类产量平均每年增加约198万t;其二是畜牧养殖业逐渐从散养方式往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导致传统的自给自足模式难以满足现代畜牧养殖业的发展需求,养殖户只好选择商品饲料;其三是近年来受耕地资源保护及保证供量等政策条件制约,国内饲料产品不能实现即时供给,更多饲料企业开始转向国际市场,以满足饲料产品的需求增长。
表 1 我国饲料产品进出口贸易量 万 t
(3)贸易逆差分析
从总体发展趋势来看,我国饲料产品呈净进口势态。储燕涛(2003)指出,蛋白质饲料的短缺是困扰我国饲料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我国每年需进口1000万t以上的大豆才能满足畜牧养殖业对豆粕的需求。从2010年至今,我国饲料产品的进口量屡创新高,到2017年底进口总体规模增长25%,达到198.65亿美元。我国饲料产品贸易逆差出现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国内玉米、大麦、高粱等饲料原材料的价格不断上涨,其与国际市场价格相近,甚至部分已经超过了国际市场价格,从而导致饲料产品进口量快速攀升;二是人口增加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生产农产品大多用于食品加工,投入饲料行业的农产品数量不足,需要通过大量进口来满足市场需求。
而从我国饲料行业发展现状来看,2015年我国饲料行业的总体产量高达1.97亿t,占世界饲料总产量的25.6%,位居世界第一位。到2017年,我国饲料行业总体产量提高到了2.68亿t,相较于2015年增长了36%,饲料产业的快速增长促使企业对于饲料原材料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因此,饲料产品进口的需求逐年增长,饲料产品出口量无明显增长的情况下出现了显著的贸易逆差。
2.2 进出口市场结构 表2对我国饲料产品进出口市场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后得出的结果,由表2可以看出,我国饲料产品进出口市场结构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饲料产品。我国饲料产品的进口市场和出口市场相对集中,进出口渠道比较单一。饲料产品的进口来源主要集中在美国、法国等欧美发达国家。我国饲料产品的出口国相对较少,主要是面向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
第二,能量饲料。我国能量饲料更多的是从澳大利亚、泰国、美国等国家进口。主要的出口国家包括日本和韩国两个国家。从2018年数据上看,我国从美国进口的能量饲料占总体饲料进口比例的42.5%,进口能量饲料主要包括高粱和DDGS;从澳大利亚进口的能量饲料占总体饲料进口比例的16.8%,进口的能量饲料主要包括高粱和大麦;从泰国进口的能量饲料是木薯,占比约为15.5%。所有的能量饲料更多的是集中出口到日本和韩国两国,主要出口产品是饲料用糟渣。
第三,蛋白质饲料。蛋白质饲料的进口市场呈多样化趋势,出口国家更多的是以亚洲为主。蛋白质饲料的进口市场主要包括智利、美国和秘鲁,所占比例相对较大。蛋白质饲料的进口结构在近些年来也有明显变化,鱼粉曾经作为主要蛋白质饲料原料大多从秘鲁进口,由于蛋白质饲料原料资源的属性相对较强,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该蛋白质饲料原料的进口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第四,饲料成品。国内饲料成品的产业化水平相对较高,美国和日本是我国饲料成品的主要出口市场,同时也是主要的进口市场,两者贸易逆差相对较小,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内饲料成品的市场竞争力。
表 2 我国饲料产品进出口市场结构 %
3 提升我国饲料产品进出口贸易竞争力的对策
3.1 深化收购政策,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 随着我国饲料产品进出口贸易结构的逐步完善,饲料产品价格已经与国际价格逐步接轨。在这样的背景下,饲料生产企业对原材料的需求显得更加迫切,所以要继续推进粮食收购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开展农作物种植,从而有助于饲料产品的出口。特别是以玉米、小麦和高粱等为代表的能量饲料,国内价格普遍较低,给降低饲料产品价格,提高饲料产品出口竞争力提供了可能性。通过对国内生产原材料的把握,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真正实现国内饲料产品生产要素自给自足(范润梅,2015)。除此之外,还应进一步对我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进行优化,这一改革应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有序推进,通过市场经济体制和政府宏观调控来促进饲料行业的发展,以解决市场中供求不平衡的问题。
3.2 保持稳定的贸易政策 稳定的贸易政策能最大限度获得稳定的进口贸易流,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为饲料生产企业的原材料收购创造一个更加平稳的经营环境和更好的预期。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方面要尝试保证政策的相对稳定,使饲料产品的贸易活动持续稳定的发展,以实现对国际市场各类资源的充分利用,保证饲料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当前饲料产品的贸易逆差是对国内供需不平衡的正常反应,加上国内饲料产品市场开放程度相对较高,饲料产品之间存在较强的代替性,对于单项或部分饲料产品的进口干预都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蝴蝶效应,这对饲料行业的发展极为不利。所以应在现有政策条件下尽可能保证政策的平稳性,给饲料生产企业创设有利的市场环境和生存空间,使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实现产品的优化和升级(李经谋,2016)。另一方面要实现开拓进口来源,促进饲料产品进口来源的多元化发展,不能将进口市场集中于欧美发达国家,以有效防范国际市场中的风险。如贸易摩擦、国际争端以及国家政策调控都可能会影响饲料产品的进口,所以可以将一部分进口量放在睦邻友好的国家上,减少对外进口材料的依存程度,进一步实现多渠道获取生产的原材料,保证进口渠道的稳定性和健康状态。多渠道的原材料进口在短期内可能会提高饲料产品的进口价格,但从长期发展来看,这种结构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国外市场的供给风险,提高饲料生产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3.3 实施走出去战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中,使得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但在开展国际贸易过程中,需要对相关的外贸风险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把控。与此同时,国内饲料行业这个巨大的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如正大集团、泰高集团、嘉吉公司、通威集团等,这些全球饲料巨头纷纷对国内饲料产业进行投资,这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国内饲料行业的转型和升级。而饲料行业的国际化发展也给国内饲料生产企业构成威胁,只有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开展多元化经营,并鼓励这些企业走出国门,依托国际原料市场相对完善的产业链来逐步推动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良性发展,才能实现我国饲料生产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进一步提升饲料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4 结语
当前,国内饲料行业对国外原材料进口的依赖程度相对较高,这对饲料产业的长远发展极为不利。所以,应通过适当的政策调整和发展引导,实现饲料原材料进口渠道的多元化发展,在分散国际贸易风险的同时,有效降低饲料生产企业对出口国原材料的依赖程度。另外要加大对国内原材料市场的培育,使国内饲料生产企业拥有充足的原料支持,更好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去,从而在竞争中赢得市场的主动权和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