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真实,另一种诗
2019-06-14GuQi
谷 祺/Gu Qi
编者按:这是一场东西方绘画艺术的交融呈现,是展览,也是一场空间对话。展览以“双个展”的立意来进行策展的叙事梳理和展陈设计。展览遴选两位作者包含素描、油画、版画和水墨等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80余件代表作品,旨在通过空间内不同关系的交融和氛围营造,让观众能较为清晰地看到东西方艺术家对人物肖像绘画异同的表现与诠释。
展览链接:
“无问西东”——罗伯特·普利兹曼&陈雨肖像绘画双个展
展览时间:2019年3月2日—28日
展览地点:烟台美术博物馆(烟台市芝罘区海岸路20号)
在2018年6月,为加强中英两国间的文化艺术交流,引进高品质的英国当代艺术家的优秀作品,满足公众多元的文化与审美需求,烟台美术博物馆、英国当代绘画协会就曾共同主办过“罗伯特·普利兹曼绘画艺术展”。此次展览虽与一年前的展览有很多共同点,但展览的主题以及展出的方式却截然不同。此次展览以“双个展”的立意来进行策展的叙事梳理和展陈设计,策展人按照艺术家不同的作品内容将展览分为两个平行部分,既有不同,也有关联。一部分题为“另一种真实”;一部分题为“另一种诗”。展览遴选两位作者包含素描、油画、版画和水墨等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80余件代表作品,旨在通过空间内不同关系的交融和氛围营造,让观众能较为清晰地看到东西方艺术家对人物肖像绘画异同的表现与诠释。
在《无问西东》电影中有这样一句台词:“无问西东,只问自由,只问盛放,只问深情,只问初心,只问敢勇,不问西东。”这是电影中对于自由的、无尽盛放的青春的描述,青春是不忘初心,无问西东。100多年前,英国诗人吉卜林在《东西谣曲》中说:“东方与西方从不谋面,一直要到上帝的最后的审判之前,这两个巨人才会面对面,站立在世界的两端。”我想此次展览以“无问西东”为题也是想以电影中对于青春的自由无畏的态度来看待东西方的艺术,揭示两种不同文明之间的彼此交融、共同发展、兼收并蓄的发展方向。
罗伯特此次展出的肖像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源自现实生活中的亲朋好友。他致力于通过艺术的方式探索普通人的生存状态,这些作品也可以看作是融入了主体情感的对当代生活的真实记录。在“不知为何”和“正常”系列作品中绘制的“校园枪击案”事件人物及对特殊人群的速写肖像,体现了艺术家对当下社会问题的关切以及人性的关怀。还有一部分肖像作品表现的是20世纪以来的东西方名人,他们名噪一时,却人生坎坷。艺术家在这些肖像画创作中擅于主动捕捉每个人物的复杂情绪,这些看似碎片化的图像,经过有意识的梳理整合,揭示出艺术家以缅怀的形式表达对逝者的纪念之情。展陈中的人物生活照片与画作形成鲜明对照,他的另一种真实引领观众在可观、可读、可触及心灵的真实情节感受中进行深层思考。
罗伯特·普利兹曼 安妮 纸上铅笔 59.4×42cm 2018年
罗伯特·普利兹曼 卢埃拉 纸上铅笔 59.4×42cm 2018年
陈雨的作品为观众呈现诗歌与绘画的“应景”式体验,自由强力的墨色、精妙传神的形象、笔简神具的手法、直率奔放的个性,似乎处处弥漫着一种神奇的魔力,引人驻足,启人遐思。陈雨的肖像人物选择为自由和艺术而战、而奉献、而牺牲的阿波利奈尔;选择为了民主和解放宁可被同胞和祖国抛弃的孤独诗人阿多尼斯;他选择被苏联政府污蔑为“荡妇兼修女”,却被百姓称颂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的阿赫马托娃;他选择在孤独中隐居,在冥思中预言,在死亡中邂逅神性的阿莱桑德雷。不是什么样的诗都有同样重大的意义,不是什么样的诗人都值得描绘和同情,中国人对诗与画的联姻从不陌生,但是,国画家们所迷恋的充满诗情画意的才子佳人、文人骚客,似乎从未进入陈雨的视野。他以并不遵循常理的、看似有些怪异的五官透视去传达诗人或是喜悦,或是忧伤,或是犀利的神情,透过寥寥数笔,仿佛能看到诗人这一生的悲喜,每一种表情都似在传达一种内在的精神。我们追求新水墨、新工笔,很多人只是在追求“花哨”的技法,而忽略了绘画的精神和态度,一味地炫技只会造成观者的视觉疲惫,而内含有人文精神的作品才是真正永恒的。
罗伯特·普利兹曼 父亲马丁 纸上铅笔 59.4×42cm 2018年
陈雨 茨维塔耶娃之五 宣纸水墨 70×60cm 2018年
陈雨 木心中国 纸本水墨 97×68cm 2016年
陈雨 茨维塔耶娃之七 宣纸水墨 70×60cm 2018年
“无问西东”双个展既是一场关于中外肖像艺术的生动展览,也是东西方人物肖像绘画的比较研究,此次的交流很好地拓展了当代肖像绘画语言的价值内涵,激发了东西方对于肖像绘画中精神的探索,是两种文明碰撞融合的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