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某综合楼二层中央空调系统设计
2019-06-14浦云霞金杰
浦云霞 金杰
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 上海 200231
1 引言
本次设计根据建筑的房间类型以及作用,选择的空调系统为全空气一次回风系统。参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和《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格》规定,当空气调节区允许采用较大送风温差或室内散湿量较大时,应采用具有一次回风的全空气定风量空气调节系统。在不使用再热的前提下,一般工程推荐系统简单,易于控制的一次回风系统。
空调设计面积为1803平方米,二层层高5m,设计内容是综合楼二层的中央空调系统。
1.1 室内外设计参数
根据《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1],得到上海市地区空调室外设计气象环境。
1.2 夏季冷负荷汇总
表1 各个房间夏季冷负荷汇总
房间具体夏季冷负荷计算结果见表1。
1.3 建筑湿负荷
参照《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人体散湿量可由下式计算:
食物的散湿量可按照下式计算:
1.4 冬季热负荷计算
参照《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外墙围护结构的热负荷按照下式计算:
参照《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通过门、窗缝隙的冷风渗透耗热量按照下式计算:
通过上述公式已经个人的计算,设计建筑的冬季热负荷为135.6kW,单位面积的热负荷为75.2W/m2。
2 风系统设计
由于本设计方案选择一次回风系统,室外新风与室内回风在机组内混合后送入房间,送风方式采用上送上回式。机组制冷需要的冷水由屋顶的风冷热泵提供,冷水由水管接入各个机组。
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一次回风夏季空气处理计算方法对不同区域进行负荷计算,现以150人自助餐厅区域为例。
该区域的一次回风处理过程i-d图如下图1所示。
图1 150人自助餐厅夏季一次回风i-d图
在本项目中,由于使用一次回风系统进行送风,在不同区域设置机组,将风管从机房内接出,在风管支管设置散流器送风。回风管上布置格栅进行回风,回风与新风混合处理后送回房间。
回风口布置在回风管上,采用格栅作为回风口。根据回风量以及回风时的喉部风速选择尺寸。
3 冷热源
根据本项目中风冷热泵置于屋顶,选择三台风冷热泵机组,其中两台用于日常工作,一台备用。选用约克“YCAE130R*E”型号的机组,根据室内冷量选择。
所选风冷热泵机组“YCAE130R*E”单台制冷量为130kW,选用两台符合计算参数。
4 设备选型
本次设计将整个建筑的二层分为四个供冷区域,对于四个空调机房选择空调机组。根据各分区的制冷量,风量等参数选择空调机组置于机房内。根据《克莱门特“行家”系列高端组合式空调机组》介绍表,分别选择型号为MAC-7的机组一台,MAC-10的机组一台,型号为MAC-12.5的机组一台,型号为MAC-13.5的机组一台。
5 结论
本设计通过对办公楼的夏季冷负荷计算、冷热源的设计、空调系统的设计以及气流组织的设计,得出了以下结论:
本设计在夏季冷负荷计算时,由于考虑建筑设计层面处于二层人员出入时冷风渗透基本无影响,所以在计算负荷时没有设计门窗渗透风对负荷的影响,其余负荷计算均按照常规负荷来计算,计算结果为二层总设计冷负荷为129kW。
冷热源则选用了风冷热泵冷水机组,风冷热泵的优势在于风冷热泵在初期投资减少设备投入,后期运行能耗较低,减少整体的投资和运行成本。
在空气处理方面,本项目采用的是一次回风系统,通风方式是上送上回。由于本次设计的建筑内部主要是餐厅,则其散湿量比普通类型的建筑要大,且单层面积也十分大,整栋建筑层数较少,只有两层,较为适合选用一次回风系统作为本次设计的空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