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牢安全与效益双效防护网
——毕节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打造“智慧工地”系统
2019-06-14孙继林李文勇
文_孙继林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李文勇
在黔西县住建局指挥中心,工作人员不停地旋转探头,来自全县范围内10多个建筑工地的各种数据及时呈现在工作台的屏幕上,只要哪里出现情况,工作人员就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处理。
黔西县是毕节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打造“智慧工地”系统的试点。为坚决杜绝施工现场违规操作,大力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实现安全与效益结合,2018年,毕节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提出在全市范围内所有施工现场实现智能化管理的目标。在充分吸纳建筑企业各方意见的情况下,率先在七星关区、黔西县打造集建筑工地视频监管、扬尘治理(PM2.5)在线监测、塔吊黑匣子管理、施工升降机人脸识别和农民工实名制管理等为一体的“智慧工地”系统。
“我们就是要全方位掌握建筑工地的情况,这样才能安全、高效地保障项目顺利进行。”毕节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张旭介绍,所有项目开工前,项目企业采取自购与租用的方式,将端口和参数一样的,具有360度旋转及抓拍功能的视频监控设备接入管理平台,并随着工程的不断推进和项目工地实际,逐步接入扬尘在线监测、塔吊操作黑匣子记录与报警、施工升降机人脸识别、农民工实名制管理系统。
系统通过“智慧工地”子监控端、住房城乡建设局监控“信息中心”总控端及监管人员手机App实时监管,实现施工现场全覆盖、全时段监管,重点部位和危险部位操作预警提醒。如发现安全违规操作时,系统会自动报警,监控人员在“信息中心”总控室的平台上能及时发现,并通过项目安全管理体系人员持有的“和对讲”马上进行调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建筑工地动态监管到位。
“智慧工地”系统的投用,有效提升了监管效能,减轻了企业工作负担,解决一直困惑建筑行业“在建项目多、监管人员少、取证执法难”的问题。
投入使用一年多来,“智慧工地”系统通过探索大数据和“互联网+”模式,不仅实现了常规性的监管,而且还配套了违章违规提醒及查处等功能,让企业和建筑从业人员进一步规范安全施工,治理扬尘,确保建筑施工质量安全形势更加稳定,工地扬尘治理达标。
2018年,毕节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对全市范围内所有施工现场实现智能化管理。图为毕节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平台。(毕节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