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熊康宁:誓叫石山披“绿装”

2019-06-14张恒

当代贵州 2019年10期
关键词:绿装康宁喀斯特

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张恒

“做科研最重要的信条和信念,就是认真做好每件事,努力把每件事干成。”这是熊康宁从业35年的初心。

初次见到熊康宁,是在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四楼的一间办公室。办公室内陈设极为简单,一排高过人头顶的书柜,整整齐齐码放着有关喀斯特研究的书籍,几张木椅旁边就是办公桌——上面只有一台电脑和工作簿,再就是取暖的电烤炉。

“最近弄一个国家级科研项目,所以在这里整理材料。”熊康宁一边招呼记者坐下,一边略显抱歉的说,“不好意思,请您稍坐一会儿,我有点事情去安排下。”随后径直走进旁边的办公室。

“实在抱歉啊,想到一些思路,怕过后记不起来,就先和学生交代一下。”再回到办公室的熊康宁不忘解释道。“贵州师范大学下周才整体开学,没想到您现在就已经开始忙起来了。”“我们搞科研的不存在放假。”他的回答简洁干脆。

作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熊康宁长期坚守在教学科研一线,致力于喀斯特与洞穴、石漠化治理与生态衍生产业、世界自然遗产申报保护与山地旅游等研究,取得的科研成果为国家和地方科技创新、服务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科研支撑。

向“石山”要土地

石漠化被学术界称为“生态癌症”,是生态再生性几乎为零的喀斯特环境。贵州是世界上岩溶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是全国石漠化面积最大、类型最多、程度最深、危害最重的省份,喀斯特地貌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73%。

“白花花的石头,看不见片土,甚至寸草不生。”熊康宁略微凝重地向记者描述曾经目睹的石漠化现象。

1996年,第一次进入北盘江花江大峡谷的熊康宁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一眼望去几乎寸草不生,但凡有点土的地方都被种上了玉米。”

当时花江大峡谷两岸,近九成国土面积都被乱石覆盖,老百姓只能从石头缝里“讨活路”,“村民辛苦劳作一年,农作物收成不过600多元,不少人为了生计不得不举家外迁”。

“石山这么严重,具体原因、治理方向却有待明确。”为此,熊康宁带领科研团队翻山越岭做调研,发现石漠化并非完全是喀斯特地貌脆弱的自然环境导致,毁林开荒和伐木烧薪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也是导致生态严重恶化的重要因素。

“遏制石漠化,是贵州生态建设的首要任务。”锁定造成石漠化的原因,熊康宁率先提出“石漠化是可以被治理改善的,但治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那么,如何治理?从国家“九五”计划起,借助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熊康宁与科研团队决定,以最具典型和代表性的花江大峡谷作为石漠化治理示范区,“就是要研究攻克石漠化的技术,跟‘穷山恶水’打一场硬仗”。

经过20年理论研究、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的积累,熊康宁领衔的科研团队,查明贵州石漠化现状、分布和趋势等空间规律,建立石漠化等级指标体系,并总结出一套适合贵州喀斯特环境特征的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

“2010年前,全省石漠化扩张速度高于石漠化生态环境修复速度,现在两者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可以说有效遏制了石漠化,改善了生态环境和群众生活条件。”熊康宁高兴地说。

熊康宁(右三)与比利时专家讨论石漠化治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受访者供图)

既保土也富民

“让石山成为绿山,难在坚持。只有让村民们真正富起来,才能真正守住青山绿水。”在提出石漠化可以被治理后,熊康宁又敢为人先地提出以矛盾系统协调为线索、以流域为单元、以行政村为基础、以参与式农村社区发展为依托、以不同等级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开发为对策的思路,梳理出石漠化治理的系统理论和方法。

针对花江大峡谷,熊康宁就设计了一套综合治理方案。他提出以蓄水、治土为核心,特色经济林种植及高产技术为支撑,将工程措施、农艺措施、产业措施等技术体系予以科学配置。

“要想治愈石漠化,首先需要调整当地产业结构。”通过对比实验,熊康宁和研究团队精心挑选花椒、金银花等植物进行实验化种植。“这些经济作物耐旱、能在贫瘠的石旮旯地里生存,又是多年生植物,一次栽种后不用反复播种翻土,可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扭转石漠化恶化趋势。”

然而村民们并不买账,祖祖辈辈沿袭下来的农耕观念,成为挡在科研组面前的拦路虎。“免费发给他们的苗木,不是被抱去喂牛,就是随意丢弃。”

左思右想,熊康宁猛然醒悟:“我们的结论来自于实验室,老百姓看不到具体效益,当然不会买账。”为此,他和研究团队决定,以在玉米地里间种、套种等模式说服部分村民加入实验行列,从经费中拿出一部分资金请人栽种,甚至走进农户家中手把手教种植,带头让群众看到效益。

不出三年,农户们惊奇地发现,仅靠种花椒一年就能带来数万元收入,比种玉米强得多。贞丰县北盘江镇擦耳岩村村民饶大友,就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种上了20多亩花椒,收益比以前种玉米翻了几番,“种花椒一百斤,顶得上卖几千斤苞谷,收入四五万块钱”。

慢慢地,包括花椒、金银花、火龙果、砂仁在内的19个生态衍生产业新产品在这片石旮旯里遍地“开花”。如今,北盘江花江大峡谷示范区的植被覆盖率在1996年的基础上提高了30%多,石漠化程度也从当初的重度减轻到了如今的轻中度。

以初心建“山川”

“石漠化治理不是简单的植树造林,而是一个系统工程,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应当相辅相成。”熊康宁说,要解决好“保护与发展”这对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矛盾,在保护中谋取发展,在发展中加强保护,创造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互促共赢”的模式。

因此,针对不同等级石漠化的具体情况,熊康宁和科研团队系统性提出防治措施,构建了毕节、清镇、花江3种石漠化治理模式,以及人工造林与特色林产业、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等9种工程模式与衍生产业技术体系。

不仅在石漠化治理方面成绩斐然,自1985年起从事喀斯特研究的熊康宁,还以科技支撑中国南方喀斯特和赤水丹霞成功申遗,塑造了中国南方和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品牌。

他首次论证了中国南方喀斯特、赤水丹霞和梵净山的突出品质和显著的全球价值,满足世界自然遗产申报的自然美、地球演化历史、生态过程和生物多样性四条标准以及完整性和保护管理要求。成果经国务院签批送UNESCO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审议列入世界遗产,填补了国家喀斯特世界遗产空白,贵州、重庆、广西实现“世界遗产零的突破”。

“建设美丽山川和生态文明,需要科技创新的支撑。”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熊康宁还是常常告诫自己以及团队成员、学生:全省喀斯特地区土地退化的趋势没有彻底逆转,强化技术的科学凝练与集成创新仍是重要职责。

正如他自己的人生格言:“做科研最重要的信条和信念,就是认真做好每件事,努力把每件事干成。”

猜你喜欢

绿装康宁喀斯特
王正文
“喀斯特王国”地质构造动力
鹧鸪天·路边草
刘康宁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中国南方喀斯特”
废旧矿山换“绿装”
穿越喀斯特
重庆金佛山喀斯特等入选世界自然遗产
最后的请求
一次清白的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