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创”背景下河南省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

2019-06-13胡玲

经济师 2019年4期
关键词:转型升级乡村旅游双创

胡玲

摘要:随着“双创”政策的持续有效推进,“双创”已经成为推进实体经济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发展现代乡村旅游,就需要顺应我国旅游业有开放驱动、市场驱动以及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动力转化上,充分发挥“双创”在就业、人才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巨大推进作用,使乡村旅游现代化信息化发展成为解决“三农”问题,推进新型城乡一体化改革的重要推手。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了“双创”、乡村旅游及其转型升级等的内涵.然后就“双创”背景下河南省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价值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就当前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细致分析,最后给出了“双创”背景下河南省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双创河南省 乡村旅游 转型升级

面对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大好形势以及国家政府在政策、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多项政策的有机引导,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拉动城乡居民就地就业,培育新时代新型农民,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发展、振兴乡村战略规划有序推进的新动能。特别是在“双创”背景下,各级政府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把“双创”理念融入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创新乡村旅游新形式,探索乡村旅游新模式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是在发展实践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制约乡村旅游产业转型的重要问题,对此。我们有必要就乡村旅游转型升级进行专题研究。

一、相关概念分析

1.双创”内涵解析。“双创”即“创业创新”,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简称与核心精神。李克强总理曾在多个公开场合发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从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到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国务院常务会议以及各种场合中频频阐释这一关键词。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8年9月18日,国务院下发《关于推动创业创新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简政放权的改革为市场主体释放更多更大规模的潜在能量,通过让国人在创新创业下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实现自我精神追求的满足。在国务院多项政策出台以及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组织建设下.创新创业在各行各业掀起了社会建设新高潮。

2.乡村旅游及其转型升级内涵解析。第一,乡村旅游概念。我国对于乡村旅游的学术研究起步较晚,乡村旅游起源经济发达的西欧,并且伴随着西欧发达国家的工业化的实现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具有现代意义的乡村旅游发展在近些年得到了较为特殊的政策重视和社会关注。就其概念国内尚没有较为一致的界定。不同的地区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具体的定义内容也有所区别。文章对于乡村旅游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其一,乡村旅游的地理空间范围是乡村或者农村,其区别于城镇和城市,其二,乡村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来自于城镇居民,同时也包括异域文化的居民群体。其三,乡村旅游的内容涵盖广泛,涵盖了休闲养生、康养度假、购物、住宿等以及满足吃、穿、住、行、体验、学习、游览等旅游者的不同需求:其四,乡村旅游的特质是“乡村性”,卖点是同绕“乡村性”设计的旅游产品。第二,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内涵解析。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其融入了乡村旅游经济开发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乡村旅游资源是乡村旅游乃至整个乡村生存和赖以发展的前提,发展乡村旅游不能走牺牲环境的老路子。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本质理念是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提质增效,是发展现代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此国内外学者对于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以及可持续发展都做出了较多有益的研究.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主要包括乡村旅游产品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从简单粗放型经营管理方式向科学集约型转变,旅游软硬件设施以及服务品质的升级。

二、“双创”背景下河南省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价值分析

1.“双创”对于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近些年,在党的十八大创新驱动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引导下,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部署,取得了众多积极的研究和实践成效,促进了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培育了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有力地推进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此同时,在旅游产业“双创”政策的有效引导下,我国的旅游业逐渐从开放驱动、市场驱动以及要素驱动的常规发展逐渐向创新驱动转变,把“双创”理念引入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不仅能够推进新时代新型农民的大力培育,提高农民就地就业的机会,同时还能够优化农村的经济结构,推进农村地区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通过“双创”在乡村旅游的驱动作用,能够密切乡村与城镇联系,带动旅游与农业、服务业以及互联网产业的跨界融合发展提供新机遇。此外.“双创”对于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巨大推动作用既是“双创”政策在农村经济建设上的一个缩影,同時也为带动农村农业等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2.河南省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分析。大力发展河南省乡村旅游具有重要的意义,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同时也是特色乡村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解决农民农村农业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城市化、新型城镇化以及城乡一体化的战略统筹,同时在乡村有效植入综合性、新兴、绿色、朝阳的旅游产业,是环境治理工作推进、振兴乡村战略实施的关键措施。但是,乡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背后有很多突出的问题难题正在慢慢显现。对此,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河南省政府下发了《河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2017-2020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推进乡村旅游的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在鼓励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需要做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确保乡村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河南省乡村旅游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政府的规划引导工作不到位。政府是乡村旅游规划的主要责任体,同时也是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重要政策引导者。在各地的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包括恶性竞争、旅游市场混乱的突出问题,归根到底在于政府对于乡村旅游的整体规划的不合理,不能够协调各项政策的有效落实,不能够通过管理制度的规范建设实现对乡村旅游市场投资、营销的正确引导,由此造成整体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联结能力弱,农民参与度不高等突出问题。

2.保障机制不够完善。乡村旅游不仅需要完备的基础设施建设、差别化但统一的营销模式以及较为专业的管理部门和较为完善的管理规范体系。具体来说,第一,乡村旅游配套软硬设施有待进一步建设,旅游配套软硬没施是影响旅游者旅游动机以及提升旅游意愿的基础条件,而现实的发展过程中,很多乡村旅游项目开发上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依然较少。第二,管理协调机制尚不完善。“双创”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不仅需要旅游行政部门的管理,同时还需要与相关部门能够有效地协调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第三,旅游专业人才保障不够。乡村旅游高素养专业人才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与核心,人才队伍建设不足,就不能够保障各项政策的正确落实。第四,营销管理有待全面,不仅需要确保旅游宣传的多元化和创新化发展,同时也需要在宣传造势以及差别化竞争上进行有效尝试。

3存在“跟风”的肓目非理想建设。在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建设热潮的兴起使得大批没有专业理论基础的投资者、经营者进入乡村旅游市场,出现了很多盲目非理性的投资行为,导致了诸如低水平重复性建设、乡村旅游产品特色不突出以及环境治理工作任务重等突出问题。还比如在政府的旅乡村旅游规划落实上,存在着大搞“政绩”的虚无工程建设,乡村旅游资源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利用,很多不可再生资源因为在开发过程中没有采取重点保护的措施导致不可挽回的损失等等,这既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理念落实不到位,同时也滋养了腐败,不利于乡村旅游建设的健康发展。

四、“双创”背景下河南省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优化策略

1.统筹规划,科学定位,突出重点。第一,统筹规划,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任何项目的建设都离不开科学的规划与引导,针对河南省乡村旅游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政府旅游管理部门要积极主动的发挥规划引导作用,把乡村旅游发展按照行政区域进行统筹规划,全面对接各级别的旅游产业发展以及振兴乡村战略规划。建立各级别的专门乡村旅游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统领各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把乡村旅游发展放置于土地利用、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等相关的专项规划之中,以因地制宜的原则,认真调研,确立各地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构建集众多特色为一体的综合性乡村旅游发展体系,各县市各村落的各景区景点的布置要按照上级的总体规划进行科学定位,形成布局合理的整体规划布局。第二,突出对于重点特色乡村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在规划引导以及科学调研和布局下,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要“以点成线带面”的工作方法,突出对特色传统村落的政策帮扶,做好特色旅游资源的可续持开发与利用。通過特色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充分发挥特色建设示范效应,以试点评选以及试点建设,累积发展经验,形成带动全局规划建设的重要支点。重点特色乡村旅游资源是相对于受到城镇化影响较小或者城镇化过程中功能定位独特作用突出的乡村旅游资源来说的,在河南省各地区分布着很多因为封闭性保存较为完整的以人文历史、自然风景名胜遗迹、传统古建筑、淳朴民风等为特色的村落,通过深挖文化内涵,开发别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与旅游纪念品,能够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

2.突出战略合力以及乡村旅游的产业融合发展。第一。突出战略合力。由于乡村旅游在农村三产融合、结构调整、生态保护、农民就业增收以及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作用.各级政府纷纷制定了发展乡村旅游的政策和相关规划。把乡村旅游规划部署与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战略等实现有效对接,把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等工程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使乡村旅游成为多项战略政策的实施的重要推手。在旅游扶贫的地区,建立贫困人口优先雇用、重点培训等保障机制,能够让农户就地就业,并学到脱贫致富的技能.把旅游扶贫作为振兴乡村规划战略实施的重要内容。比如,辉县市的宝泉景区及其周边贫困村落等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采取“一个景区带一个村,一个能人带一户”的“企业+农户”的旅游扶贫策略,有效的解决了农民就业增收的问题。第二,顺应时代发展,坚持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产业融合是现代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以及发展趋势.在“双创”背景下,把乡村旅游与传统农业、乡村加工制造业、农林水利等传统产业业态发展结合起来,把乡村旅游产业与互联网等高新服务产业结合起来,通过双创政策、绿色理念以及互联网思维的有机结合和有效引入,在产业融合发展的共益下推进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对此,在全面考察乡村资源特征以及产业发展情况下,把乡村旅游+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特色文化、互联网+乡村旅游以及乡村旅游+康养旅居等新模式引入到当地旅游产业发展以及农村产业发展上,以新业态的创新发展引领产业融合建设。

3.积极借鉴,引入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第一,要积极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把对当地乡村旅游发展有益的成分创新应用到本地的项目建设上,比如无锡泥人文化创意博览园为代表的传统民问艺术乡村旅游,把文化创意理念引入到重点特色传统乡村的旅游资源开发上来,还比如科技主导型乡村旅游为代表的模式,通过科技助力乡村旅游发展,河南省辉县市常村镇淘气堡智慧科技园和五龙山乡村旅游区成为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引入成功经验,要遵循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对接当地旅游资源条件,不能够照搬或者采取“空中楼阁”式的强行建设。第二.引入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全域旅游强调区域整体性旅游资源开发,这对于实现特色性突出乃至全局合理布局都是极为重要的理念。把全域旅游引入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是全域旅游在乡村的延伸和应用,是“双创”政策落实的重要理论支撑。对此,河南省各地乡村旅游建设要以国家全域旅游标准进行项目建设,在全域旅游理念的指导下,把当地乡村旅游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融合发展都纳入到乡村旅游的整体规划上来,突出发展的均衡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4.培育双创人才,促进乡村旅游服务管理水平升级。针对河南省乡村旅游专业人才需求旺盛但是供给不足的人才市场形势,要推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就需要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育双创型专业人才。对此,第一,政府要强化对高校乡村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引导作用,深化高校在服务乡村旅游发展上的合作。第二.通过优质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引入更多企业的投资,用企业的人才资源进行乡村旅游建设。第三,重视对当地农民的培训,比如加强对农户旅游产品和服务专门性技术的培训,还比如对历史文化以及环境保护的培训,此外把创新创业教育引入农民的培训当中,鼓励农民自主创业,鼓励农民新生代的回家创业和当地就业。

猜你喜欢

转型升级乡村旅游双创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