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汽车制造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2019-06-13于焱赵慧敏

经济师 2019年4期
关键词:汽车集团汽车销量汽车行业

于焱 赵慧敏

摘要:汽车产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拉动作用。汽车产业是一个多层次、宽领域的产业链,上游产业涉及钢铁、机械、石化、橡胶、电子、纺织等行業;下游产业链涉及金融、保险、维修、加油站、餐饮等行业,汽车产业的发展将会带动上、下游行业的发展,拉动内需。增加就业,提升国民经济。汽车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汽车企业的发展。汽车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单元,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大动脉。研究汽车企业发展现状对指导汽车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经济意义。

关键词:汽车产业汽车企业汽车企业发展

从1953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成立之至今,我国汽车行业发展已有60多年的历史。汽车行业的发展历经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浪潮,迎来了汽车行业发展的大好光景。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突飞猛进,2016年,我国GDP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位,人均GDP也在稳步上升,达到53922元/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汽车已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家庭消费品。目前汽车行业利好发展,但也面临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探究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并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发展策略,促进汽车行业稳步发展。

一、汽车行业发展特点

(一)产业关联度高

汽车产业具有庞大的产业链结构,以汽车制造企业为龙头,带动上下游相关行业发展。上游涉及钢铁、机械、橡胶、石化、电子、纺织等行业;下游涉及金融、保险、销售、维修、物流、旅游、加油站等行业。各行业的发展与汽车行业密切相关,相互依存,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各行业之间存在高度的差异性,以其独特的差异性与汽车行业相互配合,促进产业链的发展;汽车行业与上下游企业之间存在技术、采购、销售和服务等交流,涉及频繁的数据交流,适应网络化的发展模式。

(二)集群发展

汽车产业是一个关联度高、资本密集、产业链长、带动性强的产业。我国汽车产业成集群式发展,六大产业集群分别为:东北汽车产业集群、环渤海汽车产业集群、中部汽车产业集群、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珠三角汽车产业集群、西南汽车产业集群。六大产业集群与其内部的上下游行业展开多方合作,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拉动国民经济产值。

(三)产业结构合理

2007-2009年我国出现了投资高峰,2014-2015年几十个汽车集团纷纷投资建厂,4s店也如雨后春笋般崛地而起,汽车市场出现了疲软状态,造成大量的产能过剩。面对此现状国家及企业之间也纷纷采取措施,大型4s店解构和整合,国家通过财政补贴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新车二手车的整合渠道越来越多,满足了消费者多方面的需求。

(四)汽车行业资本结构多元化

国内的五大汽车集团,一汽、上汽、东风、北汽、广汽都隶属于国有控股集团,国家掌控着汽车行业的大部分资本,由于我国汽车企业缺乏核心技术知识,部分汽车集团下的企业多为合资。近几年,民营企业迅速崛起,具有代表性的长城、比亚迪、吉利等品牌多为消费者青睐,平衡了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在汽车行业中的资本地位,基本结构多元化、合理化。

二、汽车企业发展现状

(一)汽车市场需求庞大

上世纪50年代中国的汽车工业才刚起步,改革开放的利好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大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经济逐渐进入发展的新常态,GDP逐年稳步增长,从2012年的540367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744127亿元,增长水平也稳定地保持在7%左右。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国民对汽车的需求,如图、所示,2016年度我国汽车产销量遥遥领先其他国家,以2800万的销量持续保持第一位,第二大汽车市场和第三大汽车市场仍然是美国和日本,其产量分别达到1700万和490万的高销量。日本、德国、印度汽车销量无过大的差值,近几年印度汽车工业飞速发展,超越韩国成为第四大汽车市场,韩国在全球的市场份额相对于其他主要国家来说相对较少,但也达到了180万的销量。

(二)汽车产销量增长相对比较稳定

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汽车销量呈萎靡趋势,而我国的汽车市场却截然相反,销量持续上涨。特别是2009年和2010年,汽车销量增长率达到了45%和32%和高比率,2009年销量突破1300万辆,2010年增长到1800万辆,这两年的飞速增长离不开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一是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二是国家采取一系列汽车消费刺激政策,如汽车下乡、北京汽车购车政策等;三是市场潜力大,购买力强。2010年以后,我国汽车销量呈稳定性增长,2016年我国乘用车市场销量增幅达到14%,告别了2015年销量增长的“低谷”,汽车市场呈现复苏状态,根据汽车工业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了2811.9万辆和2802.8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了14.8%和14%,高于上期11.5和9.3个百分点。汽车销量上升,一方面受1.6升及以下汽车购置税减半政策的强劲拉动。另一方面货币供应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也刺激了汽车消费。

(三)汽车市场集中趋势明显

汽车产业是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对于提高居民收入,刺激消费,带动国民经济增长具有很大的作用。目前我国的汽车产业集群形成了以一汽集团为核心的东北汽车产业集群、以北京汽车集团为核心的环渤海汽车产业集群、以东风集团为核心的中部汽车产业集群、以上汽集团为核心的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以广州汽车集团为核心的珠三角汽车产业集群、以长安汽车为核心的西南汽车产业集群。图3是2016年六大汽车集团整车工厂出货量和占全年产量百分比,2016年六大汽车集团中产量最高的是上海汽车集团,以600多万辆的年产量稳居第一位,占全年总产量的23%,其次是东风集团和一汽集团分别占全年总产量的15%和11.3%'产量最低的广州汽车集团也以160多万辆的产量位居行业第六,总体上六大汽车产量占全年的81.3%。根据最近几年的数据,汽车销量前十的集团是上海汽车集团。东风集团、一汽集团,北汽集团、广汽集团等共计10家。汽车销量前十集团从2012年到2016年,销量一直成上升的趋势,2016年销量达到2476万。2016年全汽车行业销量为2802万辆,销量前十家集团占全年销量的88.4%。2013年增长率为5.2%,2014年增长较快达到15.8%,2016年达到了12.9%的高速增长,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汽车销量前十家集团基本上垄断了整个汽车市场的销量。

(四)个性化需求引领汽车发展新方向

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尽管面临着下行的压力,近5年依旧保持7%的稳定增长,2016年,我国GDP折合美元11_2万亿,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4.8%,在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中占据30%的比例,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加速器。2012年到2016年中,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80万亿元,人民生活水平高速提升,消费支出增加,人民幸福感提升,对于汽车的需求也越来越趋向于多样化。汽车广泛应用于出行,贸易运输、物流、旅游等领域。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汽车的人均占有量还很低,根据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和IMF提供的数据可知,2016年世界人均汽车销量排名第一的是卢森堡,979辆/万人,冰岛和美国位居第二名和第三名,我国以203辆,万人,位居世界第35名,人均GDP8261美元。发达国家汽车消费需求呈现个性化的趋势,小轿车、越野车、MPV、SUV、房车等早已在汽车市场上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居民对汽车多样化的需求也逐渐上升。人民大众买车已不仅仅是为了方便出行,多样化的需求更多地展现了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以及满足感的体现。目前我国购车的主流群体多为"70后”、“80后”和"90后”,追求舒适便捷和标新立异,传统的代步轿车已不能满足他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更偏向于时尚个I生的越野车等运动车型。相关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6年轿车及SUV销量逐年上升,轿车销量在2014年达到最高峰,SUV在2016年销量达到最高峰。汽车销量在最近几年稳定增长,而SUV从2013年到2016年增长飞快,2016年的销量是2013年的3倍,说明人们对汽车需求越来越追求多样化。

(五)合资汽车垄断地位增强

我国是汽车消费大国,也是生产大国,目前,我国有六大汽车产业集群,分别是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中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和西南地区。从相关资料可知,东北地区汽车产业群中有最大的合资企业一汽集团;华中地区合资企业有东风集团;华东地区有宝马、帝豪、荣威汽车等合资企业;华北地区合资企业有北汽集团;华南地区有合资企业广汽集团和海马汽车等,由此可见在我国六大汽车产业集群中,合资汽车企业占据巨大市场,我国多数汽车企业都依赖于国外汽车企业的先进技术,发展并壮大企业。

根据汽车工业协会得到的各系列汽车销量占乘用车市场份额的相关数据可知,自2010年到2015年我国自主品牌的销量近几年都稳定在40%左右的市场份额,而其余60%的市场都是合资企业。自主品牌销量从2010年的600万销量增长到2016年的1000万辆,这不仅得益于我国政府对自主品牌的优惠政策也得益于自主汽车品牌的创新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从表中可得,日系汽车销量近年来稳步增长,从2010年到2016年增长了100万销量;德系汽车销量从2010年190万增长到2016年450万辆,增长高于日系汽车;美系汽车从2010年140万辆增长到2016年290万辆,增长了150万辆,汽车销量保持在12%左右;韩系汽车从2010年100万销量增长到2016年170万辆,增长量较小,市场份额大约在8%左右;法系汽车在我国的占比较小,汽车销量缓慢增长,但不足100万辆。

(六)销售和售后服务水平

我国加入WTO后,国家提出系列政策鼓励人民购买汽车,如进口汽车配额增加和关税大幅度下调等好消息,国内汽车市场充满了巨大的商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变了其原有的消费观念,汽车生产商和经销商在激烈的汽车市场竞争中,要想持续取得利润,就要放宽服务的范围,争夺更大的市场和市场份额。汽车售后服务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消费者对某品牌或某车型的满意度,间接影响销售量和市场份额。一些发达国家,在售后服务方面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我国的汽车企业也逐渐改进售后服务方面的不足,一些大型的汽车集团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售后维修服务体系,但大多数企业与发达国家的售后服务水平还相距甚远。国外的维修多以品牌专营店为核心,配件销售则在维修站,而我国配件销售主要集中在分散的零售商,汽车4S店也把配件作为辅助销售获取一定的市场份额。汽车维修厂及服务站缺乏品牌意识,且售后人员的专业性较差,技术水平薄弱,只能一些处理简单的问题,疑难问题处理时面临很大的困难。对于售后网点而言,我国现有的售后网点,一线城市还能满足顾客及时维修的要求,三四线城市网点太少,不能满足顾客维修的需求,与国外科学合理的售后服务网点布局相比相差甚远。

三、存在的问题

(一)技术研发能力弱

我国汽车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弱是目前汽车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我国缺乏自主创新能力,销量排名靠前的企业也多为合资企业,利用国外提供的核心零部件和技术支持,在我国加工生产,缺少核心技术人才,研发能力较弱,多数产品存在模仿,自主知识产权少,在研发资金上投入的比例远远小于发达国家用于技术创新的投入比例。从表面上看,我国企业占据合资企业一半的股权,但是在核心能力方面没有话语权,因而经营的利润大部分也都为国外企业所得,此现状对我国汽车企业发展存在不利之处。根據上市公司年报数据,2014年汽车企业在研发经费上投入的资金量为,上汽集团68亿元,比亚迪36.79亿元,其中24.66亿元用于汽车研发,长城汽车25.72亿元,长安集团20亿元,广汽15.93亿元,而东风集团相对于其他汽车集团来说,投入的研发经费最少,仅5.95亿元。从车企投入的研发经费中,粗略的可以看出我国汽车集团和车企在汽车研发方面投入的费用极少,国外车企每年在汽车研发费用上投入的比例大约占主营业务的5%-10%,显然我国车企与其相比差距很大,研发经费的差距进而导致车企之间技术水平和汽车质量存在巨大差距。如何改变我国车企技术研发能力弱的局面,是汽车行业乃至政府都应该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自主品牌面临严峻形势

汽车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我国汽车销量稳居世界第一,说明我国有很大的汽车需求市场。国家的发展需要汽车企业的发展为支撑,自主品牌的发展代表企业创新力的发展,拥有自主品牌并在汽车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才是我国民族车企崛起的重要方式。以往的汽车市场中合资企业占据巨大市场份额,自主品牌缺少竞争力,市场份额较小。近几年我国自主品牌加大研发力度,2016年合资企市场占有率为60%左右,自主品牌约40%左右,根据盖世汽车销量数据库整理的2016年自主车企销量TOPl0中可以看出,自主品牌占了四家,分别是上汽通用五菱、长安汽车、长城汽车和吉利汽车。2016年汽车乘用车销量为2800万辆,自主品牌的销量仅占乘用车销量的15.6%,其他均为合资品牌,由此可见我国自主品牌的发展趋势虽然乐观,但是还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三)规模化程度低

规模经济又叫“规模利益”,指的是技术经济达到一定水平时,扩大生产能力,可使长期平均成本呈下降趋势,即长期费用呈曲线下降趋势。汽车产业属于高度密集型的产业,批量生产一方面可以节约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也能满足市场需求,汽车市场如果能形成一定的规模,则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近几年我国的汽车工业发展迅速,但还未形成一定的规模经济,发达国家汽车产业兴起的早,至今已经形成完整的规模体系,汽车行业中大部分相关企业都分布在汽车企业的附近,产业集群化程度高。我国汽车产业起步较晚,且缺少规模化的管理,呈现出企业数目较多,市场集中度低等问题。汽车行业产业链长,资本高度密集,呈现出规模经济递增的趋势。提升汽车行业的竞争力,必须优化生产规模,优化规模经济。根据国际汽车产业发展规模要求,年销量小于100万辆的企业不能单独存在,年销量200万辆的企业也要面临重组的可能。我国汽车市场份额多被几家大型汽车厂商垄断,其他小型的汽车厂商能分到的市场份额小之又小,导致我国汽车行业市场集中度低。

四、对策分析

(一)加大研发投入

近几年我国汽车销量遥遥领先其他发达国家,成为名副其实的汽车消费大国,但是受限于技术水平,我国只能是汽车大国,算不上汽车强国。发达国家汽车工业先进,早在19世纪,德国人卡尔·本茨就发明了第一辆汽车,目前德国已进入工业4.0,我国与其相比,相差甚远。国际知名汽车集团每年都会支出一定的经费用于汽车研发,国外大型汽车集团每年花费在研发支出上的费用约占集团营业收入的5%,个别集团能达到约10%,而我国汽车企业的-研发经费还不及国外车企的一半,研发经费投入的不足,必然导致创新力度较小。技术创新是保持企业经久不衰的必要途径,我国汽车企业在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方面与发达国家不相上下,但就核心技术来说,我国汽车企业却大相径庭。目前,汽车市场的竞争主要体现在核心技术的竞争,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更趋向于理性化,更加注重用户体验,拥有了核心技术就会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我国企业必须要加大研发力度,学习国外的技术,去粗取精,在学习模仿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创造出属于我国的汽车核心技术,占据一席高地。另一方面,创新还体现在基于全球经济变暖,能源短缺的现状,发展清洁能源,改善生存环境。我国政府应加大对于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补助力度和购车者的补贴政策,企业要加大在新能源领域的资金投入。

(二)实施品牌营销策略

企业持续经营发展离不开品牌在市场中的作用,品牌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反映一个企业的用户体验好坏。实施品牌营销,就是在产品的销售过程中,逐步增加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知度和满意度。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需要一定的过程,通过实力和文化的渗透,慢慢地把品牌渗透到人们的心中。品牌的机制和作用体现在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企业形象,第二层面是品牌形象,第三层面是产品形象。企业形象一方面靠品牌来维持,另一方面也需要产品的质量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品牌形象指某品牌在人民心中的存在形象,既包含存在感又包含人们的主观认知;产品形象是本身所展示出来的外在形象以及消费者对于某一产品使用情况的用户体验。汽车企业要实现品牌效应,必须将品牌传递到消费者的认知中,首先要树立品牌形象,提高产品的质量性能、传播企业文化、提升企业信譽、做消费者信得过的汽车企也,通过产品服务树立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认知;其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大众媒体,通过大众媒介将企业的品牌传递给消费者,扩大汽车的受众人群,提高品牌的宣传力度;再次要提高汽车行业服务人员的销售和售后服务质量。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用户体验;最后充分利用大数据做市场调查,准确地分析产品性能和消费者需求,进行精准定位,站在顾客的立场上制定企业的方针政策。

(三)优化经济规模

汽车产业有很长的产业链,汽车产业的优化能间接地带动相关产业链的优化,实现规模经济。目前我国少数汽车集团呈现出一定的规模经济,但是效果还不是很强,单一企业的效果更是微乎其微,提升企业的规模经济,要内外兼修,不仅企业内部要需要优化,企业外部也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首先,企业内部要形成一定的规模经济;其次,建立汽车产业的规模经济。企业内部优化可以采取优势企业强强联合的手段,共享技术和资源,相互借鉴学习,一方面有助于我国民族品牌的崛起,另一方面减少了国外合资,也提升了汽车企业的收入,促进国民经济的提升。企业的内部优化还可以采取并购重组的策略,企业间通过并购重组,优化原来的资本结构和资源结构,降低生产成本,达到规模经济;集中力量生产核心产品,使产品更具专业化和竞争力;解决被并购企业面临的系列问题,使企业更加强大。目前我国典型的汽车行业并购案例就是吉利收购沃尔沃,首先,吉利获得了沃尔沃的技术支持,减少了研发成本,并在中高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其次,吉利借助沃尔沃的品牌优势,改变了其低端的企业形象,对民族自主品牌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再次,吉利不仅能在我国市场上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也能在国际市场上分一杯羹,更快地打入国际市场,提升国际知名度;最后,吉利仅从沃尔沃的品牌效应中就获得了几百万美元的市值,自身效益扩大,也为国内其他车企树立了模范标准。建立企业的产业经济规模需要政府积极制定相关政策,引导企业共同发展进步。

五、结论

本文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分析了我国汽车企业的发展现状,即我国汽市场需求庞大;近几年汽车的产销量增长对比明显;汽车的市场集中度趋势比较明显;个性化需求引领汽车发展新方向;合资汽车垄断地位增强;销售和售后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根据这些现状进而提出了目前我国汽车企业存在的问题和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汽车产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支柱性产业,汽车企业是汽车产业的核心,只有经营好企业,才能壮大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因此,企业和政府都要担当好自己的角色,积极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猜你喜欢

汽车集团汽车销量汽车行业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汽车集团财务公司的产业链金融风险管理研究
时代不等人,汽车行业在完成“双碳”这件事上,责无旁贷
7月汽车销量211.2万辆 同比增长16.4%
6月汽车销量230万辆 同比增长11.6%
4月汽车销量207万辆 同比增长4.4%
3月汽车销量143万辆 同比下降43.3%
汽车行业最热最IN资讯,这里看个够!
汽车行业 最热最IN资讯,这里看个够!
杨嵩升任宝沃总裁 原宝马副总裁加盟任C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