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债王”退休,独角兽格罗斯走下神坛

2019-06-13玛丽·奇尔兹(MaryChilds)

财经 2019年14期
关键词:格罗斯太平洋债券

玛丽·奇尔兹(Mary Childs)

比尔·格罗斯(Bill Gross)喜欢出其不意。

2月4日,这位债券市场的先锋人物宣布正在办理退休手续,即将告别基金巨头骏利亨德森投资公司(Janus Henderson)。这与他2014年突然离开自己共同创办的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acific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简称Pimco)时如出一辙,只是前一次出走闹得更加沸沸扬扬。没人料到这位生性尖锐、超级争强好胜的亿万富翁即将悄然退休。格罗斯经常说,他会先离开交易大厅。

但是,格罗斯对数字也看的透彻。短期利率连续四年低位徘徊,是很难打破的纪录。知先发制人之重要者,非格罗斯莫属。到了74岁的年纪,他强烈地意识到时不我待之紧迫。

格罗斯近期业绩令人感伤的理由有数个,核心的一点还是它破坏了作为现代市场创始人之一的传奇。1971年,格罗斯加入太平洋共同寿险公司(Pacific Mutual Life insurance)时,债券还被存在保险柜里,尚未用于交易。但随着通货膨胀失控,造成债券日益贬值,格罗斯终于说服老板让他尝试债券买卖。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也随之应运而生,最初是表现平庸的太平洋共同寿险公司旗下子公司。格罗斯帮助发明了我们今天熟知且热衷的主动型债券交易。

他近期业绩欠佳,给长期以来市场上一直存在的,也是他自己多年来不断提出的问题,提供了错误的答案:格罗斯究竟是一名伟大的投资家,还是恰好赶上了债券市场长达40年的上升周期,才得以在利率下降和信贷扩张的背景下赚得盆满钵满?

换言之,如果一只金毛猎犬在同一时期也管理着一只债券基金,有人懷疑到底谁的业绩会更好。这种想法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除格罗斯之外,还有众多的基金经理赶上了同一波债市上涨周期。可他们没能成功。

格罗斯和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能够取得成功,不外乎仰赖以下几点。首先,格罗斯有着超乎常人的专注力,并且乐此不疲。不管是他本人还是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都曾表示更偏好长线投资,会放眼看三年,且忽略市场杂音。这让他特别擅长紧跟正确的趋势,尤其擅长洞察何时抽身逆势操作。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本·托洛茨基(Ben Trosky)创建并一直掌管着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的高收益债券业务。据托洛茨基评价,格罗斯堪称一只独角兽,既是出色的交易员,又是优秀的分析师和销售员,能够将复杂的想法提炼成简单易懂的东西。

其次,格罗斯善于随机应变。随着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逐步发展壮大,他不断调整策略,迅速采用了从衍生品到互联网的各种新技术。托洛茨基透露,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是第一家获准在退休金账户管理中使用期货交易的基金管理公司(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未能立即确认这一点)。

此外,公司的组织架构也有所帮助。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成立初期的“三角凳”结构——三大支柱分别是格罗斯、比尔·珀德利切(Bill Podlich)和吉姆·玛泽(Jim Muzzy)——使格罗斯能够把绝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债券交易上,其他两人则主导运营战略和客户开发工作。玛泽曾经是一名基金经理,管理着由客户经理组成的销售团队,他深谙市场之道,因此手下的销售人员在客户沟通方面表现优于同业。多位曾在该公司就职的前雇员表示,也正因为如此,基金经理们才能够一门心思地专注于市场,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才能够说服广大客户接受更宽泛的投资委托协议。

在市场方面,格罗斯与其他人——比如仍在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任职的克里斯·迪亚纳斯(Chris Dialynas)和该公司前董事会成员迈伦·斯科尔斯(Myron Scholes)——还善于发现市场漏洞。不信就找一位60岁以上的朋友,问问1983年吉利美(Ginnie Mae)衍生品交易的相关历史。当时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利用了其他人没有发现的定价漏洞,迫使标的合约必须进行实际结算,让交易对手完全措手不及。

这简直与抢劫无异,但却在合约条款保护下完全合乎法律。

其他交易虽没有如此辉煌,却更加真实可信,比如卖出波动率,或买入几乎等同于现金但收益却略高一筹的短期公司债券,或买入指数基金中的抵押贷款、国际债券等高收益债券。其中一些交易策略经过梳理,形成了投资管理策略。比如StocksPlus,这个诞生于1986年的创新理念将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回报率与短期债券的额外收益结合起来。

格罗斯称这类“结构性阿尔法”交易是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制胜的关键因素。把买进利率设置在恰当的水平,再加上若干基点,再配以托洛茨基所言的“交易保证金方面有我这样的笨蛋根据各债券情况的不同啃下那么一点点,”跑赢大盘就顺水行舟了。

有人说,格罗斯最后一段时间的表现令人失望,是因为他缺乏公司辅助团队的支持,没人向他提供出色的交易点子。这种论断无疑低估了格罗斯自己的宏观理念占据主导地位的事实,也低估了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在投资中资产配置的额度之巨。即使在格罗斯非常错误的时刻,有才能的交易员也不容易背离他的投资路径。

但是,上述有关团队辅助不利的论断与另一个观点很接近:格罗斯确实离不开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的海量基金。1940年通过的美国《投资公司法》(Investment Company Act of 1940)中有项豁免规定,在特定情况下允许同一组合中的不同基金交叉交易。格罗斯非常善于利用这项豁免规定。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前员工称,交叉交易有助于保护投资组合的资产免受客户突然要求赎回的不利影响。

利用豁免条款显示了另一项有助于格罗斯/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取得成功的人格特质:他们愿意更加激进。更敢于承担风险,以更好完成交易的名义扩大在华尔街的销售范围,但同时也更激进地利用术语、授权和监管的灰色地带。

格罗斯通过发言人拒绝了置评。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请《巴伦》参看该公司就格罗斯退休所发布的声明。

也许世界发生了变化,利率不再走低,格罗斯的结构性交易也走下神坛。也许市场效率已然过高,或者格罗斯过于迷失在“无约束”基金中不可自拔,找不到可以押注的基准。也许他想让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看到他们错过了良机的心太切,结果颠覆了自己与生俱来的风险规避能力。但是,在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承担风险”非常重要,即在万一投资惨败时,必须对交易或项目负责。在过去的一周里,格罗斯没有回避四年来自己投资业绩欠佳的事实。现在,他终于可以投入自己喜欢的运动——高尔夫了。

(翻译:王旭静;《巴伦》2019年2月8日报道)

猜你喜欢

格罗斯太平洋债券
爱管闲事的“太平洋警察”
印地新生
决胜太平洋
跨越太平洋的爱恋
太平洋还是北冰洋
伊朗南部高扎格罗斯浊积放射虫岩亚带的放射虫地层学
菲律宾地震多人死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