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传统音乐改编钢琴作品的民族因素研究
2019-06-13南鑫刘长旭
南鑫 刘长旭
〔摘 要〕 湖南钢琴音乐所体现的“民族因素”不仅仅指对传统民族音乐旋律及演奏法的借鉴与再现,还有对湖南音乐文化以及湖南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本文从湖南传统音乐文化艺术特征、湖南音乐改编钢琴作品的分析以及湖南钢琴音乐中的民族因素等角度着手,重点从创作手法以及湘楚文化传承等方面对湖南传统音乐改编钢琴作品的民族因素进行分析。
〔关键词〕钢琴;湖南传统音乐;民族因素
自19世纪上半叶钢琴传入中国,这件西洋乐器在我国受到中国听众的青睐,随着钢琴音乐在我国的不断发展与传播,作曲家们开始研究并创作更加符合中国人听觉习惯的钢琴音乐作品。自1913年至今,中国钢琴作品从创作手法方面大致可以分为创作曲和改编曲(改编曲不是创作曲,但也有创作的成分)两类,尤其“改编”这种创作手法,极大地激发了我国作曲家的创作兴趣。
有据可考的我国第一首键盘改编作品是1913年“学堂乐歌”运动时期,由赵元任先生改编的风琴曲《花八板与湘江浪》。此后,我国作曲家开始将中国民间曲调改编成适合钢琴演奏的小曲,为发展中国民族风格的音乐作出尝试。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钢琴事业同其他各项事业一样,受到史无前例的破坏,钢琴作品的创作被禁锢,然而“改编曲”凭借其选材以及易于听众理解和易于普及等优势在夾缝中顽强生存,到20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末进入创作繁荣期,一系列由中国传统音乐改编的钢琴作品相继问世。在“文化大革命”后期,钢琴改编曲几乎成为那一时期中国钢琴创作的唯一形式,直到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新的文艺方针政策提出,中国钢琴音乐创作才开始更加多样化。
在众多优秀的中国钢琴改编作品中,由湖南传统音乐改编的钢琴作品,是其中有较有特色的一支。湖南传统音乐文化历史悠久,音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且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作曲家在保留湖南传统音乐原有曲调以及音乐特征的基础上,融合湖南民族文化,创作出的具有浓厚湖南民族气息的钢琴音乐。“从湖湘钢琴音乐文化的现状着手,对湖湘钢琴音乐如何传承与发展进行深入探寻,可作为当下‘湖湘音乐文化研究的一个全新视角,对于推动‘湖湘音乐文化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与实际价值。”①因此,在我国当前钢琴音乐文化发展的背景下,对其进行系统研究也有着多方面的意义。
一、湖南传统音乐艺术特征
湖南地处长江中游,境内丘陵、山地广布,山歌广为流传,当地人把湖南山歌归纳为“高腔”“平腔”“低腔”三种。高腔山歌曲调高亢,节奏自由,拖腔处常有衬字(见谱例1);平腔山歌悠远绵长,多为成年男子在野外用真声歌唱;低腔山歌优美柔和,多为妇女在室内歌唱。
谱例1
湖南小调是日常生活中演唱的小型民歌,曲调婉转细腻,一般采用五声调式,在“徵”和“商”微升,形成特性调式,这就使其具有独特的地域民族风格。在湖南小调中比较突出的花鼓调因多用羽调式而形成特性羽调式(见谱例2)。
谱例2《洗菜心》
另一湖南特色传统音乐形式是湖南花鼓戏,它是湖南各地地方小戏的总称,音乐粗犷爽朗,明快活泼,地方色彩浓郁,以极具地方特色的湖南花鼓大筒以及唢呐、锣鼓等传统民族乐器为伴奏。 湖南花鼓戏吸收了多种民间艺术精华,以多种湖南地方艺术表现形式为载体,是湖南地方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
二、湖南传统音乐改编钢琴作品
(一)王建中《浏阳河》和储望华《浏阳河》
《浏阳河》是一首具有浓郁湖南地方特色的湖南花鼓戏歌曲,经过歌唱家的演绎而家喻户晓。20世纪七十年代,作曲家王建中、储望华分别将其改编成同名钢琴作品《浏阳河》,这两个版本,尤其是王建中改编的《浏阳河》,是目前流传最广、弹奏最多的湖南传统音乐改编钢琴作品。曲谱保存完整且流传度较高,被刊载于多部钢琴作品集,为我国钢琴音乐民族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葛顺中《刘海砍樵》和储望华《刘海砍樵》
《刘海砍樵》是湖南花鼓戏中最有名的折子戏之一,20世纪五十年代,上海音乐学院葛顺中先生应用湖南花鼓戏的音调特征以及《刘海砍樵》剧中的某些曲调素材,创作钢琴组曲《刘海砍樵》,成为中国最早的湖南传统音乐改编钢琴作品。该作品于1956年参演第一届全国音乐周,并于1959年入选上海音乐学院钢琴教材丛刊并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刘海砍樵(钢琴组曲)》。这套钢琴组曲全曲共三乐章,以戏剧情节为纽带贯穿发展,分别为《清晨砍樵》《胡秀英》《成姻》各乐章。此作品是湖南传统音乐改编钢琴作品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一部作品,但因创作时间久远,且具有较强地域性特征,使得作品流传度不高,曲谱为一版一印,较难收集,且目前很难找到该作品的音视频资料。
储望华改编的《刘海砍樵》整体的音乐风格明快风趣,具有浓郁花鼓戏风味,是探究湖南传统音乐与钢琴音乐结合的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作品创作于1986年并在1999年重新订正,曲谱见于《储望华钢琴作品选》。作品注重湖南花鼓戏伴奏乐器及唱腔特点,在改编过程中多次使用小二度音程,减弱西洋和声的色彩功能,也更加贴近民族乐器的演奏特点,突出了作品独特的湖南民族特色。
(三)谭盾《看戏》
《看戏》是由湖南籍作曲家谭盾创作于20世纪七十年代的一首钢琴小品,其音乐原形来自湖南花鼓戏,作者在改编过程中巧妙结合西方作曲技法,再现湖南传统音乐表演形式——花鼓戏的演出情景,具有非常浓郁的湖南地方色彩。《看戏》曲谱被编入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钢琴基础课与选修课试用教材《钢琴基础教程》第二册,并在《跨世纪新版全国钢琴演奏(业余)考级作品合集》中作为五级考试曲目,对湖南传统音乐的普及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奚其明《湖南花鼓》
《湖南花鼓》是一首极富湖南民间音调色彩的钢琴改编作品,由上海音乐学院作曲家奚其明创作于20世纪七十年代。作品将湖南民间歌舞中的锣鼓节奏融入钢琴音乐创作中,并间接引用湖南花鼓戏《丫环调》及《刘海砍樵》的旋律为素材,保留湖南花鼓戏的骨干音及旋法,引入小二度音程,使和弦形成含有小二度、增四度音程的独特结构;既适合旋律的施法特点,又显现出现代和声的因素,对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具有启发性的意义。乐曲曲谱见于教育部组织编写,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钢琴基础教程》第四册。
(五)谭盾《忆》
钢琴组曲《八幅水彩画的回忆》,由湖南籍作曲家谭盾创作于1978年。这是一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作品。作曲家以湘楚文化为背景,从湖南家乡秀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地方民俗中获取灵感。作品共分为八个乐章,囊括湖南的民歌、戏曲、传统风俗以及湘楚巫傩文化等各个方面,其中四个乐章中直接采用湖南传统音乐的素材,使得整部作品不但湖南风格浓郁又兼有与时俱进的特征,赋予湖南传统音乐与众不同的活力。组曲中的《听妈妈讲故事》《逗》《云》几个乐章被分别编入中央音乐学院校外音乐水平考级丛书《中央音乐学院海内外·钢琴(业余)考级教程》中作为考级曲目。
(六)徐新圃《采槟榔》
由老一辈作曲家、教育家徐新圃改编的钢琴曲《采槟榔》,曲谱见于长春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中国名歌改编的通俗钢琴曲1》。作品结构短小简洁,但基本保留湖南民歌《采槟榔》的原有曲调,演奏难度对于上述前几部来说相对较低,通俗、易于普及,此类通俗钢琴作品对于湖南传统民歌的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湖南钢琴音乐中的民族因素
(一)创作手法
1.借鉴民歌音乐元素
中国钢琴音乐和中国民歌的关系由来已久,借鉴民歌元素是根植于民族文化的一种艺术创作形式,因此,通过对民歌改编创作而成的钢琴音乐作品,体现出浓厚的民族特征。在湖南传统音乐改编钢琴作品中,以民歌为题材创作,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改编、创作手法,其对民歌素材的运用大致分为以下两类:
首先是对民歌旋律的直接运用或改编。谭盾的作品《八幅水彩画的回忆》是以湖南传统音乐为基础的代表作品,在作品的八个乐章中,有4个乐章直接运用湖南地区的传统音乐素材,充满了作曲家对儿时家乡生活的回忆,如第二乐章《逗》(见谱例3),作品在两小节的引子之后,以 D 羽调式呈现主题,主题旋律选取材自位于湖南郴州西北部嘉禾地区的小调《新嫂嫂》(见谱例4),原曲以儿童天真的口吻夸奖新嫂嫂,这部钢琴作品直接运用原民歌的旋律,通过高八度重复、加花等手法发展而成,配以灵动的织体写法,音乐风格活泼,充满童真,地方气息浓厚。
谱例3
谱例4
《采槟榔》(见谱例5)的曲调是20世纪三十年代,由湖南湘潭作曲家黎锦光根据湖南民歌《双川调》创作而成的,后被作曲家徐新圃改编为钢琴小品(见谱例6)。这部钢琴作品直接运用原民歌的主题旋律,保留原曲由“6-1-3-5”四音构成的“湘羽音調结构”,配以钢琴化的织体,丰富了作品的音响效果,听来十分亲切。
谱例5
谱例6
其次是对民歌唱腔的模仿。湖南地区境内山地、丘陵分布广泛,山歌成为当地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山歌具有即兴性强,唱腔悠长流畅,音调嘹亮等特点,且具有淳朴细腻的情感,作曲家在对其改编的过程中,充分抓住民歌唱腔的特点,使得改编钢琴作品更具有民歌的韵味。
谱例7
作曲家谭盾在《山歌》(见谱例7)这部小品中,采用湘西苗族“高腔”为素材,表现歌声在山间呼应回荡。旋律中多次使用倚音及乐句划分,意在模仿高腔唱腔中的滑音效果以及山歌演唱时的呼吸特征。另外,这首小品的旋律骨干音为“La-Do-Mi-Sol”,并加入升高的Re形成加商音的湘羽体系,再配以恰当的钢琴织体,使作品具有独特的湖南山歌音乐特色。
2.模拟民族器乐演奏法
在钢琴上对民族乐器演奏法进行模仿也是中国作曲家改编创作的主要手法,在湖南传统音乐改编钢琴作品中,以模仿弹拨乐演奏以及对打击乐演奏借鉴的例子较多。
谭盾《秋月》就营造了中国传统乐器古琴曲的意境,在乐曲的第二部分,通过高音声部连续下行琶音,模拟古琴或古筝的刮奏效果,增添作品行云流水的意境(见谱例8)。作曲家通过多种钢琴演奏织体以及对传统西方和声的大胆革新,对传统乐器音韵以及演奏法进行模拟,营造月夜神秘、朦胧的意境,也与琴乐幽静深远的意境、琴者宁静沉稳的心境相呼应。
谱例8
《看戏》(见谱例9)这部作品一开始的四小节引子,就是再现湖南花鼓戏打击乐伴奏的效果,艺人们常说:“半台锣鼓半台戏,离了锣鼓冒(没有)力气”。作品保留湖南花鼓戏锣鼓的节奏型,并在乐曲进行中穿插出现,一次又一次将情绪推向高涨,有力地营造出湖南传统音乐表演形式花鼓戏演出时的热闹气氛。
谱例9
3.汲取地方戏曲精华
我国的部分钢琴音乐的创作与戏曲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对戏曲剧种的唱腔设计上、作品结构上以及伴奏模仿上。以湖南传统音乐为基础的钢琴作品,主要是以湖南地区的传统戏曲花鼓戏为选材对象。
湖南花鼓戏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一部分,调式构成采用中国传统五声调式,其中独特风格主要表现在羽调式、角调式和宫调式中。花鼓戏的唱腔主要有川调、洞腔、打锣腔还有一些民间小调汇成一体来演绎,羽调式是湖南花鼓戏川调系统中运用最广泛、最有代表性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调式,同时受到湖南方言的影响,常常通过演奏(或演唱)技巧形成微升高的徵音、微升高的商音,构成两个鲜明的色彩音,最终形成“mi—微升sol—la—do—微升re—mi—还原sol”的“湘羽音调结构”,自下而上骨干音为角、羽、宫、角、徵。
在改编钢琴作品的过程中,作曲家很好地保留了湖南特性羽调式的特点,利用骨干音与色彩音的结合,形成花鼓戏风味浓郁的钢琴作品,例如:《看戏》这部作品,采用D羽调,作品旋律刚开始的部分就运用湖南花鼓戏音乐特有的四音音列la-do-mi-sol作为旋律主干音,并出现#do,也就是羽调式里升高的徵音(见谱例10)。
谱例10
湖南花鼓戏唱腔比较高,演唱节奏非常快,这一特点或许与湖南人火辣的性格有一定关系。另外湖南花鼓戏生活气息浓厚,戏中的唱词大部分运用湖南长沙的方言来演唱,使得作品充满戏剧性,也增添了独特的湖南乡土气息。而这些在改编钢琴作品中均有体现,依旧以《看戏》为例,整首作品节奏较快,分句明显且较短,作品后半部出现较多快速的十六分音符跑动,与花鼓戏的节奏及行腔特点相呼应。整个作品中色彩音的运用,左手配以恰当的肢体及节奏型来再现花鼓戏中的锣鼓,烘托出热闹的气氛,也使得作品洋溢的乡土气息,符合湖南花鼓戏的风格,形象地展现出湖南人泼辣的个性特征。
4.再现湖南自然景致
湖南地处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南,景色宜人。秀丽的风景也启发着作曲家们的创作,再现与赞美湖南自然景致也成为湖南钢琴作品的一个重要题材。如《浏阳河》,这首脍炙人口的湖南传统音乐改编钢琴作品的代表作,就表现出柔美婉转的湖南风景画卷,作曲家王建中在《浏阳河》中段部分左右手交替的9连音演奏,模拟出水波荡漾,波光粼粼的秀丽景色。
另一首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八幅水彩画的回忆》,仅从作品的曲名就能体会到贯穿全曲的画面感。这首作品是作曲家谭盾根据湖南家乡秀美的山水与淳朴的民情所作。将记忆中的家乡化成水彩画一般的音乐,用音符将画面展现在听众面前。而《云》是作者思念家乡中遥望天空飘着的朵朵白云。流动的五声音阶使乐曲富有歌唱性,整首小曲静谧美好,亲切朴素,仿佛云朵正轻轻飘过。
5.描绘民俗性活动场面
以湖南地区风俗文化为题材,也是作曲家改编创作的一个方向,例如《八幅水彩画的回忆》中的《古葬》表现湘西人祭祀的神秘阴郁,最后一首《欢》则表现湖南人在庆祝节日时的欢乐场面。这首钢琴组曲将湖南人们生活、娱乐等各个侧面,通过音乐语言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听众面前,表现出湖南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展现出湖南的风土人情。
(二)民族审美与湘楚文化传承
湖南省崇山峻岭,江河湖泊的特殊地域特征形成了相对封闭的世界,特别是乡下的人们,仍然保持着较为原始的生活方式。同时湖南是中国古代“楚文化”的发源地,从老庄的散文、屈原的诗歌以及在长沙出土的战国时期楚国的帛画等艺术品中,都可以体会到楚文化的浪漫与个性张扬。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认为天、地、神、鬼之间似乎都有某种奇特的联系,这种意识也造就当地具有浓郁宗教色彩的文化特征,其中最具特色的则是湘西苗族巫傩文化。
湘西文化在我国巫傩文化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它是巫傩文化最早的起源地之一,也是巫傩之风最盛行的地区。由于这里山高路远,交通不便,闭塞古朴的湘西人便把各种难以解释的自然现象,归因于鬼神之说。他们相信世上有神,只是不能與凡人沟通,于是巫和傩这样的“人神中介”便诞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远古的祭祀活动仍在这片神秘之地上演,不过巫傩祭祀文化已逐渐演变成傩艺术,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湖南传统音乐改编钢琴作品同样受到这种浓烈神秘色彩及巫性特质的地域文化的影响,当地的民间曲调、戏曲、哭嫁、哭丧等一系列的红白喜事以及祭祀活动,使得湖南传统音乐有着其特别的魅力,湖南籍作曲家谭盾就曾表示,他自幼就受到家乡湖南巫文化对心灵的撞击,那种巫气、那种鬼气早已埋藏在他的心里,也影响着他的演奏和创作。正是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才造就湖南传统音乐改编钢琴作品的独特性格,由作曲家葛顺中创作的钢琴组曲《刘海砍樵》第一乐章《清晨砍樵》以及由谭盾的《八幅水彩画的回忆》中的《荒野》《古葬》等作品,均表现出浪漫、诡异的神秘气氛,力求通过这种音乐达到人与自然、人与鬼神的交流,从而追求一种音乐与文化的共通。这很好地印证了湖南地区湘楚巫傩文化对音乐的影响。
因此,钢琴音乐所体现的“民族因素”不仅仅指对传统民族音乐旋律及演奏法的借鉴、再现,还有对湖南音乐文化以及湖南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而传承发扬民族文化,才是作品的精髓以及改编作品的初衷。这些作品不仅在当时拉近了群众与钢琴音乐的距离,在当下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今越来越多的文化交流与钢琴比赛活动,让我们熟知的民族的声音成为中国钢琴音乐的名片,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文化的魅力。
结 语
通过以上研究,将湖南钢琴音乐与传统音乐对比,从创作手法以及文化内涵等多方面分析可知,湖南传统音乐改编钢琴作品有助于推动钢琴音乐在湖南地区的普及,将西方钢琴音乐作曲技法与湖南特有的民族性巧妙融合,使钢琴音乐能够被更广大听众理解,也使得改编创作的钢琴作品具有国际化的音乐水准;同时,作品保留了民族文化的精髓,将湖南淳厚的传统音乐特色生动体现,也使得湖南传统音乐具备现代的音乐特色,促进了湖南民族音乐的发展以及湖南文化的传播,为民族音乐提供了更多的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为丰富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以及中国钢琴音乐文化内涵做出贡献,为中国现代的钢琴音乐注入新鲜的活力与血液,从而推动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繁荣,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
(责任编辑:翁婷皓)
注 释:
①刘长旭,传承与发展当代湖湘钢琴音乐文化的思考[J]艺术教育.2017(23):71.
参考文献:
[1]周青青.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教程[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
[2]吴岩.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钢琴创作与作品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
[3]吴婷.湖南花鼓风格钢琴曲的创作元素及其教学探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6.
注:本文系2017年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优秀青年项目“当代湖湘钢琴音乐文化发展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编号:17B117;系2017年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湖南传统音乐改编钢琴作品的民族因素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编号:CX2017B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