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住院患者误吸/窒息风险评估及分级饮食护理干预
2019-06-13贾玉梅杨琳王红美徐丹
贾玉梅, 杨琳, 王红美, 徐丹
误吸是指在吞咽过程中误将部分食物、口腔内分泌物或胃内容物通过真声带进入咽喉腔及气管内,而没能随吞咽动作全部进入食管内[1-2],由此所导致的窒息、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是老年患者常见死因。我科自2017年10月开始对老年科住院患者使用误吸/窒息危险因素评估表评估筛选误吸高风险患者,按得分高低对误吸风险进行分级,实施分级饮食护理干预,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老年科住院的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入院的46例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54~99岁;疾病类型:脑梗死24例,帕金森病3例,冠心病11例,急慢性支气管炎8例;留置胃管2例,使用镇静药物11例。2017年10月至2018年7月入院的46例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27例,女19例,年龄55~95岁;疾病类型:脑梗死22例,帕金森病1例,冠心病13例,急慢性支气管炎10例;留置胃管5例,使用镇静药物1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入院后采用常规入院评估表评估,筛选出存在吞咽困难有误吸风险的高危患者,给予常规误吸防范护理,包括对进食方式与方法、食物黏稠度与性质、进食时应采取的体位等相关知识进行宣教,并向患者讲解发生误吸的原因、后果、危害,以及预防误吸的方法及急救措施等。
1.2.2 观察组
1.2.2.1 误吸风险评估 入院后首先根据医院误吸/窒息危险因素评估表[3]上7项内容(既往误吸/窒息史;意识;有无特殊情况:留置胃管、人工气道、机械通气;使用药物:镇静安眠药、抗精神病药、抗癫痫药;洼田饮水试验;合并疾病:血管疾病、糖尿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慢阻肺感染、颈部胸部手术后、神经传导及肌病等)对患者实施全面评估,筛选出误吸高危患者。每个评估项目设0~5分:患者既往无误吸/窒息史,意识清楚,无特殊情况存在,未使用相关药物,饮水试验阴性,无相关疾病则每项各得0分。以往有误吸史,意识模糊,年龄60~69岁,有1种特殊情况存在,使用1种相关药物,合并1种相关疾病,则每项各得1分。患者既往有窒息、昏迷史,年龄≥70岁,有2种及及以上特殊情况存在,合并使用2种及以上相关药物,并合并2种及以上相关疾病,则每项各得2分。洼田饮水试验阳性得5分。洼田饮水试验[4]:①患者取坐位或30°~45°半卧位。②头稍微前屈,嘱患者吞咽30 ml温水,观察其吞咽动作和有无呛咳。③根据患者吞咽动作和呛咳情况分为5级:Ⅰ级(优),30 ml温水1次吞下,无呛咳;Ⅱ级(良),30 ml温水分2次吞下,无呛咳发生;Ⅲ级(中),30 ml温水能1次吞下,但伴有呛咳;Ⅳ级(可),30 ml温水分2次吞下,伴有呛咳;Ⅴ级(差),患者不能全部将水咽下,频繁呛咳。Ⅰ~Ⅱ级为饮水试验阴性,Ⅲ~Ⅴ级为饮水试验阳性。将7项得分进行累计,总分≤2分为低危风险,3~5分为中危风险,≥6分为高危风险。
1.2.2.2 护理干预 ①饮水试验阴性患者给予常规饮食;饮水试验阳性患者应密切观察,除常规误吸护理外,对总分≥6分的高危患者需与患者及家属签署风险知情书,书面告知风险与防范措施,每日评估,及时调整护理方案。②落实饮食分级护理(表1)。③落实健康教育与评价,责任护士告知患者饮食宜忌,每天关注并检查患者的食物性状、量、种类与自身吞咽功能是否相符,如不符,立即给予纠正,及时掌握患者健康教育的接受程度与执行力,尊重患者的饮食文化,及时调整饮食计划。
表1 不同误吸风险患者分级饮食护理措施
误吸/窒息评分误吸风险监督形式分级饮食护理措施≤2分低危适时监督①误吸防范知识宣教;②纠正不良饮食习惯(进食时说话、进食过快、进食后即刻平躺);③训练有效咳嗽3~5分中危严密监督在低危风险的预防基础上执行:①进餐前准备:环境安静,注意力集中;②选择合适餐具:如小而浅的边缘钝的汤匙,饮水时使用较浅的杯子,不要用吸管饮水;③进食体位:尽量端坐位,如病情不允许可取半卧位或卧位进餐,卧位进餐时头与身体向前倾斜45°;④食物形态、量、进食速度:食物宜半流和半固体形态,如鸡蛋羹、面条、菜粥等,进食一口量控制在10~20 ml,把握好进食速度,不要催促,让其充分咀嚼并咽下后才能喂下一口;⑤吞咽功能训练:加强舌、软腭、口腔肌肉的训练,训练空吞咽动作≥6分高危实时监督全面评估慎重决定能否经口进食,在中危风险的预防基础上执行:①尽量采用自己进食,必要时协助喂食;②食物形态以半流为主,适当增加稠度;③进食一口量严格控制在5 ml以内;④建立进食监控表,及时记录进食的时间、食物的种类、量、形态以及进食时有无呛咳、噎食等症状;⑤昏迷或留置胃管的患者进食前要确定胃管是否在胃内,鼻饲后半小时内仍保持30°半卧位30 min;⑥每次进食后检查口腔,确保无食物残留;⑦床边备吸引器、气管切开包等急救物品;⑧出现病情变化时重新评估以确定是否能经口进食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误吸的情况,以进食时发生呛咳、噎食、窒息、吸入性肺炎为判断标准。吸入性肺炎诊断标准为1994年卫生部颁布的我国第一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5]中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排除因呼吸系统疾病、痰液堵塞等原因。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其中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46例中使用误吸/窒息危险因素评估表共筛选出高危患者15例,占32.6%;对照组46例使用入院评估单共筛选出高危患者6例,占13.0%。住院期间观察组7例(15.2%)发生呛咳、噎食、窒息、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对照组19例(41.3%)发生呛咳、噎食、窒息、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提示观察组的护理干预措施对降低患者吸入性肺炎、呛咳、噎食、窒息发生的效果明显好于传统护理干预措施。
表2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误吸/窒息发生情况比较(n,%)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χ2=7.720,P=0.005
3 讨论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组织器官功能逐渐退化,口腔黏膜出现萎缩变薄,神经末梢感受器的反射功能逐渐迟钝,咽部及食管肌组织退变,蠕动能力减弱,容易导致误吸的发生,继而引发吸入性肺炎。吸入性肺炎是误吸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导致高龄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6]。对老年患者尽早进行误吸风险的评估,准确筛选出高风险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能有效防止误吸的发生。
护理人员对误吸风险的准确判断是误吸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风险的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只有正确地评估与识别才能有效地进行风险的分级管理[7]。本研究中对照组对患者误吸风险的识别采用常规入院评估表,主要依靠个人经验及喝水时有无呛咳来判定,没有考虑到患者的基础疾病、用药及吞咽功能情况等,评估准确度较低,与患者实际差异大,导致措施落实无针对性,误吸风险加大。观察组使用误吸/窒息危险因素评估表,从患者有无误吸/窒息史、意识、年龄、有无特殊情况、药物使用、合并疾病及洼田饮水试验等7个方面对患者进行生理、心理、情绪等全面评估,使风险得到快速准确识别,可帮助护士了解患者身体的各项机能,准确实施个性化、针对性的饮食护理干预,按照饮食分级进行食物的选择,按表格内容实施标准化、程序化误吸护理,规范了护理人员行为,避免了经验式随意护理,所以误吸/窒息危险因素评估表可作为有效指导临床误吸风险评估分级的方法。
同时,根据误吸风险分级落实分级饮食护理可提高进食安全。①观察组患者在入院时接受全面详细的误吸风险评估,护士依据评估结果与高风险患者签署书面风险知情书,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误吸风险的重视。②分级饮食护理能促进护士主动参与患者的饮食管理,提高护士对误吸的认识与关注度,护理安全防范系统得到进一步完善,降低了患者误吸风险的发生。③规范的分级饮食护理能帮助患者建立切实可行的饮食方法与习惯,还可以使患者的吞咽功能得到有效的改善,极大地提高了进食的安全性,减少院内外误吸事件的发生,从而确保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