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应把握的三个关键点
2019-06-13毛芳芳
□ 毛芳芳
道德与法治课程强调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努力做到德与法融合,教与学互动。在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转变课程理念,提高对课程的认识,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以生活德育观为指导,以体验活动为路径,以多元评价为引导,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提升道德素养与法治意识。
一、凸显生活德育观,着力营造童趣课堂
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引导儿童过有道德、有法治意识的生活,帮助儿童解决成长中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坚持生活德育观,也就是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着力营造童趣课堂,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去了解生活,在发现、积累实践经验中回味自己的生活,静观他人的生活,参与群体生活,实现道德引领。
(一)强化课程意识,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
与以往德育课程教材相比,《道德与法治》低年级教材更强调课程意识,用教学合一的编写理念设计,采用主副版结合的形式体现教学张力。主版教材体现了教学目标,在使用中应尽量遵循教材逻辑,以完整的课时按栏目顺序组织课堂教学。副版教材多采用绘本故事的形式,可灵活使用,介入的时机应由教学需要决定,同时应注意绘本与生活的链接,有意将绘本与学生的生活、地方故事、自编故事进行整合,努力让绘本动起来,从而唤醒学生的个性体验,带领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学习生活。
低年级教材内容主要涉及习惯养成、公共意识和规则意识的培养。在使用教材时,教师可以抓住教材的“点”,把抽象变成具象,把灌输变成启发,让德与法自然融合。如教学一年级上册《上学路上》“交通‘信号’要知道”栏目时,教师可在教室里创设情境,开展模拟交警指挥和行人过马路等活动,以达到认识交通标志,学习交通法规,树立守法意识的目的。
(二)激活生活因子,充分开发德育元素
《道德与法治》力求教材逻辑和生活逻辑的有机融合,基于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体现课程的意义与价值。教师在设定目标、处理教材时,需特别关注学生的生活,充分开发德育元素。如教学一年级下册《我们爱整洁》一课时,设计了“照镜子”活动,先请学生照一照镜子,找一找自己的整洁之处。接着,教师通过问题“平时是自己穿衣服还是大人帮助的”,使学生真实地呈现实际情况,再进行适当引导:自己穿最能干!针对“穿衣小能手”比赛时出现的有些学生穿不好衣服的现象,将之作为生活指导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解决具体的生活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展示“洗一洗,小手变干净”环节后,教师设计了小讨论:要想变得整洁,除了洗手,还需要做些什么?由此引出“21天好习惯记录卡”,将课堂学习拓展至课后的习惯养成指导。正是因为教师激活了生活因子,学生才能全身心参与,获得独特的体验和认识。
(三)坚守儿童立场,努力创设生动情境
童年是一个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只有置身于真实平凡的生活,才能使学生发现更多的感动和愉悦。教师在设计、实施教学环节时,应充分考虑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以儿童的方式进入他们的生活,在生动的情境中实现道德引领。
课堂上,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通过学生熟悉的卡通人物或同龄人,努力创设生动的情境,与学生展开互动交流。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不做“小马虎”》一课时,教师借助“小马虎皮皮”的形象,找出皮皮马虎的原因,再让学生反观自己有无类似皮皮的“马虎”现象,结合绘本故事《马虎危害大》提升认识,引导学生思考避免“马虎”的方法,进而指导具体的行为方式。
二、转变学习方式,设计活动不忘“初心”
活动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方式之一。低年级教学活动的设计应体现“目标指向明确、主线层次清晰、全员积极参与”的特点,切忌一味追求形式上的“热闹”,而忽视开展活动的“初心”。
(一)明确目标指向,设计有效活动
为教学目标服务是活动设计的出发点。因此,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应指向明确的目标,选择学生真实的生活场景,力求操作方法简明。既要“入境”进入教学情境,更要“出境”进入生活,让每个学生充分体验,深入探究,心有所悟,真正实现育人目标。
如针对二年级上册《我们小点儿声》一课的教学目标,教师对应设计了三个活动环节:“声音的秘密”,通过聆听、对比、感受不同的声音,形成“噪音”的概念,观看有关“噪音的危害”视频,给生活中的噪音进行分类;“我是调音师”,利用音量卡判断不同生活场景中的音量等级,玩调音游戏学会控制自己的声音;“美丽的约定”,通过四人小组活动制定班级公约,诵读儿歌熟记公约,欣赏绘本传承文明。整堂课的活动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的,通过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大声喧哗带给他人和环境的不良后果,学会控制自己声音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的文明意识,养成文明习惯,有效地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厘清活动层次,搭建认知阶梯
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发展根源在于主体与道德环境之间积极的交互作用——活动与实践。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内在的“螺旋上升”的逻辑结构,据此设计的活动要体现层次性,以帮助学生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如一年级上册《吃饭有讲究》一课,教师以“科学合理搭配饮食”为主线,设计了具有渐进性的三个学习活动:“我的餐桌我做主”,学生自己搭配中餐;“给中餐搭配升级”,学习营养餐的搭配知识和方法;“学校的周菜单由我定”,运用已有的知识开展生活实践。三次配餐活动,紧扣低年级儿童认知特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给学生搭建了认知的阶梯,层层推进教学过程,落实教学目标。
(三)丰富探究体验,关注个性成长
道德与法治课程关注每一位儿童的个性成长,因此活动设计要尽量体现全员参与,为每一位儿童提供探究体验的机会,使课程的育人目标在个体增量中得以真正实现。
如一年级上册《让我自己来整理》一课中,每一位学生都参与了“按课程表的顺序整理书包”的活动,教师从中发现了共性问题和个别问题,开展针对性的指导。又如二年级上册《大家排好队》一课,教师利用电梯门道具,还原了乘坐电梯排队的生活场景。学生根据电梯门的大小,讨论队列的数量、站队的位置、进出的顺序等规则,通过小组模拟体验以检验规则的有效性、适切性。针对模拟活动中出现的生成性问题,教师组织学生倾听理由陈述,改进规则,开展二次模拟体验,提高了学生解决真实生活问题的能力,使公共意识深入人心。
三、丰富评价方式,发展儿童道德素养
道德与法治的评价不应只停留在知识与技能层面,更应指向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形成共建共享的学习共同体,使评价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体现学生的成长轨迹。
(一)把握评价的导向性,滋养儿童道德情感
正确的评价导向尤其是教师的评价,潜移默化地滋养着学生的道德情感,也体现了教师的学科素养。如一年级上册《拉拉手,交朋友》一课“‘网’到一个新朋友”栏目中,一位教师在组织学生向朋友介绍自己时,有学生说自己的眼睛很小。教师说:“无论长得美或丑,我们都是好朋友。”这样的评价不仅没有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反而容易误导学生把美丑作为交友的标准,偏离教学目标。而另一位教师则做出“小眼睛很可爱,大眼睛很明亮”的评价,既肯定了每一个孩子的特点,又正确地把握了教学目标,体现了教师良好的目标意识和课程观。
(二)提高评价的针对性,促进儿童道德认知
有些教师经常会使用“很好”“很棒”等评价语。这类评价并未对学生的道德判断、道德行为做出清晰的回应。针对性评价能避免学生浅尝辄止地经历活动,获得真实而准确的道德认知,促进课堂学习产生增量。
如一年级上册《早睡早起》一课中,教师设计了一周作息时间调查表,请学生记录一周睡觉、起床的时间,统计每天的睡眠时间。在课堂中,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作息时间,分享睡眠充足的益处,针对作息问题提出改进建议。这样的评价,在唤醒、激励和鼓舞学生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反思,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个体与团队之间形成学习共同体,互为促进、共同提高。
(三)丰富评价的多样性,落实儿童道德行为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独特性和学生道德发展的多元化,使评价方式变得复杂又多元,其目的是将学生的道德认知落实于道德行为。多元的评价方式既包括口头评价、书面评价、奖励评价,也包括作业评比、活动展示等;既指向道德认知,也指向情感态度、行为习惯,体现了学生成长的轨迹。
如一年级上册《吃饭有讲究》一课,教师在导入环节就出示了一张“午餐搭配星级评价表”,作为目标达成、小组合作、成果展示的评价载体。教师请学生针对“科学合理搭配饮食”的三次活动,从组内自评、组内他评、组际互评三个维度进行评价(见表1)。
表1 午餐搭配星级评价表
由此可见,教师在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应把握三个关键点,即“凸显生活德育观,着力营造童趣课堂”“转变学习方式,精心设计体验活动”“丰富评价内涵,共建共享学习共同体”,从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提升道德素养与法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