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水稻生产现状及绿色发展对策

2019-06-13邓安凤杨从党罗俊李贵勇朱海平夏琼梅普亚萍马淑琴

中国稻米 2019年3期
关键词:稻米云南省云南

邓安凤 杨从党*罗俊 李贵勇 朱海平 夏琼梅 普亚萍 马淑琴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昆明650200;2云南省开远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开远661600;第一作者:kevin4248@126.com;*通讯作者:yangcd2005@163.com)

云南是农业大省,稻谷种植历史悠久,是世界栽培稻起源地之一。水稻是云南第一大优势作物,以1/4的耕地面积生产出40%的粮食总产,全省2/3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1]。云南水稻种植分布范围广,全省16个州(市)的125个农业县(市、区)均有种植。水稻最低种植海拔76 m(河口县),最高种植海拔2 670 m(宁蒗县永宁乡)。滇中及北部是云南省一季中稻区,也是优质粳稻的优势产区;南部及低热河谷区以籼稻为主。海拔1 000 m以下地区,光热资源丰富,是双季稻种植区,随着水利条件的改善,通过“单改双”,每年双季稻种植面积 3.33~5.33 万 hm2;海拔 1 100~1 450 m 地区,两季不足,一季有余,是再生稻种植区,每年再生稻种植面积2.00万hm2左右。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2017年9月份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开展农业绿色发展行动,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强调“要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推进水稻绿色发展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云南省水稻绿色生产面临中低产田占比大,缺乏广适性的优质、高产、高效、多抗品种,水稻全程机械化程度低,缺乏高效施肥技术和绿色植保技术等一系列困难和挑战,需要加快构建一整套适应水稻绿色发展的支撑保障体系,以水稻绿色发展引领农业绿色发展、推进农村绿色发展,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1 云南省水稻生产现状

1.1 云南省水稻生产历史回顾

1.1.1 近50年水稻种植制度变化情况

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云南省基本上沿袭传统的农作物种植制度。滇中地区一般实行“小麦-水稻”或“蚕豆(油菜)-水稻”两熟制;海拔较低的元谋、元江等县种有少量双季稻。70年代,在滇南海拔1 300 m左右的地区试种双季稻成功,在北纬24°以南和金沙江等河谷,年平均气温18℃以上的地区,积极试验、示范和推广双季稻,变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改单季稻为双季稻。80年代,在北纬24°以南、海拔1 500 m以下种植两季热量不足、一季有余的地区,试验示范、推广再生稻。进入90年代以来,海拔1 200 m以下地区种植双季稻,在1 200~1 400 m地区种植再生稻,在1 500~2 000 m地区种植一季水稻和一季小春作物,在2 000 m以上地区只种一季水稻。

在稻田的耕作方式上,1958年以前一直沿袭以畜力耕犁为主,多实行“三犁四耙”或“二犁二耙”,有的地区实行“一犁一耙”。滇中一带蚕豆田多采用人工挖垡。1958年开始引进拖拉机耕作,代替一部分畜力。到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大规模改土和条田建设,为机械化耕作创造了条件。1980年起除继续使用拖拉机耕作外,在部分城郊稻田还采用轮式拖拉机和手扶拖拉机旋耕和耙田,其他许多坝区相继推广这一技术。南部地区还有干板田、老水田、冬水田等耕作方式,但都是在水稻收割后排干,或灌水翻犁捂谷茬,做法不一。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收割方式上,利用农机具进行机械化收割成为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水稻生产效率的新举措[2]。

20世纪50年代水稻种植面积104.33万hm2,平均单产210 kg/667 m2;60年代水稻种植面积104.93万hm2,平均单产 212 kg/667 m2;70—80 年代,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云南省大力开展科学研究,水稻生产迅速发展,至1984年,水稻种植面积达到113.07万hm2,平均单产达到了296 kg/667 m2;进入90年代,水稻种植面积102.61万hm2左右,单产提高到了330 kg/667 m2以上,并出现了宜良、玉溪、江川、澄江、华宁、大理、陆良、开远、畹町等9个平均单产超500 kg/667 m2的县(市)。2007年水稻种植面积103.03万hm2,平均产量达到了414.4 kg/667 m2。2015年水稻种植面积113.48万hm2,单产下降为387.6 kg/667 m2。总体来看,云南水稻种植面积处于稳步增长的趋势,基本保持在100.00~113.33 万 hm2的规模[2]。

1.1.2 近50年水稻主要推广技术变化情况

上世纪50年代主要是收集整理利用地方品种和总结推广农民增产经验;60年代突出单株、单穗选育良种和密植的研究;70年代突出杂交选育良种和以施肥技术为中心的研究;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以突出水稻条栽、科学的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新农药试验、大穗大粒育种研究;进入90年代,全省进一步推广旱育稀植技术,播种量降到40 kg/667 m2左右,充分挖掘水稻品种的增产潜力。

2000年以来,云南省主推旱育稀植、地膜湿润育秧、拉线条栽、宽窄行条栽、三围立体栽培、合理密植、测土配方施肥、重施中层肥等八大栽培技术。2006年全省推广水稻综合高产栽培技术面积48.00万hm2,其中,水稻不同品种混栽控制稻瘟病技术推广16.33万hm2,水稻电脑农业专家系统示范推广14.73万hm2,再生稻丰产栽培技术推广2.07万hm2,水稻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11.33万hm2[3],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推广 46.00 万 hm2。

2006年以来,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成为云南省的主推技术之一,在不同生态稻作区连连创造新的高产纪录,并创造了3个全国最高产纪录。

1.2 近10年水稻生产现状

2006年至2015年,云南省在水稻生产上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水稻品种结构,将水稻生产的重心由单一追求数量向数量、质量并重方向转移。围绕省委省政府“稳粮增收调结构、依靠科技增效益”的发展思路,各级涉农部门立足气候、生态、品种、品质和区位、产业基础等自身实际,认真编制了水稻产业发展规划。云南省农业厅完成了“云南省优质稻产业优势区域布局实施规划”和云南省水稻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并上报省政府。

“十二五”期间,云南省委、省政府把“高原粮仓”建设作为高原特色农业的六大内容之首进行重点打造,出台《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低产田地改造的意见》《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百亿斤粮食增产计划的意见》等文件,坚持粮食基本自求平衡的总体要求,从行政主体责任、耕地、科技、补贴等方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相关政策,强化了具体政策措施和工作措施,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一是认真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抓生产、保供给、稳物价;二是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526.33万hm2基本农田红线;三是大力实施“百亿斤粮食增产计划”,保住433.33万hm2粮食播种面积底线,组织实施十大科技增粮措施,大力推广机耕、机播、机收等全程机械化。四是推进农科教结合,按照“行政包干、专家包片”的要求,由云南省农业厅牵头组织省科技厅、省农科院、云南农业大学和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部门和单位,合力抓好1 000个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区建设;五是贯彻落实良种补贴及粮食综合补贴制度、粮食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制度,逐步提高补贴和收购价,积极开展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农业保险,充分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千方百计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五是完善粮食生产考核机制,由省农业厅牵头省财政厅、统计局等有关部门,完善全省粮食生产有关考核奖励表彰具体办法,实行以奖代补,对粮食增产显著的州(市)和县(市、区)、工作成绩突出的省直有关部门和管理人员、农业科技人员给予表彰奖励,使他们在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惠、工作上有动力;六是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切实保证农民收益;七是健全包括国家储备、粮食企业商业储备、农民家庭和城镇居民家庭储备在内的粮食储备体系,鼓励符合条件的多元市场主体参与大宗农产品政策性收储。

1.2.1 近10年云南省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情况

根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云南农业年鉴》等相关文献的数据,2006—2009年云南省水稻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100~120万hm2之间;2010年与2012年由于干旱导致云南水稻面积锐减至94万hm2以下;2013年水稻面积最大,达到115.28万hm2,为近10年最高水平;2015年种植面积仍保持为113.48万hm2,较2006年增加了8.6%,呈现微增态势。总体来看,种植面积处于稳中有增的趋势[4-23](图1)。

2006—2015年,云南水稻平均单产徘徊于400 kg/667 m2左右,整体呈下降的趋势,但由于种植面积的增加,稳定了稻谷总产(图2)。

1.2.2 近10年云南省水稻生产效益情况

近10年,云南水稻产量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但波动不大。随着稻米和副产品价格的提高,产值呈现出快速增加的趋势,产值从2006年的597.6元/667 m2上升到2015年的1 025.4元/667 m2,稻谷产值上升了75.3%。但生产成本也从2006年的453.5元/667 m2快速增加到2015年的1 023.6元/667 m2,导致2015年水稻的净利润(50.4元/667 m2)比 2006年(149.1元/667 m2)低了98.7元/667 m2[14-23](图3)。云南省粳稻的生产成本、单价和产量略高于籼稻,其净利润在200元/667 m2左右,也略高于籼稻。

1.3 水稻生产成本情况

近10年,云南省水稻生产成本呈现出快速增加的态势。其中,物化成本(包括种子、育秧、化肥、农药),籼稻2015年较2006年增加了57.70元/667 m2,增幅达57.4%;粳稻增加了59.6元/667 m2,增幅达50.04%;再生稻2015年较2006年同比增加25.6元/667 m2,增幅达88.5%。机械成本(包括机耕、机收、机插或机播和其他机械支出),2006年籼稻仅为55.23元/667 m2,2015年快速增长到107.4元/667 m2,增幅达94.5%;粳稻2006年仅为65.4元/667 m2,2015年快速增长到114.9元/667 m2,增幅达75.7%;再生稻2006年仅为8.0元/667 m2,2015年快速增长到 17.8元/667 m2,增幅达122.5%。人工成本是所有成本中增长最快的,籼稻2015年较2006年增加了430.73元/667 m2,增幅达153.0%,占到了总成本的72.8%;粳稻2015年较2006年增加了 579.0元/667 m2,增幅达173.5%[14-23];再生稻2015年较 2006年增加 391.5元/667 m2,增幅达245.2%。

图1云南省水稻种植面积情况

图2云南省水稻单产、总产情况

图3云南省水稻生产产值、成本、效益变化情况

1.4 云南省稻米加工与品牌现状

1.4.1 云南省稻米加工企业现状

云南省省级稻米加工企业从2011年的8家增加到2015年的19家,增幅为137.5%,其中规模较大的5个稻米加工企业分别是德宏遮放贡米集团有限公司、红河卧龙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文山八宝贡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昆明市滇中粮食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和瑞丽市傣福来生态米有限公司[9-13]。

1.4.2 云南省水稻“三品一标”现状

2011—2015年云南省无公害稻米产品总数量为31个,绿色稻米总数量为23个,有机稻米1个,没有国家地理标志稻米产品[9-13]。

1.4.3 云南省稻米品牌现状

云南2013年仅有省级稻米品牌1个,2014年增加到6个。本地最具影响力的5个稻米品牌分别是“滇燕”“卧龙谷”“遮放贡”“八宝贡”“昆粮”和“傣福来”[11-12]。

1.4.4 云南粮食消费现状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水果,蔬菜、肉、蛋、奶等非粮食类产品替代了部分粮食产品,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稻米消费需求量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2011—2015年城镇人口从1 704.2万人增加到2 054.6万人,增幅为20.6%,农村人口从2 926.8万人减少为2 687.2万人,降幅为8.2%。城镇居民的年人均稻米消费量从2011年的74.0 kg下降到2015年的70.0 kg;农村居民的年人均稻米消费量从2011年的88.0 kg下降到2015年的84.0 kg[19-23]。

2 云南水稻绿色发展面临的问题

2.1 稻米自给率较低

云南是我国第14大水稻生产省,每年生产稻谷650万t左右,每年需要调入200多万t大米,占全省消费大米量的30%左右,即云南稻米自给率仅为70%左右[9-13]。稳定稻田面积,提高单产,基本实现口粮自给率是云南水稻生产面临的最大挑战。

2.2 务农劳动力不足,人工成本投入占比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镇率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务农劳动力不足,尤其是缺少青壮年劳动力。目前,务农劳动力的年龄基本都超过50岁,接近60岁。另外,由于劳动力工价的不断上涨,人工成本占生产成本的比例不断上升,导致种稻的经济效益明显减少,有的地方甚至出现负效益。

2.3 水稻机械化程度较低

在整个长江经济带中,云南省的机械化程度最低,尤其是机插面积仅为3.1%,机烘率仅1.44%[9-13]。机械化程度低是制约云南省水稻绿色发展的又一大因素。机械换人是解决劳动力不足、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种稻效益的有效途径。

2.4 化肥农药的施用量仍呈现增加的态势

近10年,云南省水稻生产的肥料用量呈上升趋势,籼稻肥料用量增加12.1%,粳稻肥料用量增加16.1%,尤其是氮肥的增加速度较快[9-13]。稻田有机肥用量不足,土壤有酸化的趋势。稻田病虫草害发生频率较高,农药的使用次数呈上升趋势。

2.5 水稻绿色生产技术研究滞后

长期以来,粮食生产主要以提高产量为第一目标,通过不断提升单产、扩大规模来提高粮食生产发展水平。大部分栽培技术的研究均是围绕提高稻谷产量为目的,少部分涉及一些轻简化、节本增效的措施。绿色生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严重滞后。

3 云南省水稻生产绿色发展目标和对策

3.1 总体思路

以提高稻米品质、稻米市场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水稻产业化经营为载体,依靠科技进步,创绿色稻米品牌,促进绿色稻米产业化大发展。立足于云南立体生态稻作区,以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为水稻综合生产目标,通过绿色高效新品种选育与筛选,选择适合特定生态稻作区发展的绿色水稻品种,研究与应用全程机械化技术、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和稻田种养结合技术,在稳定水稻面积的基础上,确保云南的稻米安全;打造云南高原特色的绿色稻米产业。

3.2 目标任务

云南省水稻绿色生产发展的目标任务是,通过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进全程机械化,建立绿色生产技术体系和基地,体现优质优价,提升“云米”稻米品牌,增加稻农的经济收益,力争稳定水稻种植面积,确保口粮的基本平衡。

3.3 水稻生产绿色发展对策

3.3.1 稳定水稻种植面积,提高种稻比较效益,确保口粮安全

稻米是云南人的主要口粮,稻米安全是云南社会稳定的基础。只有在稳定水稻种植面积、确保全省稻米安全的前提下,发展绿色稻米产业才是可行的。绿色、生态稻米的生产预示着适度降低水稻单产,大幅提升稻米品质,起到提质增效的效果。因此,要在稳定水稻面积的基础上,应用绿色水稻品种,提高种稻机械化水平,应用绿色的栽培技术,生产绿色大米,确保云南稻米安全;并根据云南特殊的生态环境,打造有地方特色的品牌大米,发展高原特色的绿色稻米产业。

3.3.2 加大绿色高效的优质多抗高产品种选育与应用,优化品种结构

水稻品种选育的目标应由目前的高产、优质、多抗调整为氮高效(耐瘠)、多抗、优质、高产。通过绿色品种的选育和应用,减少生产中化肥、农药的应用,提高稻米品质,生产绿色稻米。同时,保护和开发具有云南特色种质资源的优质籼型软米等,适度发展加工专用型粳稻、籼稻品种。

3.3.3 抓好水稻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保护生态环境

云南省水稻生产过程中所投入的化肥、农药用量偏高。在绿色新品种应用的同时,应根据水稻品种特点,研究化肥、农药的高效施用技术,使用农家肥、生物有机复合肥、缓控释肥和生物防治、无公害农药等替代产品,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利用效率。

3.3.4 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降低人工成本

人工成本的增加是水稻生产成本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提高种稻效益的主要途径是降低人工成本。针对云南省稻田分散、田块面积较小、机插程度低等问题,通过建立水稻专业技术服务队,建设水稻育秧中心,培养水稻专业合作社,提高机械化种植水平,降低水稻生产过程中的人工投入等途径降低人工成本。

3.3.5 推广粮经结合的水旱轮作模式,复合增效

云南地处高原地区,稻田很少有休耕的时间,尤其是南部地区,一年三熟的种植制度导致茬口矛盾突出,农户更不会让稻田休耕,因此,利用水旱轮作模式,通过种植水稻减少土壤中病虫草害的传播,并析出土壤中过多的肥料,减少冬春季种植马铃薯、鲜食玉米、蔬菜等经济作物时农药的用量。水旱轮作模式既保护了土壤,又增加了土地的产出,提高了农户的经济收入。

3.3.6 推广稻田综合种养绿色高产高效模式,综合增效

稻田种养模式是绿色效果最好的模式,也是稻田产出最高的模式,发展稻田养鸭、养鱼、养蟹、养虾、养鳅等种养模式,达到减少化肥、农药使用,甚至不使用化肥、农药,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3.3.7 围绕“云南六大名米”品牌,打造高原特色的绿色稻米,为绿色稻米提值增效

云南虽然不是水稻种植大省,水稻种植面积、总产不高,但云南是优质软香米的生产地。通过“云南六大名米”品牌的打造,建立国内销售网络,提升云南稻米的影响力。充分挖掘云南高原特色稻米的特点,打造高原特色的绿色稻米品牌,提升稻米的价值。

3.3.8 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进水稻生产向绿色方向转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农村劳动力的老龄化越来越严重,需要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社、绿色稻米生产基地等新型经营主体。新型经营主体拥有更大规模的土地,对新品种和新技术的需求更高、意识更强,对机械化依赖也更强。另外,在县或乡的范围内扶持组建农业机械专业服务队,向新型经营主体或农户提供技术服务,提高机械的利用效率。

猜你喜欢

稻米云南省云南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隐藏于稻米花果中的酒香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稻米飘香醉人时光
稻米香喷喷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省会泽铅锌矿区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对云南省“农危改”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