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人称英语是废物技能

2019-06-12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人学矮化废物

2019年3月17日,一位拥有百万粉丝的自媒体人花千芳发布微博称:“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英语都是一个废物技能——浪费了我们无数人力财力,牺牲了孩子们宝贵的童年。为英语呐喊的人,无非是那些行业从业者和一部分思想上自我矮化的奴隶。说什么外文资料、维基百科,解决这个问题只要搞一支专业翻译团队就搞定了,哪用得着全民傻乎乎地学英语?我觉得这才叫减负。”

此语一出,便迅速在微博上引发热议,还引来王思聪的回应。有过留学经历的王思聪对花千芳的说法很不以为然,并进一步解释说,翻译软件不能翻译出文化。在围观这场争论的同时,英语究竟是不是废物技能亦引起了众多网友的讨论和反思。

学英语不是自我矮化

学英语的重要性,并不是相关行业从业者吹出来的。对于中国年轻人而言,学习英语是必要的,而且大家应该更清楚地明白一点:学英语,不是为了遵循社会游戏规则来通关,而是为了获得视野和思维的进阶。另外,多学习一门语言,就能多靠近一种文化。在强调互相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的时代,这是年轻人理应内化吸收的常识。

而把中国人学英语的必要性和所谓爱国情绪绑在一起,一味说学英语是思想上的自我矮化,这种观点无疑是狭隘的。中国人主动学英语,和如今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想学汉语,本质上没有区别,都是为了扩大文化交流,表达文化包容,以语言为工具,尽可能了解和融入其他文化。当前,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要出境旅游,掌握英语会话技能,除了让旅行过程更便捷,也有助于在海外树立良好的中国形象;而中国企业、中国文化要开拓海外传播市场,英语则是一把开启全民“走出去”意识的通用钥匙。自家再出色的文化宝藏,也必须建立起对外输出的良好渠道和平臺,只有“出海”才能拥有光明的前景。

英语不是废物技能,不过,给中小学生的英语学习适当减负也未尝不可。中小学生学英语,学校最好采取更适合学生学习理解能力的教学方式和考查方式。非母语的语言教学,应当从提高学生兴趣入手,让他们感知语言的魅力,与实践结合,和日常生活接轨。

说英语是废物技能也是一种反智

中国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确实有过一个“英语热”的时期。那时国门初开,改革开放持续深入,大批西方文化产品涌入中国,这些新思想、新知识给国内年轻的知识分子带来很大震动,推动他们积极学习英语,了解外国文化。另一层原因是,不少外企进入中国,待遇比中国企业好得多,学好英语是进入外企的敲门砖。也有一些人学英语是为了出国,由此催生了一些英语培训机构,助推着国人的英语学习热情。而英语被纳入高考,沿袭至今,更是全民学英语众所周知的原因。所以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人学英语大概都带着一种工具理性的思维:只有掌握了英语这个工具,才能实现考上大学、出国留学、进入大企业的目标。不能否认,现在多数人学英语,依然没有跳脱以考试为目的的范畴。单将英语作为达成某个目标的工具,看起来也确实有些功利,但就此断言英语是一个废物技能,结论下得太草率。

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今天中国的经济水平已大大提高,连带着汉语也走向世界,前段时间沙特还把汉语列为必修课。但是,世界也在变化,各个国家、各种文化的结界不断被打破,在这种情势下,更需要学习不同语言,加强交流。本质上,作为一种语言,英语不是别的,它就是一个工具:它是应试的工具,更是人与人交流、人与世界沟通的工具。学了英语并不意味着就淡化了汉语,而不管汉语还是英语,都是我们走向世界的桥梁。在这个时代,如果想看到这个世界上更多的东西,了解实际上更多元的文化,就不能排斥一门世界通用语。要通往语言背后的世界,依赖翻译器可走不远。

猜你喜欢

人学矮化废物
冀西北苹果矮化密植栽培技术
深度睡眠或有助于有效排出废物
废物不废的西瓜皮
《借东西的小人》:跟小小人学“说”法
矮化中间砧苹果幼树抽条调查
家园忧思与人性之殇——“生态学”与“人学”视野下的“山珍三部”
矮化盆栽菊花的方法
【第三部】
中国梦的人学新境及其希望价值
电子废物何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