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平气井井筒气液两相流型预测

2019-06-12刘永辉罗程程任桂蓉王中武

关键词:流型斜角气液

刘永辉,罗程程,刘 通,任桂蓉,王中武

1.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2.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四川 德阳 610800;3.中国石油新疆油田陆梁油田作业区,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引 言

水平井能增大泄气面积,提高气藏动用程度,已逐渐成为页岩气、致密气的主要开发手段。然而大量的压裂液返排和储层自身产水导致气井开采之初就见水,井筒中出现气液两相流。正确预测水平井井筒气液两相流流型是水平井井筒压降预测、井下工况诊断、排水采气设计的先决条件。

目前气液两相流流型实验参数(管斜角,管径等)统计如表1所示。

根据实验的管斜角,可分为单一水平管、倾斜管和垂直管的3类流型图,没有描述水平井气液两相流动的统一流型图。水平井由垂直段、倾斜段和水平段组成,沿流向上,井斜角从90°到0连续变化[1-2],当采用上述的3类流型图进行分段处理时,由于绘制流型图的实验条件不同,流型图的适应范围也不同,缺乏通用性;又由于产水气井气液比极高,极易超出工程常用两相流型图的范围,导致预测水平气井气液两相流型误差大。

本文研制了由水平段、倾斜段(可变井斜角)、垂直段组成可视化水平井两相流模拟实验装置,开展了7组管斜角下的641组气水两相管流流型实验,采用摄像仪捕捉气液界面形态及其流动特征,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归纳得出水平气井的5种流型及其典型特征。引用Duns&Ros定义的无因次气液速度准数,绘制了描述水平气井气液两相管流的三维流型图,给出了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水平气井井筒流型的方法。经川西20口水平气井测压数据验证,该流型图预测正确率达90%。

表1 气液两相流流型实验Tab.1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gas-liquid two-phase flow patterns

1 实验

本文采用的模拟水平井气液两相流动模拟实验装置见图1。

图1 模拟水平井气液两相流型实验装置Fig.1 Experimental facility of observing gas-liquid two-phase flow pattern for modeling horizontal wells

实验装置由水平段、倾斜段、垂直段组成,3段采用软管连接,使倾斜段管斜角从0到90°变化,与水平井实际井眼轨迹一致。考虑水平气井产液量小、气液比极高的特点,实验设计气量为1~200 m3/h,水量为 0.1~1.0 m3/h。采用 10 000 帧高速摄像仪以极慢的速度捕捉水平井垂直段、斜井段、水平段内气液两相流型,观察不同气、液流量下井筒内气水界面分布情况,分析相同参数下水平管、倾斜管、垂直管内流型的内在联系;并实时记录气量、水量、倾斜段和垂直段压力,以及倾斜段和垂直段差压。

2 水平气井气液两相管流流型

为了充分考虑斜井段井斜角对流型的影响,实验设计 7组管斜角:15°、20°、30°、45°、60°、70°、80°,与水平段(管斜角为 0)和垂直段(管斜角为90°)共计9组管斜角。

水平段以分层流为主,随着气体表观流速的增加,空气与水的界面逐渐向波状发展。倾斜段和垂直段主要有塞状气泡流、段塞流、搅动流、环状流4种流型,如图2~图6所示(其中,θ—倾斜角,(°);vsg—气相折算速度,m/s;vsl—液相折算速度,m/s)。

随着管斜角的增加,气水重力分离减弱,倾斜管下部液膜厚度减小,上部液膜厚度增加。

图2 分层流(θ=0)Fig.2 Stratified flow(θ=0)

为综合考虑气液流速、密度、黏度、表面张力对流型的影响,引入Duns&Ros定义的无因次气液速度准数,拟合建立实验时各管斜角下的流型图,并对实验各管斜角之间的流型采用插值处理,绘制了水平井三维流型图,如图7所示。

图3 塞状气泡流(vsg=0.09 m/s,vsl=0.05 m/s)Fig.3 Plug flow(vsg=0.09 m/s,vsl=0.05 m/s)

图4 段塞流(vsg=4.89 m/s,vsl=0.05 m/s)Fig.4 Slug flow(vsg=4.89 m/s,vsl=0.05 m/s)

图5 搅动流(vsg=9.23 m/s,vsl=0.05 m/s)Fig.5 Churn flow(vsg=9.23 m/s,vsl=0.05 m/s)

图6 环状流(vsg=21.79 m/s,vsl=0.05 m/s)Fig.6 Annular flow(vsg=21.79 m/s,vsl=0.05 m/s)

图7 水平气井井筒气液两相流三维流型图Fig.7 3-D two-phase flow pattern map for horizontal gas wells

3 水平气井气液两相管流流型预测

与常规气液两相二维流型图相比,水平井三维流型图新增管斜角一项,采用常规曲线拟合误差大,为此,引入BP神经网络进行流型预测[14-17]。

(1)输入、输出参数的设计

输入参数为气相无因次速度准数、液相无因次速度准数、倾斜角。

输出参数为分层流、塞状气泡流、段塞流、搅动流、环状流,分别标定为 1、2、3、4、5,对应向量(1,0,0,0,0)T、(0,1,0,0,0)T、(0,0,1,0,0)T、(0,0,0,1,0)T、(0,0,0,0,1)T。

(2)训练样本和检验样本的设计

采用641组流型实验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和检验样本。各类样本的数量分布如表2所示。

表2 训练样本和检验样本设计Tab.2 Number of training samples for validating and testing

(3)隐含层的设计

采用单个隐含层且神经元数为5时,对641组水平气井井筒流型实验数据进行训练,得到各层之间的权值、阈值,如表3、表4所示。

表3 输入层到隐含层权值、阈值Tab.3 Weights and thresholds of the input-hidden layers

4 模型验证

收集了川西气田20口水平气井的测压数据,其产气量范围为(0.039 2~5.842 5)×104m3/d,产水量 0.04~10.00 m3/d,油压 0.20~18.89 MPa,流压2.50~25.84 MPa。因无法获得流型数据,采用Taitel[2]、Tengesdal[18]、Gill[19-20]等建立的两相流流型和持液率对应关系(表5),通过持液率来间接验证模型的正确性。

表4 隐含层到输出层权值、阈值Tab.4 Weights and thresholds of the hidden-output layers

表5 持液率与流型的关系Tab.5 Relationships between flow pattern and liquid holdup

20井次实测井筒流型分布与BP网络模型流型预测结果对比如表6所示。仅2井次流型预测结果与实测流型不符,即模型预测准确率为90%。

表6 实测井筒流型与BP模型预测结果对比Tab.6 Comparison between actual flow patterns and_______________________predicted flow patterns

5 结 论

(1)基于由水平段、倾斜段、垂直段组成的水平井可视化模拟实验装置,实验观测到水平井气井的5种流型:塞状气泡流、段塞流、搅动流、环状流、分层流。

(2)绘制了水平气井两相管流三维流型图,实现了一幅流型图对0~90°全管斜角两相流的流型描述。

(3)基于三层BP神经网络建立了水平气井气液两相管流流型预测新模型。川西气田20口水平气井测压数据验证表明,该流型图预测正确率达90%。

猜你喜欢

流型斜角气液
空调器水平管路内R32流动过程的流型变化规律
运载火箭气液组合连接器动态自动对接技术
微重力下两相控温型储液器内气液界面仿真分析
水平井斜井气液两相流型自动判别
基于工具造斜率和井斜角的井眼轨迹设计
以“倾斜角与斜角”为例谈概念教学
气液分离罐液位计接管泄漏分析
CO2 驱低液量高气液比井下气锚模拟与优化
水平管内流动冷凝流型图研究进展
建立平面斜角坐标系在向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