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均质气藏水平井非对称立体压裂优化方法

2019-06-12刘熔冰曹兴荣

钻采工艺 2019年5期
关键词:均质气藏非对称

刘熔冰,刘 林,曹兴荣,刘 斌

(1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油田分公司生产运行处2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3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十采油厂)

刘熔冰等.非均质气藏水平井非对称立体压裂优化方法.钻采工艺,2019,42(5):118-120

SF气田蓬莱镇组储层垂深为700~1 900m,地压系数为1.23~1.46,岩性以细砂岩为主,渗透率为0.1~0.3 mD,孔隙度为8%~10%,以小孔-细喉组合为主,横向变化大,尖灭较频繁,透镜体发育。由于河道砂体窄,砂、泥岩互层现象严重,水平井有效储层钻遇率仅为30%,加之平面上富气区有限,单井钻遇的储层普遍以Ⅱ、Ⅲ类为主。前期水平井分段压裂采用均质储层分段压裂设计思路,由于水平段存在多个渗流“阻隔带”,单条水力压裂裂缝储量控制有限,水平井分段压裂后平均测试产量1.63×104m3/d,投产率仅为46%,气藏开发难度大,亟待开展砂泥岩互层、透镜体砂岩水平井分段压裂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一、非对称立体压裂优化设计思路

非对称立体压裂目标为提高非均质储层水平井储量动用程度,其优化设计总体思路是:以气藏渗流特征为基础,以划分水平井段储层渗流阻隔带为关键,以独立渗流单元为目标,结合砂体平面和纵向展布,进行优化设计。技术核心是将水平段非均质储层转化为均质独立渗流单元,包括渗流特征研究、渗流阻隔带确定、独立渗流单元划分、均质储层优化设计。

二、气藏渗流特征及地质模型建立

1.气藏渗流特研究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气藏渗透率较低,含水饱和度较高的状态下,气体渗流时必须考虑启动压力的影响,启动压力的存在使得气体呈现下凹型的非线性渗流。通过室内实验测定了致密储层启动压力值,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气藏渗透率与启动压力梯度的关系,揭示了致密砂岩气藏渗流规律,表1为气藏启动压力测试情况。

表1 气藏启动压力测定

通过实验数据回归可拟合出储层渗透率与初始启动压力梯度的关系式:

式中:λ—启动压力梯度,MPa/m;K—储层渗透率,mD。

建立的启动压力梯度随储层物性(渗透率)的关系,对非均质储层生产压差控制与人工布缝位置选择提供了依据。

2.地质模型建立

SF气田蓬莱镇组气藏不连续的分布有Ⅰ类、Ⅱ类、Ⅲ类、Ⅳ类储层,不论那一类储层类型,砂体都是由连续的大段与不连续的小段组合而成的,通过水平井实钻砂体情况可以归纳三种情况,含阻隔带的交互层模型、连续同种类型储层模型、多砂体组合模型,从而确定了基本的地质物理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非均质储层基本地质模型

三、均质独立渗流单元划分

在特定渗透率和渗流带宽下,在一定生产时间内,压力未波及到渗流带边缘,且产量贡献较小,可视为渗流阻隔带。

1.数学模型建立

1.1 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运动方程

当考虑启动压力梯度时,流体渗流过程中总压降应为流体流动压降与启动压力之和,若同时考虑重力的影响,水相和气相的运动方程可用式(2)表示:

将密度和体积系数加入到运动方程,可获得气相和水相的质量流速:

1.2 气、水两相渗流方程及压力方程

引入势函数Φα=pα-ραgH-λαΔL,联立连续性方程、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运动方程,可得气相、水相渗流方程如式(4):

引入气水饱和度满足归一条件Sw+Sg=1整理可得:

式中:Ct—为综合压缩系数。

2.渗流阻隔带确定方法

考虑到Ⅳ类储层基本不具有流动特征,将低渗透阻隔带的渗透率设定为0.015 mD、0.03 mD、0.05 mD、0.1 mD,同时将阻隔带的厚度设置在1~25 m之间。

(1)以阻隔层渗透率0.1 mD,厚度5 m为例(压力波穿透阻隔层),模拟3个月和1年后的压力分布图,见图2、图3。

从图2、图3可以看出,在隔层渗透率0.1 mD,隔层厚度5 m,在3个月时,左边储层压力波未穿透阻隔层,但是当1年以后,压力波穿透阻隔层,动用右边储量。

(2)不同阻隔层渗透率下渗流单元划分界限确定。分别模拟阻隔层渗透率为0.1 mD、0.05 mD、0.03 mD、0.015 mD,生产3年后不同阻隔层厚度下压力波传播情况,由此确定渗流单元划分的阻隔层厚度界限。

图2 3个月后压力分布图

图3 1年后压力分布图

在阻隔层渗透率为0.1 mD情况,厚度从1 m增加到25 m,隔层压力阻隔能力逐渐增强,达到20 m时,3年后压力波未能穿透阻隔层,左边储层未能动用右边储层,左右两个储层需要分为两个渗流单元带,见图4。综合0.1 mD、0.05 mD、0.03 mD、0.015 mD阻隔层渗流单元的划分界限厚度,根据渗流单元划分界限与阻隔层渗流率的关系,拟合关系如图5所示。

图4 渗透率0.1 mD时阻隔层厚度

图5 阻隔带渗透率与最小阻挡厚度关系

3.独立渗流单元划分

根据水平段钻遇砂体渗透率情况,通过图4阻隔带渗透率和最小阻挡厚度关系可以确定储层内不同渗透率阻隔层情况的渗流单元划分,进而将整个水平段进行划分为多个独立的渗流单元。

四、非对称立体压裂分段压裂设计方法

基于建立的非均质渗流单元模型,通过改变阻隔带宽度和渗透参数,讨论压力是否穿过阻隔带,由此确定是否要能在阻隔带两侧划分为两个独立渗流单元;然后以设计井产气量为目标,对不同储层类型组合模型进行不同渗流单元的裂缝位置优化,确定出最佳布缝方式,见图6。

图6 非对称立体压裂优化设计方法

五、非对称立体压裂应用效果

通过非对称立体压裂优化设计,水平段裂缝布置合理,充分动用地质储量,通过现场应用统计,非对称立体压裂压后平均单井测试产量4.43×104m3/d,较常规压裂设计改造效果提高了41%,投产率从46%提高到83%,见表2。

表2 非对称立体压裂现场应用效果

六、结论

(1)非均质致密气藏渗流特征、复杂砂体展布以及水平段钻遇储层的强非均质性是影响压裂效果的关键,常规均质储层水平井分段压裂模式不适应非均质性储层。

(2)本文在气藏渗流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非均质储层地质模型,提出了渗流阻隔带的确定方法,划分了均质独立渗流单元,在独立渗流单元内采用均质模型进行优化设计,从而形成了非均质水平井非对称立体压裂优化设计方法,对于非均质储层分段改造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3)非均质水平井非对称立体压裂,可充分动用水平井段地质储量、减少无效裂缝、降低储层伤害,通过现场应,分段压裂改造效果提高了41%,投产率提高了37%。

(4)形成的水平井分段压裂优化设计技术对SF气田新增产能3.5×108m3,新增探明储量1 652.07×108m3做出了积极贡献,对国内外其它类似气藏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应用前景广阔。

猜你喜欢

均质气藏非对称
后发技术非对称赶超策略及其情境依赖机制研究
气田开发中“气藏整体治水”技术理念的形成、发展及理论内涵
考虑非达西渗流的致密气藏采收率计算新方法
高压均质对天冬饮料稳定性的影响及其粒径表征
非对称腹板束设计方法在地铁大跨变宽变高连续梁中的应用
不同水位下降模式下非均质及各向异性边坡稳定性分析
非均布导流下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产量模拟
非对称干涉仪技术及工程实现
非对称换向阀在液压缸传动系统中的应用
均质充气压燃发动机采用热障涂层的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