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东盟水果贸易现状与对策建议

2019-06-12李羕然马福欢

中国果业信息 2019年5期
关键词:亚热带热带东盟国家

文/钟 勇 ,李羕然 ,马福欢 ,边 勇 ,李 冰

【导读】中国—东盟互为最大的水果贸易伙伴。根据中国水果产量、进出口东盟水果贸易等数据,能大致了解中国—东盟水果贸易发展现状,以及双边贸易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是水果生产大国(见表1)。2017年我国水果产量占全球的32%,居全球首位[1]。其中以温带水果为主,热带亚热带水果只有华南等地能够种植生产,所占比重较小。而在热带亚热带水果中,香蕉的产量最大,达1 299.70万t(2016年)[2]。水果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农产品,2016年我国水果出口量(货值)居全球第五,仅次于西班牙、美国、荷兰与智利[1]。我国也是水果消费大国。我国水果进口量超过80亿美元(2016年),进口量(货值)居全球第二[1]。 而东盟是世界重要的亚热带热带水果产区之一,其水果产量达到9 445万t(2016年),占世界总产量的8%[3]。中国—东盟已互为最大的水果贸易伙伴,双方所产水果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一、我国进口东盟水果情况

2016年,我国进口水果(水果按HS编码分类仅含 HS0803~0810, 下同)705 445.31 万 kg;而东盟出口我国水果223 344.20万kg,占我国水果进口量的31.66%,我国是东盟水果出口的重要市场之一,占到其总出口量的22.13%。我国进口东盟的水果中,有接近一半来自越南(占比42.90%),依次还有菲律宾、泰国、老挝、缅甸等(见表2)。而从出口水果结构上来看,东盟出口我国的水果主要为热带水果,如香蕉、火龙果、龙眼、榴莲等[4],其中鲜西瓜(含甜瓜、木瓜)的出口量占我国该类水果总进口量的比重最大,达81.59%。

表1 2016年我国主要水果产量 万t

二、我国水果出口东盟情况

2016年我国出口水果677 044.03万kg,其中,出口到东盟124 014.64万kg,占我国水果出口总量的18.32%。东盟国家21.93%的进口水果均来自我国。泰国从我国进口的水果量最大,占到东盟国家进口我国水果量的39.01%;其次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和越南也是我国水果的重要市场。我国输往东盟国家的水果以温带水果为主,其中苹果、梨及温桲的出口量最大,其次为柑桔类水果,这两类水果占我国出口东盟水果的76.64%。此外,鲜或干的葡萄也是我国出口东盟量比较大的水果之一(见表3)。

三、中国—东盟水果贸易现状

东盟地理上与我国毗邻,加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运行,我国与东盟国家间的农产品贸易日益频繁。水果贸易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东盟是世界重要的亚热带热带水果产区之一,与我国的水果有很好的互补性。在品种上,东盟是我国苹果、梨、柑桔等温带亚热带水果的市场,我国是东盟香蕉、火龙果、龙眼、榴莲等热带亚热带水果的市场。在季节上,东盟也利用其热带亚热带气候的优势,形成了与我国水果市场的互补,这也解释了鲜西瓜(含甜瓜、木瓜)在我国水果产量最大的情况下,东盟鲜西瓜还主要出口我国,而且占出口我国水果的比重很高(14.96%)。

水果进口以一般贸易、边境小额贸易和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为主,其中保税区仓储转运货物进口呈大幅增长趋势[4]。东盟由于其地理优势,与我国的水果贸易更是以边境贸易(边境小额贸易、边民互市贸易)为主,尤其是与我国陆地接壤的国家,如越南与我国水果贸易的方式基本为边境贸易。此外,随着我国农业企业的走出去[6],其境外生产的水果返销国内也是逐渐成为东盟水果出口我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表2 2016年东盟国家水果出口中国情况 万kg

表3 2016年东盟国家进口中国水果情况 万kg

四、结论与建议

东盟位于“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与我国的水果贸易也必将更加频繁。但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变缓,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中国—东盟水果贸易的健康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欧美国家惯用的技术性贸易措施,近年来也时常被东盟国家使用到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中。2012—2016年,东盟10国共提交SPS通报381件,其中农产品29件。国内的相关机构、企业和出口商,要关注、收集东盟国家相关的技术标准、法律法规及其调整通报,及时指导国内的生产、加工等,使出口水果符合输入国的相关技术要求,保障国内水果出口的顺畅。另一方面,国内经济的发展,水果生产成本逐渐提高,加上人民币的升值,我国水果出口也逐步失去价格优势。这就需要根据东盟的市场需求,找准定位,适时调整国内水果生产的结构,提升水果品质,保证传统市场的同时,注意开拓新的市场,使水果出口市场多元化。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东盟热带亚热带水果的需求会不断提升,但同时对水果品质的需求也会不断提升;而随着国家和人民对环境的重视,对外来生物入侵的关注,都将影响东盟国家水果的进口。东盟国家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水果种植、加工等管理相对比较粗放,在以往的进口水果中有毒、有害物质和有害生物都有检出,这些都将成为东盟水果出口中国的限制因素。随着中国—东盟国家双边、多边协议的签署,获得我国贸易准入的国家和水果种类都在不断增加,我国进口水果来源国和种类的多样化,也会导致东盟水果出口中国受到冲击。近年来,东盟出口中国水果数量在不断增加,但所占比重有所下降[4]。要维持东盟水果出口我国的市场,需要关注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保障出口水果的品质;同时可以通过中国走出去的农业企业,推广应用标准化、规范化的种植和生产、加工程序,提升水果品质;关注中国水果消费市场的变化,调整出口中国水果的结构。此外,由于东盟水果出口中国,大部分是采用边贸的方式,随着我国对边贸管理的逐步规范化,可能在短期内也会对出口产生一定不利影响;但经过相应的政策调整和适应后,边境贸易将更好地发挥其特点和优势,推动中国—东盟水果贸易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亚热带热带东盟国家
热带风情
《亚热带农业研究》2019年征稿简则
热带的鸟儿
T 台热带风情秀
“神秘的北纬30”解密
户撒刀
亚热带黄心树树木蒸腾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研究
论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保护古沉船——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古沉船为例
俄将加强同东盟国家军事合作
热带小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