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庙山石窟礼佛胡商图及相关问题

2019-06-12刘文涛姬凌飞

文物季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胡人石窟

□ 刘文涛 姬凌飞

高庙山石窟位于山西省高平市西南7.5 公里处的南陈村西南高庙山北麓。1994年张庆捷、李裕群二先生曾对该石窟进行过详细调查,并撰专文刊布[1]。该文科学严谨地对该石窟造像特征和窟内题记的进行了考证,确定石窟的开凿年代为东魏时期,这对于佛教考古及古代艺术史等方面的研究都大有裨益。然原文囿于体例及整体规划,对编号为7 窟的主窟内正面主尊左旁一组供礼佛胡商图(图一)介绍略显粗略。这种描绘生活场景的画面在北朝晚期晋东南地区的石窟雕刻中较为少见,较有意义,今略作讨论,求教于众方家。

一、礼佛胡商图的描述与识别

该画面位于石窟内正面主尊与左侧弟子雕像之间,高58 厘米,最宽处39 厘米。画面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供养人礼佛图。画面前刊题记:“当阳大像主、前郡中正广宗太守陈思御,妻程曲姜。”后刊供养人九身,二主七侍,二主身侧皆有高曲茎莲花一株。前主身为男性形象,身材高大,头戴高笼冠,身着圆领褒衣博带大衣,脚穿笏头履,目光凝视前方,长须下垂,双手拱于胸前。身后四侍者,身形低小,居里者头戴折巾,着小圆领服,手持一类油灯物,上有火苗。次外者头戴折巾,着小圆领短服,腰系束带,手举华盖。再次外者头戴折巾,着小圆领短服,腰系束带,双手举一杆缨枪,最外者头梳丫髻,微低,着小圆领短服,腰系束带,双手交叉于腹前按一类货布状物。后主身为一女性形象,身材低于前主,身姿婀娜,头戴花冠,身着交领褒衣博带大衣。腰系束带,目光平和凝视前方,双手拱于胸前,做朝拜状。身后三侍者,身形低小,居后者头梳双髻,身着交领褒衣博带大衣,双手拱于胸前,再后两身,头皆带折巾,面部皆残泐,皆着小圆领短衣,一持长杆羽葆,一持长杆,顶部已残,为何物不能辨。此图描绘的应是与图前题记中对应的广宗太守陈思御与其妻程曲姜率众礼佛的场景。

下部为马驼商旅图。画面自左开始,为一高颈莲花,再往右为一人面马而立,此人头梳双髻,着圆领束身短服,一手牵马缰绳,一手握马鞭状物,指向马身,似是呵斥马匹停止状。此马高大健硕,马头微低,马鬃挺立,三足着地,前右蹄微微曲抬,动态十足。背间挂饰鳞纹的托垫,并驮货物一袋,袋口紧扎。牵马人侧另立一人,头戴圆毡帽,钩鼻深目,身穿圆领束身短衣,脚穿尖角靴,右肩似有一袋褡,腰略弯而抬首仰视马匹,此人的装束、形象应为为胡人。头马后复跟一马,牵马人立于马匹里侧,头戴折巾,着圆领服,凝视马头,马背亦有一货袋。再之后为一人牵骆驼,人仰驼首,骆驼作昂首状。因画面有限,此骆驼仅刊至驼峰而后无。画面下部为重复的不规则高低波浪线,应意喻群山,表现的应是一马、驼商队于崎岖的山路间暂憩或即将停止。

有学者谈到北魏到隋唐遗址墓葬中出土胡商俑时,曾论其辨别方法:“间接表明或象征的胡人俑,具体表现为骆驼胡俑、牵驼胡俑、牵马胡俑、牵驴胡俑与载物陶驼、载物陶马以及载物陶驴的组合,这种胡俑和负囊陶驼、负囊陶马为代表的组合,原型都不是中原的产物,一望而知是来自西域,体现和代表着由丝绸之路入华的胡商及其贸易活动。”[3]本文之上所述,图像下半部有明确的胡人、负囊马匹及骆驼形象,基于此辨别方法之上,故定名为“胡商图”。

二、胡商图内容分析

有关胡商与胡人的壁画、雕刻在北朝及隋唐时期发现很多,多见于墓葬壁画和石质葬具的雕刻。墓葬壁画如山西太原出土的北齐娄睿墓中,绘有“载物驼队”壁画[4];山西太原出土的金胜唐墓中,绘有“胡商牵驼”壁画等[5]。石质葬具如山东青州出土的傅家北齐石棺床中,刻有“商旅驼运图”[6];陕西西安出土的史君墓石堂中的东、西、北壁图像中也都有“胡商驼队图”(图二)[7]。

关于胡商及胡人形象这一时期的佛教石窟及单体造像的壁画、彩绘及雕刻中也有零星发现。有学者对敦煌莫高窟、新疆柏孜克里石窟壁画中的胡人、胡商图已做过研究描述,此不赘述[8]。单体造像彩绘中,出现胡人的形象较少,主要集中在山东地区。如青州出土的龙兴寺窖藏佛像中,一北齐卢舍那佛圆雕立像,左右肩部界格内各描绘胡人形象,尤其是右肩界格内,三身胡人站立形象,描绘清晰,特征强烈(图三)[9]。临朐博物馆于1995年追缴回的北齐卢舍那佛圆雕立像,在佛身正面第三、四框界格内,绘有二胡人扶马及胡腾舞形象[10]。

上述石窟壁画和单体造像彩绘,虽都有胡人或胡商图像,但其表现手法、形制都与本文论述图像不太一致。青州龙兴寺出土造像中的胡人,神态虔诚,似在礼佛,有学者认为此造像“或为胡人资助供养”[11]。而本文图像中,已有明确的供养人为“广宗太守陈思御及妻程曲姜”,本文图像中的胡商图,刊于主尊像旁,上部为供养人形象,内容与前者差别较大。

那么关于此胡商图内容的解释,笔者认为应是供养人用胡商马、驼队驮送贡品供养佛陀的生活画面。云冈16—1 窟西壁南侧坐佛龛左侧,雕刻有五个面貌虔诚的供养人像,在下面,两批搭着粮食口袋的马,正健步走向佛陀(图四)[12]。另云冈12窟后室南壁东侧尖拱形坐佛龛雕刻有四身供养人,下有两匹骆驼,呈卧地姿势。有关学者研究,这或许表示供养物已经送达到佛陀身边[13]。再看本文图像,上层表现为大像主礼佛图的内容已明确。下图中,画面最左为长茎莲花,紧靠主尊,莲花在佛教中为“最清净”之物,也是佛教中最主要的装饰图案,此处莲花之意应是表示已到佛前。第一身人物,面马牵缰绳,右手握类似马鞭,有呵斥马匹停止之意。下面胡人,翘首而望,应是货物运到,头马停驻,胡人翘首张望后面队伍的情况,后面的马、驼陆续赶来。这应该是一种真实的生活瞬间画面。

另造像主官至广宗太守,为一地之长,其有财力捐助开凿石窟,也一定有财力雇佣胡商马、驼运送供养物品。再进一步推测,胡人,尤其是粟特人善贾,入华贸易之物多为金银器皿、宝石、香料等等,这些来自异域的稀有之物,也可能直接被大像主陈思御带来供养佛陀。

三、高庙山石窟中胡商图的出现原因及意义

高庙山石窟中出现胡商图,在同时期(北朝晚期,下同)晋东南地区石窟及造像中较为罕见。但它的出现究其因,应是一些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笔者总结三点。

1.现实依据。晋东南地区,从考古发掘和调查中,囿于条件,尚未见到更多北朝时期的胡人、胡商形象,但此地出于当时平城至洛阳,晋阳至邺城多条官道的必经之路,上述城市,都是当时丝路东端的重要城市,胡人、胡商往来诸城市间,必多经此地。长治地区出土的唐墓中,多有胡商骑驼俑,也是对上述的印证。如长治王休泰墓出土骑驼俑,王惠墓出土多件胡人骑马、骑驼、牵驼俑,长治市黎城县也出土有骆驼俑(图五)。这些陶俑雕塑精美,特征明显,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当地胡商往来频繁,为大像主带领胡商队伍进奉贡品礼佛提供了条件,也为刊刻胡商图提供了蓝本。

2.当地佛教的生活化、平民化。北朝晚期,此地不论是石窟造像还是世俗石刻中,都有许多生活题材与宗教题材相结合的实例。如1957年长治沁县南涅水出土的窖藏佛像中,有一四面石龛造像中,于一侧佛龛外侧浮雕杂技百戏图的生活画面(图六)。世俗石刻中出现佛教题材的内容也不少,如长治市壶关县五集村出土一北齐墓志盖,志盖盝顶九宫格正中阴线雕刻一佛家视为“清净圣物”的莲花。自北魏以来,佛教大兴,地处要枢的晋东南地区,自然深受其影响,至今此地尚存北朝石窟、摩崖造像数十处,可见当时崇佛、信佛之盛。佛教石窟中出现世俗化的生活场景,也进一步说明了佛教的平民化,与生活诸事有了结合。故高庙山石窟刊刻胡商图,应该不是特立独行,偶尔为之,而是佛教生活化、平民化的产物。

3.个人意愿。大像主陈思御捐资造像,率众礼佛,窟中上下两幅画面如同连环画,下部胡商图作为礼佛画面的一部分,未刊尽的骆驼形象表示连绵不断的队伍,表现出主人身份的高贵,场面的宏大,人物的众多,贡品的丰富,以示礼佛之虔诚。当然也不排除太守下属及受捐开凿石窟信众对太守的奉承与感激,刻意布局,烘托像主。

北朝时期,通过丝绸之路的东西往来频繁。北魏前期,平城作为都城九十余载,是当时丝路东端的重要起点。东魏、北齐时期,晋阳作为北方最重要的城市,也是胡商往来频繁,商贸发达。此二地留下了大量当时胡人及商贸活动的记录与遗物。北魏后期迁洛,东魏、北齐定都邺城,此二地也是当时丝路东端的要枢。而晋东南地区正好处在这几处丝路要枢的中间位置,平城南下洛阳,晋阳东到邺城,此地多为必经。加之晋东南地区气候适宜,物产丰富,尤其盛产“潞丝”、“潞绸”等丝路盛行货运商品,应该是胡商们来华贸易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地和往来中原主要城市间的一个重要驿站。前文所举长治唐墓中出土的大量精美的胡商骆驼俑,即是例证。今据高庙山石窟中刊刻的胡商图,再为北朝后期晋东南地区丝路贸易和多民族文化交流互动增添新证。同时也为当时用胡商马、驼队驮运贡品礼佛和世俗生活场景装饰石窟增添了新材料。

[1]李裕群、张庆捷《山西高平高庙山石窟的调查与研究》,《考古》1999年第1期。

[2]本文图一、图四、图六为作者本人拍摄,其他图片均引自注释著作,后文图片不逐一标注,特此说明。

[3]张庆捷《北朝唐代的胡商俑、胡商图与胡商文书》,《民族汇聚与文明互动——北朝社会的考古学观察》,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145~146页。

[4]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北齐娄睿墓发掘简报》,《文物》1983年第10期。

[5]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南郊唐代壁画墓清理简报》,《文物》1988年第12期。

[6]夏名采《益都北齐石室墓线刻画像》,《文物》1985年第10期。

[7]杨军凯《北周史君墓》,文物出版社,第68页。

[8]同 [3],第168~171页。

[9]夏名采《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窖藏》,三联书店,2004年,第145页。

[10]宫德杰《临朐县博物馆收藏的一批北朝造像》,《文物》2002年第9期。

[11]同 [9],第146页。

[12]王恒《云冈石窟造像》,书海出版社,2004年,第140页。

[13]同 [12],第141页。

猜你喜欢

胡人石窟
灵渠胡人俑与贡道的外国使臣
破山剑
破山剑
晒经石、麦积山石窟
石窟艺术探秘
——我国丝绸之路上的石窟
塞翁失马
山嘴沟石窟二号窟壁画性质初探
盛唐诗中胡人形象及其文化意义浅析
夜宿石窟
略论胡人在南方丝绸之路民间艺术交流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