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沙女英雄”牛玉琴
2019-06-12撰文温斌
撰文/本刊记者 温斌
榆林“婆姨”牛玉琴先后获得中国“十大女治沙女杰”、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联合国“拉奥博士”等86项国际、国内及省、市级表彰奖励,先后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多次接见,1988年起当选为陕西省七届、九届、十届人大代表,1998年起当选为九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我治沙种树,不是奔着荣誉去干的。最初就是为了吃饱肚子,摆脱贫困。把荒漠治绿了,党和人民肯定我,给了我这么多荣誉。其实,这是我的责任,我要当好致富的带头人,沙漠绿化的带头人”——就是这样一位淳朴贤淑的农村妇女却创造了惊人的奇迹。
1966年,17岁的牛玉琴从定边县嫁到了靖边县金鸡沙村。这里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常年饱受风沙之苦,风卷黄沙,蔽日遮天,白天刮风需点灯,沙打窗户半夜醒。
在村里,丈夫张加旺是外来户,势单力薄。为了改善生存环境,也为了在村里争一口气,过上好日子,1985年,牛玉琴和丈夫变卖家产,与当地政府签订荒沙承包治理合同,在缺技术、缺劳力、缺资金的“三无”情况下开始了人与沙的较量。
第一年,他们筹集4500元,植树种草6600亩,没想到,第二年春天的一场特大沙尘暴,一夜之间给这家人带来了灾难,6600亩树苗被风沙吹得稀里哗啦甚至连根拔起,家人心凉了,再也不愿干了!牛玉琴心如刀绞,“我就不信,这里就栽不活树,成不了林,憋死骡子挣死马,也要把这荒山绿化了!”一咬牙吐出一个字:“补”!
全家卖掉了在当时还少有人盖得起的“一砖到顶”的房子背水一战,住进了离家7.5公里的沙窝里,人背驴驮,从十几里外挑水浇树,雇请民工30多人,连续奋战20余天……
展望未来,笑容呈现在脸庞
这一年,在承包的1万亩荒沙上,树终于活了。荒沙绽开新绿,希望在沙漠深处蔓延。
然而,人生中最痛的打击也在这段时间接踵而至。
治沙造林才起步,牛玉琴家的“顶梁柱”终因积劳成疾倒下了。1986年,丈夫被确诊为骨癌,且病情不断恶化。短短4年内,8次住院,7次大手术,截去了腿,花光了积蓄,可病魔还是夺去了这个40岁汉子的生命。其间,她自己也因胆结石、子宫肌瘤等疾病,动了4次手术。她在大病未愈时就回到了乱成一团糟的家和承包的那片荒沙地。
苦难重击了她但没能压倒她,牛玉琴从悲伤中站了起来。她担起了一大家子的全部生计,还要照顾患有精神病多年的婆婆和年迈的公公。“冬天一身水,夏天一身泥,刮风当梳头,下雨当洗脸。”牛玉琴拉着架子车,天天出没在茫茫沙海中。她永不停歇地忙乎着。春天忙栽树,夏天上障被,秋冬修剪树,还要养一群羊和家畜。深夜里,孩子睡了,她要缝补衣裳,准备第二天家人和牲畜的饭食。
一身汗水换来了欣喜,34年的坚持,牛玉琴治沙的面积已经从最初的1万亩,变为现在的11万亩;34年里,她总共筹资860多万元植树2800万棵,当年的不毛之地已经变成了现在的“人造绿洲”,成为靖边县北部一道“绿色屏障”。
看着成片绿洲的出现,牛玉琴心花怒放,唱起了自编的信天游,尽管嗓音五音不全,但歌词却编得很有些色彩:“土细沙明色复黄,随时起风积成梁。远望千里无根草,只有马蹄三两行。打碗碗花儿就地开,我老婆子带娃把树栽,勤劳苦干和沙斗,脱贫致富把头带。”
牛玉琴一家在沙漠造林中简单用餐(1991年)
省林业厅授于牛玉琴“治沙模范”称号
淳朴的陕北婆姨牛玉琴,最初的想法,仅仅是为“把沙堵住,让沙子不再来压庄稼苗苗,这样就能吃饱肚子”的朴素念头,开始了家庭承包植树种草。她不会去想,她栽的树会给西北地区风沙治理带来多大影响,但她却走出了“人进沙退”的第一步,从此便一发不可收。她依托沙地林子创建了一家综合开发利用示范林场——加玉林场,利用林场与西北电力集团公司合作,成立靖边县绿源治沙责任有限公司,开展治沙养殖,现在每年生产饲料100吨,每年养猪、小尾寒羊和白绒山羊140多头(只),带动和扶持了近百户群众通过造林治沙实现脱贫致富。
牛玉琴没多少文化,用她自己的话说,至今识字超不过一筐。可她那错字连篇、歪歪斜斜的字里行间,总有些东西慑人心魄、感人肺腑:“……这条路上,有苦就有甜,有酸也有辣,有寂寞更有孤独,但我从来没有后悔过,虽然我有吃不完的苦,流不完的泪,但是,我有一个信念,党和人民给了我最大的支持,给了我最高荣誉。我没有文化,但我要与无情的沙漠斗下去,自己斗不算,还要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即使在治沙导致债台高筑的情况下,牛玉琴在育树同时也不忘育人。“沙区人苦,苦在有沙;沙区人穷,穷在没文化。”在生活刚刚有点好转时,她拿出了家中仅有的一万多元,又向银行贷款一万多元,建起了“旺琴小学”8间校舍,使周围的孩子都能够就近上学。接着,她又多次上省城争取到190万元资金,修建起了2600多平方米的乡级一流中学,牛玉琴将林地作为德育教育基地,每年植树季节,都要带领全校师生去沙漠植树造林。
治沙印迹
呵护沙漠绿洲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牛玉琴没有停下帮助困难村民的脚步。金鸡沙村到东坑乡的那条12公里的烂路,成了她的心病。每年,乡亲们眼睁睁地看着收获的玉米、土豆而发愁,运输的拖拉机常常陷入沙土中动弹不了。牛玉琴决定利用她的影响力,要钱修路。2003到2004年的整整一年间,她到北京国家林业总局、到陕西省委省政府、省林业厅、榆林市委市政府以及县委,四处“募捐”到500万元钱,去年,终于修出了一条12公里长的柏油路,为当地五村一场的两万多农民打开了致富通道。
一个生活在最贫瘠之地的陕北婆姨,在不经意间,干出了平凡而伟大的事业。如今,这个和共和国同龄的牛玉琴把担子已交给了儿子,古稀之年的“治沙女英雄”牛玉琴的日子像她第一次当选全国人民代表时穿的那身红色的礼服一样火红,且色彩经久不衰。